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清穿]后宫升职专家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97章 迟来的反应(第3/4页)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盐,内地尤其是山里人常得大脖子病的。宫里不缺各种扇贝干鲜等海货,倒是少有人得大脖子病,但日常食用碘的量肯定比现代人少。

    姜恒就对苏培盛道:“这不是那种皇上不爱吃的梅干饭,这是上好的紫菜合着黑芝麻烤香酥后做成的卷。皇上近来眼睛累,多吃些这个有好处——皇上又不爱喝什么海菜汤,之前御膳房炖的枸杞明目药膳皇上也都不肯喝,只好看这点心皇上能不能用一些了。”

    苏培盛闻言,忙命小太监将扁盒封了,然后告退。

    等出了永和宫门,拐上宫道,苏培盛才回头问几个小徒弟:“今儿都不到寅时就起来了,又跑了这些路,是不是前胸贴后背了?带你们几个到永和宫,是师傅疼你们——可垫了肚子?”

    “吃了吃了。”前头两个小内监忙道:“多亏了跟着师傅来!”方才他们进小厨房,永和宫的宫人有条不紊将装点心盒贴条子,而负责小厨房的小陆子又格外安排人招呼养心殿的这些小内监。

    他们跟苏培盛还不一样,没那么自由,当值的时候连去恭房的次数也有限,于是就不送汤汤水水的。

    而是端了两大盘子夹着流油鸭蛋黄的白馒头给他们吃。

    一来白面干粮顶饿,二来夹着些油润鸭蛋黄,干粮也就不噎人了。

    宫里馒头都做的小只,号称象眼小馒头,正是为了一口一个,吃的隐蔽干净,不会在脸上和衣服上留下痕迹。

    有个小太监不好意思嘿嘿笑道:“我吃了八个。”

    苏培盛无语:……好嘛,等回头永和宫怕不是以为我带人来打秋风的。

    “永和宫娘娘待宫人好的很。”有个小太监带着对鸭蛋黄白面馒头滋味的念念不忘,满眼放光道:“馒头吃光了,厨娘是从另外的小灶上现拣出来的馒头又送上来,一看那灶台和蒸锅,就知是专门给宫人们准备的。”可见他们吃的也是永和宫过了明路的宫人点心,怪道宫里都传闻,永和宫吃的最好。

    看小徒弟们都眉开眼笑的,苏培盛也不由笑了笑,腹内那一盏暖呼香甜的果仁儿面茶也让他很是回了一波蓝条。

    别说皇上,谁不喜欢来永和宫呢。

    永和宫上下都越发接近信妃娘娘的气质,带着一种充满生机的秩序感。

    苏培盛走后,秋雪上前关心问道:“娘娘午膳想吃什么?”

    姜恒叹口气:“就清蒸鱼吧,少放点姜汁和料酒去腥。”

    秋雪和秋霜闻言都无奈。

    说来娘娘上一回怀公主的情状,她们都还历历在目的,那时候娘娘才有身孕一个多月,忽然就有了反应,太医来一把脉,就是明明白白的喜脉,刘太医那坚定的话语当真是掷地有声。

    可这一回完全反着。

    算起来应该是快两个月了,永和宫于嬷嬷、秋雪等近身人都察觉到了姜恒口味和作息上头的改变,可偏偏她就是没有大的反应,刘太医也把不出确切的脉象来。

    刘太医负责永和宫信妃母女久了,也自为半个永和宫的人了——毕竟他的专业是妇儿保健,眼见得宫里只有信妃娘娘得宠,要保健别人也保不上,自然认准永和宫的招牌,十分上心。

    他通过望闻问都能八成断定信妃娘娘有身孕,偏生这切脉就是切不出来。

    近来前朝后宫的事儿是一件接着一件,一件又比一件大,于是刘太医跟永和宫达成的共识就是,百分百确定了喜脉和胎儿健康状况后,再报皇上和太后处。

    这会子闹一场空欢喜出来,可是会顶大雷的。

    刘太医给姜恒提的建议:当年娘娘怀公主,是先有脾胃不和似的孕吐反应才接着诊出了确切的喜脉。说不得娘娘体质就是这样,要不娘娘再试试这一招,用点海鲜看看。

    毕竟之前信妃娘娘有孕对海鲜味道就很敏感,完全没有腥味的鱼,到了她口中,她都说像追着生鱼啃似的。

    姜恒接受了这个小建议,最近在饮食上回归了原始风味,各色鱼虾基本略作调味就吃。

    也就奇了,愣是一点反应没有。

    三月底,西北终于传来了好消息。

    策棱的围魏救赵起到了绝佳效果,准噶尔果然不能接受‘一回头家没了’的后果,于是分出一半兵力回援伊犁。策棱战斗嗅觉超灵敏,准噶尔大军回援他就带着手下两万人马先行开溜。而准噶尔大军若是要走,他就去骚扰一下。

    因他将准噶尔一半兵力拖在了伊犁附近,西宁城的压力就大大减轻了。岳钟琪也就此从甘肃陕西两地奉命调兵驰援,打通了永昌以及巴塘,与西宁建立了一条供应路线,成功与十四爷接上了头。

    接下来就不会是这样危急的战局,将要转入漫长的拉锯战了。

    大清与准噶尔倒也习惯了拉锯战,之前打打停停许多年都是有的。

    目前就怎么划分大片的前西藏和硕特部的土地和人口,大清和准噶尔就有的拉扯。当然现在看来,大清是占据大优势,应当能吞下绝大部分战利。

    恂郡王平安无事的消息八百里加急传入京城。

    太后娘娘闻言立刻给中正殿她拜的佛祖捐了金身。让内务府拿她份例里的金子压出金箔,将佛身重贴重塑一遍。

    十四福晋一颗高高提起的心,也终于放了下来,奉太后回慈宁宫后,准备明儿一早收拾着出宫回府。

    这也是一个月来,皇上第一次回后宫用膳。

    看着确实是有些憔悴,但精神很好。

    到永和宫换过了衣裳,皇上就道:“紫菜卷单吃竟不错。”可见皇上被梅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