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预备天子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17章 年(贰)(第2/3页)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老朱同志挑了条路,做贼似的带着朱标从侧门走,两个人都换上了普通的衣服,不显得太穷,也不至于太富贵,再加上溜出来时很小心,朱元璋对帅府的布排了然于胸的原因,所以没被人发现。

    出了帅府,朱标才发现自己错的离谱。他本以为帅府里已经足够热闹,没想到外面的热闹是里面的好几倍。

    离开帅府附近戒严的地区,来到秦淮河岸,满眼望过去全都是人。

    在这个神奇的朝代里,不管是服饰、食物还是生产力都和朱标认知中的有所不同,棉纺织工业已经很成熟,来往帅府的人里,穿棉服的有很多,各种各样的颜色也有许多,全部朝着幻想中的东方瑰丽色彩靠拢。

    水红色、牡丹红、绛色、石榴红……可以想到的所有红色都在丝绸上,做成了长条,闪着大块大块柔和的亮色,悬挂在亭台楼阁之间,在长街两侧构成红的长廊,可谓是半空金碧之色。

    头顶上处处挂着红黄二色的灯笼,圆的长的都有,四处坠着,有些上面裹着红丝条,有些坠着白色的丝幔,风吹过时舞动起来,颇为柔美。

    这些东西下方的全是密密麻麻的人,挑担子的,推着车的,一个人走路的,呼朋唤友的,高高低低的笑谈声和吆喝声此起彼伏,带着小孩子的,都将小孩儿架起来放在肩上,防止他们走丢,也提供更好的视野让其观赏风景。

    这处地方临着水,处处是桥,有的长些,有的短点,上头也都走着人,若是空出来了,人在外面围着一圈,就是里头有舞女跳舞。

    舞女们就在桥上跳着舞,手上、足上都带着铃铛,一举一动都伴随着清脆的响声,旋转起来时,裙摆跟着展开,编了许多布条在里面的辫子也四散开来,合着乐器之声,像是闻歌而舞的美丽孔雀。

    朱标在这色彩与人的海洋里抽空抬头看了一眼,三四层高的楼阁上,有靠窗户的地方,还有阳台处,也站着许多人,多是少女和妇人,拿着手帕,向下笑盈盈地看。

    卖糖葫芦的、卖饼的、卖馄饨饺子的摊子零零散散地落在街头巷尾,还有卖烟花棒的,所以许多人手里都像是拿着星火在走路。

    朱元璋突然低头看了看朱标。

    朱标顺着他之前的目光了看过去,一眼就发现了一个架着小孩儿的父亲。

    他立刻瞪大了眼睛,还没有来得及说出拒绝的话,就也被朱元璋架在了肩膀上。

    “……爹。其实我什么都能看见。”朱标垂死挣扎,“你忘了我的眼睛么?真的能看见。”

    朱元璋却道:“晚了,你已经上来了。”

    “我自己能走!”

    “抓稳了。”

    两个人汇入人群中,像是千千万万个普通的父子那样,在摊子与摊子、布与布、灯与灯、食物与食物之间穿梭。

    只用了一小会儿,他们手里就多出了一堆烟花棒,还有糖葫芦等甜食。

    朱标只能抬手把这些东西举高了,生怕它们黏在朱元璋的头发上。

    走到一处茶馆时,朱元璋似乎是想进去坐坐,这才把朱标放了下来,让他松了口气。

    拿了银子,店小二自然给寻了一处好位置,安排他们坐在窗边。

    “吃。”老朱同志推过去一碟瓜子。

    “咱本想带你娘和你出来的,只是她张罗一天累了,而且这些东西她也见过,就是你一直关在府里头没什么意思,想着该带你出来看看才是。”

    “咱的儿子不能和那些公子哥一样没见过世面。”

    公子哥当然见过世面,只是那个世面就和朱元璋说的世面不同了。他想要朱标见识见识真正的太平盛世和真正的民间疾苦。

    他总是认为自己和别的当权者的不同之处就在于他能够真正的懂得百姓想要什么。这是个优点,这个优点他也想传给朱标。

    朱标确实没见过这样的景色,而且他也一直以为过年的时候,外面是没人的,结果这里倒像是把上元节和春节加在一起给过了。

    “你刚才不是和咱说人气年气么。”朱元璋闷了一口酒,继续道,“新年新气象,为了下一年份少生妖邪祸端,所以今晚都要出来过年,聚气生财,也方便守岁。”

    朱标点点头,问道:“那上元节怎么过?”

    “上元的时候灯更多一点。”

    恐怕是亿点吧。

    “小二!上一壶酒。”朱元璋叫来人,又问朱标,“你吃什么?”

    “我就算了——”

    朱标正要拒绝,突然感觉脚底跑过去什么东西,低头一看,正好看到一个打在地板上的老鼠洞,那洞外甚至还有一条尚未收回去的尾巴。

    这时候突然有一队敲锣打鼓吹唢呐的人从楼下经过,掩盖了他们两个的声音,也让朱标本来俯下去的身体直了回来。

    好像有人喊名字就会下意识地回头一般,听到突然乍响的声音,让他立刻扭回头去。

    一丛丛的烟花从地上升起,在夜空爆裂开来,密密层层的星火与辉光覆盖了整片天空。

    烟火落下,朱标的注意力又被桥上刺目的金色夺走。这是座石桥,桥边围着许多人,男女老少都有,此刻翘首以盼,都盯着桥上那唯一的一个人看。

    他穿了一身打湿的羊皮袄子,头上带着斗笠,手上也有手套,拿着一个顶头发黑的木勺子,旁边放一锅滚烫的铁水。

    整理了整理,这人突然以迅雷之势伸手,舀出一瓢铁水,急速地甩入空中,霎时间正如燃烧的金子,光耀万丈,在四周高处溅射出无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