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狼少年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九十四章 天兵(第2/3页)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也知道,凭自己的罪行,降也是死。于是,两军对阵,连喊阵的人都没有,单纯的杀。

    正在众人专注于前方战况的时候,一条完美融入枯枝中的毒蛇,骤然从地上朝宗朔袭去,伴随而来的,还有一只于毒蛇一同发难的冷箭。

    还在抬箭的阿曈猛然抬头,一步窜到宗朔身边,龇呼着狼齿威胁。那已经张开毒牙的蛇与阿曈灿金的眸子对视,登时闭了嘴,蛇身在半空一紧,当下就要跑。

    阿曈动作迅捷,左手一把攥住毒蛇的七寸,右手的箭捆脱手而出就要去挡箭,但抬头一看宗朔已经利落的一枪挑开了暗箭,并迅速朝远处树林中弯弓,林中仿佛有人应箭而落。刑武迅速带着人进林去追查。

    宗朔将阿曈手中的毒蛇用布裹起来扔远,而后拿着马背上的烈酒给他洗手。

    “下回看见蛇不能直接上手抓,这是草原中难见的细鳞太攀蛇,毒性很强。”军中曾有案卷记载,有人用一只细鳞太攀蛇的蛇毒,毒死了百人的巡卫队,以致不能察觉敌袭,败兵。

    阿曈甩了甩手上的酒水,“没事,我都被家里的蜂群蛰惯了,一般奢宠的毒也不怕。”

    只是阿曈有些担心,“可这蛇明显不对劲,无缘无故来咬人做什么,怕是和射箭的人是一伙的,你可要小心。”

    宗朔点头,又叹着气嘱咐阿曈,“看见危险,别一股脑的往上冲,小心被蛇咬到!”

    阿曈呵呵一笑,也不搭话,倒是刑武没过一会儿,便拎回来一个黑衣人,他被宗朔的箭射穿了腹部,还没来得及躲藏,便被刑武带了回来,只是这人咬紧了牙关什么也没说,还没等再次问话,便浑身痉挛着,口吐黑血死了。

    刑武捏开刺客的嘴,“啧”了一声,斥候为防万一,已经先检查了这人的口腔,深怕他藏有毒牙,可如今来看,是早就服了药的,只等射完这一箭,不论成功与否,刺客都必死。

    宗朔看着刺客中原人的面孔,暗自深思。

    正在这时,克烈人已经剿灭了附近的荒马,并且抓了一个看起来颇有地位的头目回来,给宗朔回话。

    起先那俘虏还不说话,狂性的很,直到被斥候拖着带走了一会儿,再回来之后,便浑身颤抖着,知无不言了。

    原来,他们是抓住了探路并且查询荒马踪迹的昭城兵,所以早就在此设伏。

    斥候白着脸,双目如电,狠狠用银针扎住那荒马头顶的一个穴位,叫他当即就支撑不住,连连求饶。斥候却寒着声,“说!是怎么发现有人跟随的。”

    这些荒马虽然嗜杀又残忍,但斥候认为,自己亲自培养出来的营兵,不至于连着这些莽汉都能发现。

    俘虏支支吾吾,但实在经受不住斥候的“手艺”。“我说,我说!是是,是来接应的大人发现的。”

    荒马,原本只是一些在草原各个部落中作奸犯科,或者被仇人追杀的人,他们聚集成一小股势力,以求自保。直到从中原来了一些人,他们有武器有钱粮,并且极厉害,杀了他们的老首领,将一群亡命徒汇聚在手下,并带着荒马不断扩张、劫掠。就这样成了如今草原中的一大祸患。

    宗朔一算时间,当年那些人在草原出现,正是太子冤案了结,新帝继位之后。

    于是,宗朔立即下令,朝荒马的“老巢”进兵,他终于抓到了“那些人”的尾巴。

    只是,在他们连夜奔赶而至时,老巢的人马在就已经得到了消息,撤退的无影无踪,而且,叫斥候连追踪都难。

    因为他们做的利落极了,没有留下一点线索,该烧的烧,该埋的埋,手段娴熟,像是很明白军中人的手段一般,看来是专门研究过的。

    阿曈倒是耸了耸鼻子闻了闻,可空气中都是人类躯壳烧焦的味道,熏得人头疼,叫嗅觉灵敏的阿曈几欲作呕。如此,便只好作罢。

    中原,皇宫之中,一个黑影从丹房的暗处悄然而出,跪在了老皇帝脚边,“禀告圣上,千机卫有罪,此次刺杀失败。”

    皇帝一愣,“什么?天罗地网,怎会如此!”那可是有中原最锋利的武器与陷阱,就连要对付昭城一城只兵,也只有胜的道理。

    黑衣人沉默半晌,艰难启言,“陛下,克烈,再多的武器陷阱,都不是克烈的是对手……”他们从未曾见过这样所向披靡的战斗,一场精心而设的伏击,最后却叫人轻易冲开,经营多年的草原荒马势力竟被全灭。

    老皇帝震惊极了,单手拍着龙椅扶手,苍老的脸被一口上不来的气憋得闷红,以至于最后咳的厉害,吐了一口浊血。

    那黑衣人恭谨的伏在地上,倒是在门外执勤的老太监,掌灯朝屋里问了一句,“陛下,是否用丹?”

    皇帝疾言厉色的屏退了门口的老太监,却听着个千机卫的首领说道,“陛下,要杀宗朔,就必要将他与那群克烈分开,否则,难以成事。”

    老皇帝咳出一口血后,也冷静下来,随即点头,“朕自有其他的安排,你将撤回来的千机卫拢到一处,等,咳咳咳,等朕的令。”

    这功夫,又听见门口仿佛有异动,老皇帝很燥郁,“谁!”

    “回陛下,是老奴。”老太监像是有什么事要禀奏。还在跪着的千机卫首领瞬间隐了身形,离开丹房。

    皇帝这才不耐烦的开口叫了门口的老太监,“怎么?”

    “这,陛下,二皇子府里,又抬出了不少男女尸首。”

    老皇帝一摆手,并不想管他,但太监继续又说,“其中一个是太师家的幺子……”

    只听“嘭”的一声,皇帝将手边的茶盏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