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炮灰的人形外挂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48章 古代商女对照组(11)(第1/5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从书呆子到帝师(捉虫)

    “可是有何困处?”最后一句话, 老皇帝终于还是和柳学士有所不同。

    燕晨也不跟他卖关子:“多谢皇上挂怀,微臣正要与您禀告一事,正是与微臣身上所着棉袄相关。”

    棉袄?老皇帝心头一跳:“爱卿请讲。”

    燕晨微微一笑, 将之此前在翰林院与柳学士说过的话,修修改改,又说了一遍。

    听闻此事,皇帝的心情与柳学士有些相似, 但又大有不同。

    柳学士, 终究是一直待在翰林院、温室里的兰草。他对百姓的了解,仅仅只是通过一些冰冷的书面语。

    而皇帝早年微服私访,却几乎看遍了人间疾苦。

    他大为喜悦, 一双眼睛黏在燕晨衣服上。

    若非顾忌着身为帝王的面子,他巴不得上手摸一摸燕晨身上的棉袄, 看看它是不是真的足够暖和。

    或者再不要脸一点,让他脱下来给他试试也行……

    燕晨像是丝毫没察觉到皇帝炙热的目光。

    他接着道:“臣启程归京时,长姐便已制出了不少棉袄,想来再过几日,家中护卫就会将其运至京都了。”

    “好!好!”老皇帝比之前与燕晨商策新政时, 还要高兴。

    毕竟这可是实实在在的, 能帮他缓解燃眉之急的物资,而不是需要他为之掉头发的奏折和新政。

    见他高兴得眉毛都翘了起来, 燕晨拱手一拜:“皇上,微臣…还有一个不情之请。”

    这是要讨要赏赐了?老皇帝收敛喜悦, 托着燕晨令他直起身, 语气一派随和:“爱卿请说。”

    待燕晨直起腰来, 看清他的表情, 老皇帝微微一愣。

    这个一直表现得淡然从容的年轻书生, 竟是已涨红了脸,仿佛在为自己即将出口的话,而感到羞愧不已。

    这倒让老皇帝更好奇,他要说什么了。

    燕晨道:“皇上,实不相瞒,微臣乃是家中养子。父母早亡后,微臣长姐少年继承家业,如今已是花信年华。”

    “女子行商,本就不易。今微臣立于朝堂之上,提出针对商贾的改制。”

    “微臣身居翰林院,尚因商户子出身而……”

    燕晨停顿片刻,察觉此话不妥,语速加快:“而遇诸多不便。微臣实在难以想象,往后商贾地位降低,长姐独居家中,会因此遭受多少口舌。”

    “所以…”燕晨又是一拜:“长姐仁厚慈善,此番捐赠棉衣,不曾想过要什么酬报。”

    “微臣却欲斗胆,恳请皇上……”

    “容许长姐借微臣之薄名,宣扬家中产业。”燕晨说完了。

    老皇帝:“??”

    你废了这么多口舌,结果就这??

    老皇帝心情复杂,他还以为,燕晨再怎么也要给他长姐求个表彰呢。

    搞了半天,他只是想用自己的状元名声,给他长姐打广告,顺便告诉同乡人:他姐有他罩着。

    这种事并不少见,甚至可以说非常普遍。

    像是京城的魏食酒楼啊,左相手下的丞香脂店啊,安武王家开的安武馆……

    有在朝官员的名声做保障,这些店铺,几乎都隐隐出现了垄断趋势。

    尤其粮商、钱庄这两类产业,情况更为严重。

    故而这种乱象,也在方才燕晨和老皇帝商策,必须要改的情势当中。

    身为提出改制之人,燕晨这样,属于明知故犯。

    所以,他才会羞愧难当吧。

    老皇帝半晌不语,燕晨又一脸忐忑道:“皇上请放心,微臣家中经营布行数十年,不会去改那些刻意博人眼球的名字,只是……”

    皇帝断然道:“爱卿不必多说。”

    许是以为自己被拒绝了,年轻官员脸上显露出几分黯然和愧疚,老皇帝心中笑了声,接着道:“朕允了。”

    燕晨一愣,做出惊喜的表情,拱手弯腰:“多谢皇上!”

    “这有何可谢的,方才你与朕不也说过?只要适度,这种宣传都是可以应允的。”一刀切那是懒政。

    老皇帝再次将燕晨扶起来。

    见他抬起头,望向自己的眼神中充满感激和孺慕之意,老皇帝心中更是得意。

    话虽是这么说,但身为帝王,谁不喜欢对自己尊重、爱敬的臣子呢?

    能够得臣如此,正是他人格魅力的证明啊!

    老皇帝仍让程棋取来了狐裘,并将它赠给了燕晨:“棉袄虽保暖,但你身子弱,夜里风大,这狐裘爱卿就拿去披着吧!”

    帝王赠送贴身之物,是亲近的表示,燕晨自然没有拒绝的道理。

    他披上狐裘,与皇帝、太子分别行礼道别,程棋送他离开。

    待燕晨单薄的身影消失在殿内,老皇帝一脸感慨,朝太子招了招手:“小五,你来。”

    “父皇?”

    老皇帝将太子带至书桌前,往他手里塞了根毛笔:“燕修撰,还是太克己了些。”

    “父皇?”

    老皇帝摇摇头:“你往后就会知道,如燕修撰这般纯粹质朴的臣子,是多么难得了。”

    老皇帝捻了捻胡子,当场开始提问:“臣子若不图权,不图利,他立了功,该如何赏赐?”

    太子想了想:“赐他升官?”

    随即摇摇头:“不对,这是权……”

    老皇帝敲了敲他的脑袋:“权利不起作用,那便以情动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