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等颜清回答,沉香在一旁严肃的说:
“当然是娶,颜家嫡公子怎么可以嫁人呢……”
红药纠结:
“可是,少夫人是魏家世子,还是将军呢……少爷要是嫁过去以后就是将军夫人……”
“那也不成,老夫人不会同意的……”
“可是……”
“都给我闭嘴!”颜清扶额,“多吃点东西吧嘴巴堵上。”
他跟魏殊寒还没到那一步呢,这两丫头就说到天边去了……他就不该接她们的话。
“好啦,”应离也笑着摆摆手:
“清儿跟你们的少夫人现在还是浓情蜜意的时候,你们就提到以后那么扫兴的事情,也不怕清儿难过,小心少夫人回来收拾你们哼……”
“二哥……”
颜清知道他们是故意的,索性也懒得争辩了,这本来也是事实,只不过他的脸皮练了这么久还是不够厚,倒是被帝君调教后的应离越来越放飞自我,脸皮越来越厚,什么话都能说……
这么一想,便平复心绪几分打算调戏回去:
“二哥,帝君最近是不是很忙?好一段时间没过来了呢,你无聊(欲求不满)了吧。”
“啧,”应离抿了一杯酒,仿佛有所准备似的,摇摇头将话题拐到正事上:
“你还别说,他最近是真的忙,焦头烂额呢……毕竟朝堂可能要换血呀。”
“哦?”
颜清来了兴致:
“此话怎讲?”
应离放下酒杯认真跟他解释:
“近日六部尚书频频在下朝后去御书房见帝君,都说魏家兹事体大,若是真的要重新翻案是对先帝的大不敬,劝他三思……现在又得知殊寒要跟两位王爷一同返朝,帝君已经传书应允,今天持对立观点的各位大臣在朝堂吵得不可开交呢。”
“六部尚书跟明亲王是一起的……”
颜清喃喃自语,又问:
“丞相大人作何表态?”
应离似笑非笑:
“说来也巧,丞相大人告假几天了,闭门谢客,说是年纪大了天气太冷旧疾复发,帝君让他好生养一段时日。”
颜清眉毛一挑,心中有了数,又问:“老太傅呢?”
应离:“老太傅已经退隐,帝君早有令谁人都不得擅自去打扰,自然没有人不识趣。”
“只要丞相和老太傅不干涉就行……”
颜清点点头自言自语道:
“丞相大人不插手就行,任由发展吧,迟早的一遭,六部尚书都是先帝在位时候立的,多多少少也都参与了查办魏家的事情,内情知道多少不好说,但他们肯定不希望魏家的事情随便翻案,那是对先帝的大不敬,除非有个分量极重的替罪羊,如同上辈子的颜家……”
“上辈子是因为有颜家陷害魏家的消息出来,魏家才得以翻案,颜家最终被连根拔起……至此,天枢国最有权势的两大家族分崩离析。”
说到这里,稍微停顿了一下,沉思片刻才又继续道:
“上辈子六部尚书是在颜家被诛连之后才全部辞官的,现在情况有变,颜家不会再重蹈覆辙,若是他们真的知道什么秘密是有损自己晚节的,提前退出朝堂是最明智的选择。”
上辈子,颜魏两家的事情都是明亲王和六部参与,魏家的事情有先帝运筹,颜家则是明亲王和六部,上辈子的情况跟现在偏差极大,帝君龙体欠安,他们也未能未雨绸缪,就算他后来得到帝君赏识也无法力挽狂澜……
重生后一路走来到现在,知道的越多让他心里越不安,上辈子颜魏两大家族的覆灭,幕后的推手到底是谁……
明亲王?长安王?还是……
应离眉头紧蹙,手指捻着酒杯,认真思考后问:
“如果六部尚书真的以辞官威胁帝君不能给殊寒解禁,清儿,你说该如何是好?”
颜清垂首盯着酒杯里晃动的酒,一会之后将酒一饮而尽道:
“这就要看帝君受不受大臣们的威胁了。”
现在的时机跟上辈子不同,就帝君现在的处境来说,失去一干老臣确实是不妙,但也不至于会动荡到根基,明亲王已经没有长安王的协助,再怎么样也不敢现在跟帝君撕破脸,只要帝君有那个魄力就行,熬过这一段时间就好了。
应离:……
随着王爷反朝日子的临近,寒冬腊月的朝堂上,分立两派各执己见的矛盾日益尖锐,终于,在明亲王苦劝帝君收回准许魏殊寒随同两位王爷反朝之事无果的情况下,这一日朝堂上,六部尚书一番慷慨的陈词之后,最后一句无颜面对先帝而提出了请辞。
已经许久不曾动怒的帝君,坐在龙椅上一言不发,双手拽着,眼神冷冷的居高临下盯着六部元老,应离第一次见到,在朝堂上的封镜逸深邃是双眸深处透出嗜血冷酷的戾气。
所有的争论戛然而止,诸位大臣请帝君息怒,反倒过来劝六部的各位大人三思,甚至有人提出请老太傅和丞相出面商议再做决定。
六部尚书同时请辞非同小可,就连支持魏殊寒跟两位王爷反朝的大臣都因此动摇了自己的观点,如果魏殊寒返朝会造成六部大臣离职的结果,他们就算再欣赏魏殊寒也要重新权衡了。
而身为帝君皇叔的明亲王,和如今最得帝君器重的太傅,却在六部尚书请辞的时候一言不发相互对视一眼就坐看事态发展,丞相不在,最能在帝君面前说话的两个人不出声,急坏了一干大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