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考志愿
何辞正色,“您请讲……”
夏老师不含糊,和三人一起坐在沙发上,颇为感慨的讲起了清大那段心酸的建校史。
清大成立于清末,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发挥了无与伦比的作用。
当时华国作为东部战区的主要战场,正面抵抗住了太阳国的侵略,但苦于当时战时国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节节败退。
还是清大学子振臂高呼,带领全国青年走上街头,给国民政府施压,最终华国才堪堪维持国土没有大部分沦陷。
后来国民政府倒台,新政府展示无与伦比的铁血手腕,不割地,不投降,不议和,要坚决把每一个侵略者赶出华夏大地。
清大学子各司其职,截获情报,研发武器,直面战场,毁家纾难,等等等。
战争结束的时候,国家统计,清大13年来共有5972人英勇牺牲,要知道,当时清大总共才一万人左右,相当于每一届损失了四分之一的学子。
后来华国建立,米国因为拥有核武器在国际上肆无忌惮,半岛作战时公开威胁华国,如果不撤退,原子弹会在京市爆炸。
虽然最后因为种种原因,米国并没有投放核武器,但还是给华国人留下了非常耻辱的记忆。
千年来只有华国威胁别人的份,何曾沦落至此?!
还是清大去米国的学生,邓公,钱公,带领一众精锐化妆流浪汉偷渡回国,隐姓埋名。
在只有一张原子弹照片的情况,邓公率领团队打破了米国的核垄断。最终,原子弹在华国绽放。
这一次的绽放,让米国再不敢威胁华国。
夏教授讲了足足一个小时,才把清大大概的历史给讲完。
见旁边三个年轻人一副洗耳恭听的模样,他欣慰不已,道:“来我们清大,绝对不会让你们失望。”
司羡:“夏老师,我们会慎重考虑的。”
那位姓周的学姐一拍桌子,满脸的不认同,“我说学弟啊,咱清大在全球那都是能和哈佛牛津掰腕子的,还犹豫啥,隔壁京大根本不行,每次招生来回就是那几样,奖学金,明德实验室名额啥的。在我们这,这些条件都不用说,那都是必须的。”
夏老师点头,开始正式说起了他们的条件。
“四年学费全免,如果你们想要出国深造的话,我们会给你们两个名额,常青藤的学校我们都是有名额的,你们应该了解出国留学的作用吧。”
何辞点头,虽然华国近年发展飞快,但在某些顶尖领域还是没有涉及。
所以如果想要走科研的路子,出国留学的资历会给自己的发展加很多分。
夏老师接着抛出了各种优厚的条件,比如学生会的名额,补助金,各种推免名额,入党名额。然后掏出来一个合同,上面各种条件都有,前提是同意选择他们的学校。
要知道,清大的学生会和普通大学的学生会完全不一样,会长可以直接和华国对话的那种。
司羡:“我们开学的时候,想要在校外住,需要什么手续吗?”
周同学劝:“害,学弟你都不知道学校外面的房子有多贵,稍微能住的租一个月还得五千多,还有水电费什么的,我当初住了一个月,还是宿舍香。”
司羡沉吟了一会,“呃,我和小辞是想要在校外买个房子的。”
周同学:“……”
夏老师:“……”
清大外面的房子多少钱来着?千万打底吧!
周同学微笑:“没事了,你们聊你们聊。”
特么的穷逼看不懂土豪的操作啊,小周同学内心为自己扁扁的钱包狠掬了两把辛酸泪。
司羡仔细看了看合同,认真道:“我和小辞,还有家长,需要讨论一下,大概两天之后给你们回复。”
夏老师点头,也没有催促他们立马签字,他一眼就看出来这个高中生非常有主见,一昧的催促可能会起反作用。
“希望两天以后清大会多出来两个优秀的学生。”夏老师起身,笑了笑,眼底的皱纹更深了。
小周同学大眼睛眨了眨,伸出手和两个人握了握,道:“我可以和你们合个影吗?”
何辞:“当然可以。”
夏老师临时充当了一回摄影师。
走后,周同学敛起笑容,道:“老师,我真是第一次见这样大大方方的同性情侣,完全不在意别人的眼神,太厉害了。”
夏老师感慨,“等着吧,过几年,我们学校的知名校友又会多出来俩。”
这种人,一个校园是装不下的。
家里,何辞给舅妈打电话:“舅妈,人家都走了。哦,那和张姨做spa吧,我们这没啥事,有司羡在嘞。”
司羡把合同又看了好几遍,清大确实比较诚恳,让人升不起一点厌恶之情。
“小辞,你想要去哪个学校?”
何辞笑嘻嘻的搂住他的脖子,在隐隐约约可以看到青色胡茬的下巴上啃了一口,“我男朋友去哪里我就去哪里,我也没有什么主见,只知道有你在旁边,那就一定没有错。”
这种沉甸甸的信任,让司羡心头一暖,他喝了一口茶,舒缓了一下刚才因为说话过多导致的嗓子不舒服。
“嗯,我们会一直在一起。”
今天各个省的高考状元新鲜出炉,各种媒体掀起了一阵阵的狂欢,学校也是纷纷拉起条幅,庆祝自己学校的某某某考了什么名次。
其中,以司羡和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