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越后嫁给鲜卑将军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111章(第2/3页)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一声轻笑在燕北梧的胸腔回荡,就连与他紧挨在一处的人似乎也被那种震颤感染。

    段雀桐心下感叹:郎君如今也是老司机了,再不复曾经的冷面纯情,不过她现在脸皮亦是堪比城墙,刚好相配!

    她手臂用力,直到两人贴在一处,看着上方的那张刀削斧凿的俊脸,捏着嗓子,用甜腻腻的声音道:“大王~臣妾自己来取奖励了,您不介意吧~”

    燕北梧用实际行动表达了他到底介不介意。

    院中,星斗灿灿。

    室内,摇篮中的孩子睡梦酣甜。

    床上,双方都是恋战之人,有志一同地将战线延长。

    ……

    却说那日,他们一家回到王府后,军中和段府的审讯结果在翌日清晨也都送了过来。

    燕北梧看着手中薄薄的几张纸,目光沉凝,争权夺利,本就少不了阴谋、阳谋,他对这些并不挂心,只是王浚千不该、万不该,将主意打到他的妻儿身上。

    原来那瓷瓶中的药粉乃是一种秘制禁药,并且还没有解药,这种粉末一旦沾染,绝无医治可能。。

    初时沾染只会起些红疹,只是日积月累,毒素累积,就会使人的皮肤溃烂,直到面目全非,真正的生不如死。

    王浚竟想要如此恶毒的法子对付他的妻儿,这叫他如何能忍?

    燕北梧本要提前启动幽州的暗线,给王浚一个教训,只是却让段雀桐拦了下来。

    “目前看来,幽州派来燕北的探子并不多,我和六六既然无事,为此而大动干戈于大局不利,不若给咱们的好邻居留些颜面?”

    “桐桐可是有什么想法?”

    段雀桐叫人备了笔墨,直接手书一封,在信上,她极力夸赞幽州用人眼光之卓绝,王家能够在幽州经营多年着实不易,对此她十分钦佩。

    并让王刺史放心,燕北淳朴好客,定然会将幽州来客好好照管,让他们在深山中发挥自己的剩余价值。

    除此之外,她还隐晦地表达了对免费劳动力的欢迎,言说刺史大人定是知道燕北人口短缺才会如此善解人意,对于他的帮助她代表大王表示感谢。同时祝愿王刺史能够福寿绵延。

    落款用的还是她的私印。随着这封印一并寄去的还有那个小瓷瓶。

    段雀桐还让送信人传了一句话,瓷瓶里的药品珍贵,王后不敢独占,是以物归原主。

    王浚被一妇人如此奚落嘲讽,焉能不气?!

    只是听说他竟是被气的呕血,这个段雀桐却是不敢认的,只能说王刺史心火太旺才会如此。

    段雀桐对于人心的洞察还是有几分眼力的,王浚呕血自然和段雀桐的那封气死人不偿命的手书脱不了干系,不过这也只是一个引子而已。

    幽州暗线,王浚本是交给三子负责,却不想他事情没能办成,反而将人手全部折了进去,他眼见的是日薄西山,看好的继承人短时间内却是难当大任。

    王浚身为官家的肱股之臣,付出不可谓不多,可在官家登基后,他名下也只得了一块可有可无的封地,除此之外就只有一点儿虚名和金银布帛,现在朝廷又是乌烟瘴气,北边那位又露出了獠牙,桩桩件件聚集在一起,王浚可不就病了嘛!

    王浚病后虽然令人三缄其口,只是关于他吐血之事却是如何也瞒不住的了,再加上刺史府的态度,这下子猜什么的都有。

    其中可信度最高的就是刺史病危,将不久于人世。

    王浚别的不说,在军政方面着实有几分才能,他若是真的去了,幽州不定出什么乱子。

    后来又有人传,说是燕北王陈兵边境,只等刺史大人一咽气就要举兵南下。

    刺史大人归天之日,就是幽州覆灭之时啊!

    这样的言论向来都是从底层百姓之间流传,等到王浚听到消息的时候已经晚了。

    那些百姓顾不得冬日严寒,只想要在燕北铁骑响彻幽州大地之前逃离这里。

    有些人选择南下,有些人遁入山林,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有相当一部分百姓反其道而行,他们大包小裹、想尽办法地向燕北而去。

    这日,高梵天听闻士兵来报的消息后,一时还以为自己听岔了,“你再说一遍?”

    传讯的士兵道:“将军,边界那边有幽州平民携家带口前来投奔燕北。”

    高梵天:“确定是平民?不是探子伪装?”

    士兵想到那些老的老,小的小,他们带着行囊和粮食,甚至还有人赶着牲畜,这要是探子,那也是够拼的,不过他也没敢把话说死,只将自己看到的情况说了一遍,“将军,您看,咱们接下来是把人放进来还是赶走?”

    高梵天霎时想到当初九察是如何一点点将武阳兼并的,当即乐了,“放什么放,若是真心投奔,那正好来年开荒种地。若是探子更好,就让他们去牛首山挖矿,去夏陂挖煤!”

    他披上披风,对亲卫道:“走,随我去瞧瞧!”

    此时,一支百余人的队伍正聚在燕北与幽州之间的空地上,瑟瑟寒风,直将他们吹的透心儿凉。

    看的出来,他们这一路上吃了不少苦。

    他们聚集在一处,希望借此来抵抗塞外的寒风,只是身上的那点子热乎气却始终聚不起来。

    “爹,燕北真能收留咱们?”一个稚嫩的声音响起,声音的主人虽然年幼,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八九岁也能当半个大人用了。

    “爹遇到的那个人是这么说的,无论如何,总要试试,阿囡,别怕!凡事交给爹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