姜窈彻夜未眠, 翻来覆去地想,裴珏到底知不知道与她定亲的不是他?
想到后半夜,姜窈终于肯定, 裴珏是知道的。虽然尚无确切的迹象表明这一点,但是从蛛丝马迹来看, 裴珏是知道的。
既然与她定亲之人不是他, 那便只能是另一个裴六郎了。
有了裴华玥,姜窈已经知道裴家还有个裴六郎, 是三房的嫡子裴阙。
但据裴华玥所言,裴阙月前已经与永安侯府的嫡女定亲了。
定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两家必然是早有默契。裴珏遇上她时, 想必已经知道了此事, 那他为何没有戳破她?反而把她带回了京城?
姜窈略想了下便明白了。
她曾对裴珏言, 若他已成亲或定亲,甚至哪怕只是有了心仪之人,她都不会纠缠, 会回姜家去。
裴珏想来是因着与她外祖陶荣谦有旧,所以不愿把她推入火坑, 想把她诓来京城, 再做打算。
但他没有想过要娶她,所以一开始待她便稍显冷淡。
至于后来他对她的纵容, 只怕也是因为她恬不知耻地纠缠, 他的反应是一个男人对一个颇有姿色的姑娘的本能。
回京途中, 裴珏曾对她说过, 无论如何, 他都会护着她, 如今想来这话也并不是莫名而来的。
姜窈抿唇, 毫无疑问,裴珏是个端方君子,因着她外祖,他愿意对她这个萍水相逢的人施以援手。
可于她而言,裴珏是她的未婚夫婿,她为了能顺利嫁他、能在国公府站稳脚跟,不停地在引诱他。
现在想来,真是……
姜窈埋首在双臂之间,真觉得是没脸见他了。
她觉得羞愤欲死,可是在杂乱的心绪间,却又捕捉到了一抹不易察觉的念头——
裴珏对她有没有那么一丝的动心?
但这个念头很快就被姜窈压下去了。
他没有。
如果他有一丝动心,在船上时就不会说那些话了。
姜窈抬眸看着窗外沉沉的黑夜,她那颗狂跳的心,忽然就沉寂了下去。
……
天微亮时,阿梨等人过来唤姜窈起身。
她本就没睡着,被人一唤就清醒了过来,下榻穿了鞋,吩咐她们进屋。
听琴和听雪都曾是国公夫人身边丫鬟,姜窈还真不好吩咐她们做什么,况且她这里的事本来也不多。
思来想去,姜窈便让她们二人去厨房拿早膳。
“阿梨和阿云对府中不熟,便劳你们跑这一趟了。”
听雪:“姑娘哪里的话,伺候姑娘本就是分内之事。”
她俩离开了,阿梨和阿云也松了口气。
姜窈好笑地看着她们,“你们怎么这副表情?她们给你们下马威了?”
阿梨连忙摇头,“听琴和听雪两个姐姐性子都很不错,可是奴婢总觉得在人前低了一等,不大自在。”
阿云跟着点头,显然也是这个想法。
姜窈垂眸,片刻后正色道:“她们是国公夫人身边的丫鬟,你们切不可怠慢,但是也无需觉得低人一等,更不必谄媚。如今咱们算是寄人篱下,但也不可失了风骨。”
不过,自昨晚知道真相后,她便已盘算着要搬出去,寄人篱下也只是暂时的。
对她的话,阿梨、阿云自是应下了。
见她神思不属,阿云咬着下唇,试探着道:“姑娘似乎心情不虞?”
姜窈颔首,随口道:“是,昨晚知道了些事,故而不太愉快。”
只要一想到她曾做过的蠢事,她的心情就愉快不了。
她是随口一说,阿云和阿梨却变了脸色。
阿云:“姑娘也,也听说了?”
姜窈蹙眉,“听说什么?”
阿梨扯了扯阿云的衣袖,示意她别多嘴。姜窈却直视着阿云,道:“你只管说。”
阿云这才知自己是说错话了,但姜窈要追问,她也只能硬着头皮道:“昨儿奴婢偶然听到裴家有人说,说您和护国公府沈家的三姑奶奶有些像。”
姜窈神色未动,“还有呢?”
如果单单是她和某个贵女长得像,阿梨不会阻止阿云说下去。
阿云怯怯地道:“听说裴郎君和沈家这三姑奶奶青梅竹马,本要议亲,但不知何故,她却另嫁他人。裴郎君放不下她,所以才多年未娶亲。”
青梅竹马、多年未娶。
原来是这样的么?
姜窈掩在袖口下的手微微攥紧,连带着心也莫名地抽了一下。
她原以为裴珏纵容她,是因为男人的本能,却不成想连本能都不是。
裴珏在姜家替她撑腰,是看在她外祖的情面上。
纵容她,是因她像他心里那个人。
总之,没一个缘故是因着她的。
姜窈自嘲地笑了笑,松开了攥紧的手,淡淡启唇:“替我梳洗吧,一会儿阿玥要过来了。”
她既住在国公府,便不能不知礼数。她昨日已与裴华玥说好,请她今早过来带她去给周氏请安。
她背对着阿梨和阿云,她们看不到她的神色,却本能地觉得她身上带着难过的情绪。
阿云动了动嘴唇,想要劝解两句,却再次被阿梨给阻止了,她也只得把想说的话都咽了下去。
用过早膳后,裴华玥来寻姜窈了。
按理说姜窈应当给国公夫人请安,不过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