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成年代文男主的早死原配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67章(第2/4页)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学硕博连读,学成归来在京大做了教授,没几年,国内爆发斗争,苏家人员复杂,有海外关系,再加上苏先生自己有留学经历,加上佣人恶意陷害,一连串问题导致苏家落难,除了一开始就在国外没回来的,现在留在国内的苏家只剩下苏先生一个人。

    最开始舒语他们见到的断臂残骸其实才是苏家人的主屋,当时太乱了,苏家被打成典型,主屋被暴力破坏了。幸存的二层小楼之所以能保存下来,不是因为别人心善,而是踩着苏家尸骨上位的佣人垂涎房子,跑关系保下来的。

    苏先生平.反之后,其他财产模糊理不清楚,就主屋这个片区比较清晰,率先把这里还给了苏先生。

    屋里的痕迹就是抢占苏家房子的人留下来的,苏先生是这些房产的唯一继承人,所以吴先生才会告诉舒语他们这套房子不存在任何纠纷。

    很明显,苏先生想处理完这些房产,彻底离开这个伤心地。

    既然苏先生能全权负责,那这套房子倒是没问题了,心动舒语还是很心动的,就不知道价格让她心不心动?

    舒语:“苏先生,您直言不讳,那我就实话实说了,您的房子目前来说是我看了这么多房子中最中意的,不知道您的价格定在多少?”

    苏先生比了一个数字,“房子你看过了,这个价格很值。”

    一万一?

    这个价格和和这套房子倒是匹配,她心里的价位也就比这个低一点。

    买东西的精髓就是砍价,不砍价的买卖是没有灵魂的。

    舒语:“苏先生,您看价格是不是能降一点,您应该也看到了,里面有些地方被破坏的有点严重,买下来要重新装修一番才能住人,这还是一笔不小的支出。而且有一点隐患您还没有说,根据以前住户的行为习惯,应该是不是心甘情愿搬出去的吧,保不准他们以后就回来这我麻烦,这点您不能否认的吧?”

    这种事情是极有可能发生的,老赖这种行为到什么时候都是存在的,从苏家的遭遇来看,搬出去的那伙人不可能会轻易罢休的,说不定现在就在谋划着要把房子抢回去。

    况且一万一也不是一笔小数目,以目前的人均收入水平来看,很少有人能一次拿出那么一大笔钱,她砍一点价也是应当的。

    说完这这些话以后,苏先生的表情明显暗了下去,眼里闪过失望。

    吴先生不忍心,想说什么,“老苏不是......”

    “老吴,今天的事情麻烦你了,事情结束我请你吃饭。三位小友,你们提出的问题我会好好考虑,我再想一想,明天给你们答复。”

    最后一句话是对舒语他们三说的。

    吴先生还想说什么,苏先生再次把他的话截住:“老吴,弟媳还在等你吃饭,快回去吧!赶紧的,别耽搁了!”

    舒语察觉两人之间有事,还是和房子有关的事情,但她也不好开口问,只好作罢。

    “好的,苏先生,我很喜欢您的房子,您有什么决定可以提前通知我。”

    苏先生:“嗯!”

    事情到这儿就结束了,舒语一行人和苏先生他们告别之后就离开了。

    路上,舒语请东子帮忙打听一点消息,她也看出来了,东子在东后巷就是百事通,没什么事是他不知道的,不知道的隔一天他也能打听清楚。

    “舒姐,你叫我打听的事情我摸清楚了,苏先生确实着急卖房子,不过他不是为了自己,他是为了乡下的孩子,他准备拿卖房子的钱回村翻修学校。”

    舒语惊讶道:“你说什么?”

    没错,她确实请东子帮她调查一下当时苏先生和吴先生在打什么哑谜,他们说一半藏一半,好奇心全部被勾起来了,不知道真相她一晚上睡不着,而且两人明显是再说和房子有关的事情,她多了解一些也是应当应分的。

    当年苏先生遭到陷害,被迫下.放到青阳县下面的一个村子,那里是青阳县最偏远贫困的地区之一,物资匮乏,特别是教育方面的资源更是难上加难。苏先生到了那里之后,地区偏远,生活上面虽然很困难,但精神上的伤害反而比较小。

    村里的干部们明白文化的重要性,不想下一辈和他们这一辈人一样,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只会种地,没其他本事,得知苏先生曾经是大学里的教授,他们不知道教授是什么,只知道苏先生的文化很高,可以教孩子们识字,于是他们花费心思,终于说动苏先生当了村里的第一个老师,这一当就是十来年。

    苏先生已经在那边成家了,也有了自己的孩子。

    村里人知道苏先生平反之后很是舍不得他,苏先生也对那里有感情了,但京市这边的事情不处理不行,来之后他还能得一笔钱,可以把学校修起来了,这样孩子们刮风下雨也可以上学,不用担心漏雨。

    知道事情的真相,几人久久不会反应。

    东子接着道:“苏先生把这件事瞒得很死,他以前的老朋友也不知道,还是我想办法把吴先生灌醉从他口里套出来的。”

    虽然经历了十几年的磨难,苏先生身上的傲骨还在,不允许自己接受别人的施舍、可怜,也不准许自己摇尾乞怜,有些东西是刻进骨子里的,消灭不掉,磨平不了。

    舒语:“东子,以你多年的经验看,这件事属实吗?”

    倒不是她想怀疑什么,主要是后世骗子手段百出,她不免会多想。

    东子:“百分之八十属实,我请几个朋友打听了一下苏先生下.放地那边的情况,正好有个朋友认识的朋友在那里当知青,他说苏先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