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兰秀注意到了杨明心的动作, 笑着说道:“这位姑娘的动作倒是很标准。”
杨明心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笑,说道:“我以前倒是种过小麦,水稻还是第一次。”
桑池抬起头, 有些迷茫地问道:“公主, 你什么时候种过小麦啊,在宫里吗?”
陆兰秀这才意识到自己眼前的人是谁, 于是有些紧张地说道:“您, 您就是平阳长公主?”
桑池这才反应过来,自己居然并没有带陆兰秀见过杨明心, 于是有些尴尬地说道:“这是我忘了介绍, 陆姐姐你别紧张,公主很平易近人的,你跟她正常说话就好。”
杨明心无语地看向桑池,“你这么说, 我像是个洪水猛兽似的。”
“嘿嘿,公主,你在普通百姓面前应该是跟洪水猛兽没什么区别,哪怕你这一年来做了不少事情,但是百姓心中的观念要扭转过来是需要很长时间的, 所以你就先忍忍吧哈哈哈。”桑池笑嘻嘻地说道。
杨明心感到有些无奈,古代的百姓们由于长期生活在尊卑有序的社会中,因此见到了“公主”这种统治阶层中几乎在最顶端的存在, 心中的紧张和恐惧一时间是无法消除的,就连她接触时间最长的临溪村的常大嫂, 见到自己的时候也还是有些紧张。
“算了, 以后也许慢慢就好了, ”杨明心自我安慰道, “咱们继续插秧吧,可不能因为我耽误了春耕的进度。”
陆兰秀见到杨明心确实没有什么架子,相处的时候也很温和,倒是逐渐放开了许多,她先前知道了桑池身份的时候还紧张了一阵子,毕竟桑池可是公主身边的女官,如今连公主本人都来帮忙插秧了,她倒是真觉得这位公主很有意思了。
“陆姐姐,村子里现在的情况怎么样了?”桑池一边帮忙,一边跟陆兰秀聊了起来,“杜村的村民排外吗?”
他们都是被分配过来的外地人,这些本地人如果存在敌意的话,那也是很正常的。
“目前倒是没什么,只不过我跟他们打交道的时候还是有些困难,许多生活习惯都是不同的,我们也是初来乍到,相互之间也并不认识,不过他们对我们并没什么敌意。”陆兰秀说起这件事情,倒像是有很多话要说,于是也顾不上杨明心就在此处了,而是跟桑池说起了最近村子里面的大小事务。
杨明心大致听了听,都是些家长里短的事情,虽然有些小的摩擦,但是总体来说并没有大矛盾。
这其实是正常的,宿州城刚刚打完仗不久,这些村子的村民们也知道外面世道已经乱了,更是没心思搞那些排外的事情,如今能安稳生活在宿州已经很不容易,他们自然也是安生的。
至于难民们,这段时间流离失所,许多人还经历了家人病逝这样的事情,好容易有个可以安定下来的地方,自然是没工夫去管那些杂事。
等到他们在一起居住磨合的时间久了,应该渐渐也就习惯了。
只不过最好还是能组织一些村子里面的活动,让大家早日融合起来才好。
“陆姐姐,我就跟着桑池这么叫你了,你的年纪应该比我大,”杨明心站直了身子说道,“若是想让村民们相互了解,加快融合,我倒是有些办法,我听说你读书识字,既然是这样,你可以在晚间组织村中的村民们读书识字,不仅仅限于年轻人,老人若是想识字的也可以来找你。正好我们也会在之后开展扫盲的活动,你可以借助这个活动的机会,让难民中识字的跟原本村民中不识字的结成对子,并且让识字的帮助不识字的村民学会读书识字,这样就能增进相互之间的感情。”
陆兰秀听完之后动作停顿了一下,似乎是在思考什么事情,过了一小会儿之后才带着佩服的眼神看向杨明心,“公主,您所说的我之前倒是真的没有想到过,不过结对子确实是个很好的办法。”
“不仅仅可以在读书上结对子,据我所知,难民中很多都是家庭残缺者,有的失了丈夫,有的没了妻子,而村民中适龄的未婚或者丧偶男女也不少,可以定期开展活动,让这些并不完整的家庭之间相互进行交流,从而可以促进每个家庭的完整程度,也能够加快让原本不是此处的百姓融入这里的。”杨明心简单地将一些活动设计之类的东西教给了陆兰秀。
其实这些东西在现代是比较常见的,只不过古人似乎很少会考虑到如何帮助农村百姓相互融合的事情,因此别说对村民们使用这样的技巧了,他们的眼睛里甚至根本就看不到村民们到底有什么需求。
陆兰秀一一记下,此时看着杨明心的神色变得更加不同了,多出了许多的钦佩。
她说道,“公主,你是第一个真的关心如何让农村的百姓们生活的更好的人,至少在我曾经见过的官员中并没有这样的,在他们的心中,百姓能够吃饱饭就已经应该感恩戴德了,哪里还会在乎他们的日子过得是不是舒心呢?”
陆兰秀的神情多少带着几分嘲讽的意思,大约是想起了自己曾经的事情。
杨明心并不知道她以前是做什么的,桑池倒是了解一些,原本陆兰秀家中是自己村中的大户人家,而她却不愿意按照家人的安排家嫁人生子,而是独自跑去了县里读书识字,一直不愿意回家,之后甚至还去了州府求学,只不过在州府没读多久的书就遇到了叛乱的事情,便跟着当地人一起逃到了宿州附近。
“百姓安居乐业从来都不是一句空话,”杨明心笑了笑,“大燕是个标准的农业国,国家的人口中九成以上都是农民,所以我关心农民的生活又有什么不对的呢?”
陆兰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