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到古代搞基建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172章 报复 ◇(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皇帝的婚不是那么好逼的◎

    正因为这些官员都犯了病, 萧瑾原以为回宫之后能过上安定日子,到头来却都竹篮打水场空。

    仔细想想,只怕一切都是冯慨之告的密。准确来说也不算告密, 因为他与林檀交好本不是秘密, 他们光明正大,坦坦荡荡,就算他对林檀确实欣赏, 也不能成为他们恶意揣测的理由!

    尤其是冯慨之,简直龌龊到了极点, 不管看什么都会想到男女之事。

    还有以张崇明为首的那群可恶的大臣,几个月前才闹了一次,几个月后又故态复萌。

    不治一治都不行了!

    萧瑾气呼呼地回了寝殿, 因为心中烦闷,一直坐在床前面壁。

    八包探过来问张德喜:“圣上这是干嘛呢, 一回来就这样?”

    张德喜并没有把前朝的事拿出来说,只道:“回来的时候碰上了些不高兴的事,圣上想必是在赌气呢。”

    “谁这么大的狗胆,竟然韩让身上不高兴?既这么不要命, 把那些人叫过来骂一顿不就成了, 何必如此?”

    张德喜无奈, 得罪圣上的人实在是太多了,一个一个叫都叫不过来, 全都叫过来, 又怕他们沆瀣一气再次逼婚。不过他们圣上这回真是被气狠了, 平日里多爱笑的一个人啊, 这次回来之后就没见过笑脸。

    张德喜也心疼, 可他更知道, 圣上不娶亲是不行的。

    待到了傍晚用膳的时候,瞧着圣上还没有从窗边转回来的意思,张德喜为了他的脾胃着想,还是过去劝了劝,让萧瑾先吃完饭再说。

    再者陈太妃那儿也得去看一看,总是在这发愣可不是个事儿。

    萧瑾何尝不知道呢?他只是觉得憋屈,不被人理解罢了。

    被安排坐上桌的时候,萧瑾依旧没有什么好胃口,他跟张德喜道:“其实……朕也并不是想孤独终老,只是觉得年纪还小,不必急于一时。”

    张德喜满心的一言难尽,不过眼下是在萧瑾面前,他把这些情绪藏得刚好,口中解释说:“您觉得您年纪尚小,只怕朝中的大臣并不这么想。这京城外头,寻常百姓家中无病无灾地活到四十岁就已经不容易了;至于城里头的富贵人家,家中不愁吃穿,也看得起大夫,大多也只能活到五十。”

    萧瑾动作一顿。

    张德喜再接再厉:“您如今已经及冠了,奴才说一句没规矩的话,您实在是到了年纪,该琢磨娶亲了。外头那些大人们行事虽说激烈了一些,但他们待圣上的衷心却是真的。”

    萧瑾闷闷不乐地戳中了一块鸭腿,捣了两下,将碗里的菜倒得稀碎,一如他眼下糟糕的心情。虽说他不爱听张德喜说这些,可萧瑾也知道这就是事实。

    在这个平均年龄只有四五十岁的古代,他这个年纪确实不年轻了。

    可夏国才刚好转起来,民间需要好生治理的地方不知道有多少,一旦成亲,他可能就没有这么多的精力,也没有这么多的时间来治理国事了。还有,人家林檀也未必看得上他啊。

    所以,这些人真是一个个咸吃萝卜淡操心,都没影的事情一个个那么激动做什么?可见是闲出来的臭毛病。

    用过晚膳,萧瑾去陈太妃那儿走了一趟,并未多留,只是匆匆露了个面交代了两句话之后,便又回了寝殿。

    皇帝情绪不佳,陈太妃对此心知肚明,却还装聋作哑。事前几位大人也给她带了消息,请她有机会的时候一定要多规劝圣上,让圣上能早日定亲。

    陈太妃知道他们着急,可她自己却一点儿都没动。陈太妃能有今天这样安逸的日子,多亏了萧瑾对她的看重。陈太妃便是隔应谁,也不会隔应萧瑾。陈太妃也着急,可她知道自己急是没用的,除非圣上自个儿想想清楚。

    为今之计,只能旁敲侧击了,决不能硬着来。

    萧瑾休息一夜,第二日虽未满血复活,但也差不离。他想了一夜终于想通,与其自己生闷气,还不如让别人气。

    回京之后的第一日,萧瑾便将目光放在了最好拿捏的工部头上。

    他亲自带着杜子衿跟活字印刷的一整套设备,前去工部砸场子。

    工部一干人等只在信中听说了这活字印刷,却从未见过,眼下萧瑾过来说是砸场子,去也是叫他们开了眼界。一个个围在旁边,眼睛瞪得老大,生怕错过了一星半点儿。

    徐庶父子俩都没眼看了,丢人!

    萧瑾抱着胳膊,居高临下地环视一眼屋中众人,开口的语气也透着些许不爽快:“杜爱卿是朕从谷城县请来的,他年纪虽小,脑袋却聪明。这活字印刷往后由他负责,徐尚书你就负责给他张班子配齐,一是配人,二是配钱,务必要将这件事儿办得妥妥贴贴,不可叫杜爱卿受委屈。”

    徐庶忍了,脸上挂着笑,还算恭敬地应下了。

    萧瑾仍旧不满意,继续找茬:“朕原还以为你们工部日日忙得脚不沾地,今日一见,却是懒散成性,怪不得长年累月地做不出新东西呢。”

    徐庶忍不住了,这是污蔑!他能受得了这样的委屈,工部的同僚们也不能受这委屈!徐庶反驳得义正言辞,落地有声:“圣上说这样的话未免太委屈人了,工部日日辛劳,不仅没有丝毫的懒散风气,还都是一心为了夏国,一心为了圣上的江山社稷!”

    萧瑾等的就是他这一句话,遂立马接上:“好!朕就喜欢徐尚书这种实诚人。不过朕这儿倒还真有一件事情棘手的很,既然徐尚书如此表了决心,不如朕就将这差事交给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