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一品良缘之夫人在上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一百二十章 完结倒计时【七】(第2/3页)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卸掉包子后,司烨的体态很快就恢复了之前的样子,削瘦削瘦的,不过长高了不少,显嫩的包子脸上褪去稚气,整个人多了几分成熟的气质。

    夏末初秋的天气很好,不冷不热,司烨一身月白长袍束着金丝腰带,头发用发带绑着披在身后,带着几分出尘的味道。

    能细致熟练的跟着奶娘一起照顾小宝宝,之前动不动就对他撒娇的人儿,为人父之后突然间就长大了……

    感受到不远处投来的目光,年轻的奶娘笑着对司烨道:

    “夫人,家主又在看您了,您过去吧,小少爷吃饱睡着了,我们会好生照顾的,您别太累,家主该心疼的。”

    “哪有……我不觉得累呢……”

    司烨顺着她说的方向看去,果然正好看到坐在一块岩石上的颜骆朝他们这边看过来,有些不好意思的对奶娘点了点头后,起身朝颜骆走过去。

    其实他觉得颜骆应该不只是在看他,应该是在关注儿子,毕竟他们每天都在一起哪有什么好看的,但被这么说了还是莫名的难为情。

    不过,等他稍微走近后,发现颜骆的目光随着他移动,只好承认这个人真的是在看他,下意识的摸了摸自己的脸笑问:

    “颜骆,你在看什么?”

    颜骆一只手撑在膝盖上笑答

    “看你。”

    “诶……”司烨叹一下气,“你哦……真是的,这样会让别人看了笑话的……”

    颜骆拉着他做到自己身边:

    “我看我家夫人怎么了?谁敢笑?”

    司烨被他此时这种纨绔的模样逗笑,侧头靠在他肩膀上:

    “行行行,没人敢笑,哎,别看那么多,容易看烦的……”

    “怎么可能会看烦……”

    “哈哈……”

    “……”

    一路到这里,虽然没有经验的他们,总是因为过度的操心小家伙时常把自己弄得手忙脚乱,但却异常的开心,这大概就是幸福的感觉吧,这一段旅程之后,往后就是安稳平淡的日子了。

    司烨靠着颜骆看向赫连的方向,心里软软的,有点疼,不过并不是后悔如今的决定,毕竟在喜欢上颜骆开始他的想法就没有改变过。

    只是,希望睿儿在赫连皇宫里好好的,健康快乐的长大,希望赫连在皇兄的治理之下繁荣昌盛,还有就是,希望,皇兄往后不再那么孤独了……

    ……

    颜骆和司烨是十月上旬回到天枢国的,距离颜清和魏殊寒成亲吉日还有十天,刚好可以将事情安排妥当。

    颜夫人亲自主持了接风宴,宣告了司烨和颜骆的关系。

    既然赫连王都赐婚同意了,也就没有什么好隐瞒的,无论是身份还是赫连王族拥有特殊体质一事,这种事情要瞒着不容易,与其让人暗地里八卦胡说八道,还不如光明正大的说清楚。

    虽然暂时无法举办婚礼,但身为名门大家,颜家自己都不在意,别人的闲言碎语又算得了什么呢。

    颜骆和司烨平安回来,加上颜清和魏殊寒的婚事在即,对颜家来说可谓是双喜临门,消息一夜之间就传遍了扶桑城,每天前来拜访的人络绎不绝。

    要说的话,颜清和魏殊寒也是近日才回来的,之前的很多事情都是颜夫人和林修白芍在操办,他们只管提出不足或者想要的就好。

    至于为什么不在天枢城张罗婚事,这是两人商量过的结果,因为他们是在扶桑城结的缘。

    加上彼此之间到了现在身外之物什么的都不重要了,要的只是一个让天下人都知道他们在一起的仪式而已,既然是进颜家的门,自然要在颜府举行。

    而颜府的大情,排面自然不小。

    不过,因为两位主角都是男子,不像女人那般精致,东西也就不会太多太琐碎,更何况两人一个是当朝丞相,一个是前大将军,都是稳重之人,所以,颜清特地叮嘱了,不用搞得过于夸张和花哨。

    如此一来,既要隆重盛大,又要稳重奢华,张罗起来难度可不小呢。

    嫁衣和一些精巧的细软依旧是出自颜涵和其师父玲珑之手,无论大小多少,用料和做工都极尽的考究,虽说按礼不能像应离封后的标准那么高,但也没有差多少。

    因为魏殊寒在扶桑城并没有府邸,所以便将颜家距离城门很近的一座别院当做临时的家门,在他们婚礼的前一天入住一夜。

    在同一天,应离也在萧云慕带领的御林军护送下回到扶桑城,将应离送回颜府后,萧云慕便也在别院住下,打趣说要暂时成为魏殊寒的后卫军,还说这是帝君的意思。

    毕竟魏殊寒到底是将军,总不能没有排场。

    颜清为此询问了应离,应离默认了萧云慕的说法,颜清不禁觉得帝君真的是非常通情达理了,只是很不巧,红药丫头怀孕了,萧云慕便没有带她回来。

    在吉日凌晨,颜府就命人将红毯从颜府一直铺到临近城门的别院门口,上面洒满了独属于秋季才有的各种鲜花花瓣,就连道路两旁的木桩和树枝都缠绕着红色的丝带喜幔和灯笼。

    等到天亮太阳升起之时,一切准备就绪后,颜清一袭隆重的大喜礼服骑在一匹白马上,在他的身后是车马随行的接亲队伍。

    炮竹声、锣鼓唢呐声、一路的喜话声、以及人群的欢呼声,浩浩荡荡的从颜府出发前往别院,声势浩大又井然有序。

    从颜府到别院的路不算太近,按照这种不紧不慢的速度,来回需要两个时辰左右。

    道路两旁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