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到古代搞基建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207章 赔偿 ◇(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走了齐国的老路◎

    不同于夏国的普天同庆, 燕国如今的情况已然十分焦灼。

    燕国自南下后,就没有打过什么败仗。

    国富兵强,便让这些军人养成了心比天高的性子, 觉得自己无所不能了, 包括在此次战事中吃了大亏的一众老将军们也一样。

    蒙阳被救回来的时候已经没了大半条性命,被人直捅要害,又连夜逃命, 回了京城之后便高热不退,在床上躺了整整三天才醒过来。不过他还算是幸运的, 那骠骑大将军直接没熬过来,在回京的途中便驾鹤西去了。回京之后,家里人闻此噩耗, 悲痛不已。

    朝中上下也因为这场丧事备受打击,大将军的离世, 叫他们清醒地认识到,燕国兴许真的不敌夏国了。

    人力也终究没办法抵抗火炮的威力,是他们太高估自己,也太低估夏国了。

    蒙阳也隐约有这种感觉, 只是他嘴硬不肯承认。甫一醒来, 蒙阳便连忙打听夏国的事, 再得知夏国威胁燕国,要燕国赔偿江陵府一切损失之后, 蒙阳跟其他几个老将就一样, 气的直接破口大骂:“夏国人未免欺人太甚, 还想让我们赔钱给他?想得倒美!若不是他们耍些阴谋诡计, 谁输谁赢还不一定呢。再说了, 便是不赔, 他们又能拿我怎么办?还能打过来不成?他们有这个胆子吗?”

    朝中这么有恃无恐的大有人在。

    直到……夏国陈兵于东京路一带,才让他们慌了神。东京路的五州直接与燕国接壤,从东京路直接用兵,比派兵前往江陵府可简单直接过了。

    司徒恭听说这事儿之后便在琢磨夏国的意图。毫无疑问,夏国肯定不会打,也不敢打。他们虽然退了,但那都是因为夏国使了诡计,并非真正被击退了。

    夏国但凡是不想着跟他们鱼死网破,都不会再贸然开兵,因为这时候打起来根本不合算。

    不仅司徒恭这么想,就连贺辞也这么想。

    朝中就没有一个人是想要赔偿议和的,然而司徒恭怕就怕,夏国又会使出别的谋算来。

    官吏知道实情,百姓却未必知道真相,一旦百姓乱起来,他们就是有雄兵百万,也难挡夏国几十万之。

    这两国开战,从来就不仅仅是军人的事情。

    然而,司徒恭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或者说,他足够了解夏国行事的套路。

    几日过后,朝野内外果真谣言四起,都言之凿凿地说夏国随时都会打过来,谣言传着传着,各地百姓忽然不约而同的开始抢起了米。

    因为他们听说,开战之后国内就没有米了,若是那会儿再买肯定迟了,能先囤多少就囤多少。

    这当然也是顾淮南的手笔。

    抢米这件事儿还是受了原先齐国粮商的启发,粮食是国之根本,若粮食都抢完了,看燕国还慌不慌?

    若说夏国的军队只是武力威慑,那顾淮南这一手绝对是从内部瓦解。不论燕国朝廷如何强调国内不缺米粮,可百姓就是不信。

    一旦有人抢,便有人有样学样。且随着众人哄抢,粮食铺子的存货很快就见底了,下一批前来抢米的人得知铺子里头已经没了米,越发恐慌起来。

    没米的消息越传越广,恐慌也就越来越大,众人甚至觉得,只要下午打过来,他们就会被火活饿死。

    恐慌之下,对于朝廷的埋怨也就更深。

    他们埋怨这群燕国人只顾着自己乐意,全然不管他们的生死,果然不是一族人,就是不一样。若朝廷一直这副德性,那他们还拥护个屁!

    转头去夏国岂不更好?

    夏国可没有把人不当人的,哪怕是华北一带的齐国人,日子过得也依旧有声有色。

    不能开战的舆论占据了上风,于是有些有头有脸的人便费尽心思的给上头递话,问问朝廷能不能暂退一步,不管怎么样,先让夏国退兵。什么尊严,什么国威,在填饱肚子这件事上根本不值得一提。连饭都吃不饱了,还要什么国威,这不是打肿脸充胖子吗?

    这些寻常百姓可没有军人那班的骨气,为了自己的性命安危,他们什么都可以妥协,也恨不得朝廷赶紧妥协,立马妥协,最好明天就让夏国退兵。

    朝野内外流言蜚语屡禁不止,燕国俨然成为一盘散沙,不仅如此,甚至隐约还有原齐国人仇视燕国人的情况。都已经成这样了,如何作战?

    哪怕军中对夏国还是一如既往的仇视,但是光靠这些军队,能顶什么用呢?

    司徒恭哪怕不愿承认也不行了,如今的燕国,已经比不上夏国了。

    服输很难,但司徒恭不是输不起的人。早在他还是皇子的时候,便输嫡兄许多,可是他隐忍了十年,最后还不是将一种兄弟踩在脚下?

    他不可能一直都输。

    眼下他是及不上夏国,但是一年之后呢,两年之后呢?他不信到时候燕国还掌握不了火炮的技术。只要有了火炮,夏国的威胁便会荡然无存。

    眼下先蛰伏,实在是不得已之举。

    最终,燕国还是同意议和。司徒恭甚至做好了夏国狮子大开口的准备,不料夏国要的并不多,只要了此次的军费开支,以及修缮江陵府费用,在之后面没有了,还有一条不太引人注目的——取消一切关税,夏国所有的商品都可以在燕国境内自由流通、买卖。

    这与当初齐国的境遇,何其相似?

    司徒恭反复摩挲着国书,心中久久不能平复。

    不,还是有不一样的,最起码,他绝对不会沦落到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