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炮灰的人形外挂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40章 古代商女对照组(3)(第2/4页)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有莫名其妙的顾客闹事,生意便也受了些影响,虽说不算大问题,但各家管事都找了上来,燕灵川还是忙得焦头烂额。

    本以为能靠温家那批布料,缓解情况。

    没想到这时候,公子居然写信回来……要钱。

    唉……

    越是北上,天气便越是寒冷。

    被雨水打湿的土壤,也逐渐变成了覆着薄薄一层雪,能看见底下黄土颜色的道路。

    燕晨身体虚弱,畏寒,自然而然地,每天睡得越来越早,卡在刚好够吃完早饭,便要出发的时间起床。

    耿明一开始,还看着他欲言又止。

    燕晨看出来了,回他的理由十分正当:“去年乡试回来,我便大病一场,如今想来,是长年累月休息不足,身子太虚这才受不住号舍的环境。”

    “乡试尚且如此,会试又是寒冬腊月……”

    “听说以往,年年都有学子竖着进去,横着出来。”

    燕晨义正严词:“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我定当养精蓄锐,以备应对号舍的风刀霜剑。耿明,你来监督我。”

    耿明一愣,问监督什么。

    燕晨:“自然是监督我早睡早起,养好身子。”

    耿明正想说,公子你起得也不早啊。一旁,郑天俨恰好听见这话,噗嗤笑出声。

    燕晨便拉着郑天俨也一道养生。

    ——是的,事情的发展很离奇,但……他确实是这么做的。

    盖因之前在驿站,郑天俨和石怀广起争执时,用的是「我自小身体不好」的借口。

    郑天俨原以为,这话其他人都忘了。

    万没想到,燕晨还记得。

    更没想到,燕晨不光在临考之际,突然一副厌学的状态,搞起了「养生」,还非要拉着他一起。

    每次五人一起聊天时,燕晨都会拉着郑天俨,向他灌输诸如「身体才是考试的本钱」、「人是铁,饭是钢,一天不睡困得慌」等等之类的思想。

    郑天俨倒是还好,对这些话左耳进右耳出。

    他看得十分透彻:燕晨肯定是自己厌学,还看不下去其他人努力,想拖他下水!

    可是他表哥却被忽悠得不轻。

    甚至在郑天俨悄悄努力的夜晚,郑表哥还担忧地,劝他早点睡。

    郑天俨无语得不行:“表兄,我身体到底如何,你还不知道吗?”

    他又不是真的跟燕晨那个病秧子那样,说一句话咳三声。

    郑表哥恍然醒悟:“也是!二牛你从小就壮得跟头牛似的,我给忘了……”

    郑天俨沉默片刻:“表兄,你又忘了,出门在外,就莫再唤我乳名了。”

    郑表哥歉然挠头:“对对对,又忘了……”

    郑天俨:“……”算了,起码表哥不再试图劝阻他学习了。

    可惜,郑表哥这边搞定了,外面还有一个燕晨,不时就要拉着他畅谈养生之道。

    郑天俨被他这突如其来的关心,扰得烦乱不已。

    然而,他还真不好拒绝。

    事情要从两天前说起。

    自从开发了两全其美、合作共赢的全新学习模式后,石怀广便一直留在了燕晨的马车上。

    燕晨不仅将书借给他看,作为报答,还会给他布置一些练习和课业。

    石怀广是武科考生,武科内场考试不需考诗词歌赋,只需考策论——否则就是神仙来了,都带不动。

    而策论虽难,若找对切入点,即便辞藻不华丽、语言朴实接地气,同样能够获得高分。

    针对性的魔鬼练习,对古时的人来说,并不算稀奇。

    但石怀广感受着自己坐在汗血宝马上般的进步速度,仍旧满心震撼,从而对燕晨更是感激。

    平日里,陆维舟几人聊到策论时,石怀广也有胆气插嘴了。

    这一加入群聊,陆维舟便察觉了他的进步。

    追问之下,石怀广没有多想,将燕晨给他出的那些题,连着批改的结果、参考答案,一并拿了出来。

    陆维舟拿着题目,激动不已。

    他直接找到燕晨:“敢问燕公子,这些题卷,是从何而来?出自哪位大人之手?”

    他比石怀广见识多,一眼就看出,这些题若非浸淫官场多年的老油条——还得是干实事的老油条,一般大儒写不出来。

    当时燕晨刚睡醒,正吃早饭。

    石怀广在旁一愣:“我方才没有说过吗?”挠了挠头:“这些题都是燕公子自己出的。”

    陆维舟不太信,向燕晨求证:“燕公子,这是真的吗?”

    燕晨喝完最后一口粥,心里盘算着,长姐给他送的银子…不,长姐的回信什么时候来。

    他微微点头:“题是我出的,怎么了?”

    陆维舟沉默片刻,倏地赞叹道:“燕兄果然大才!”

    他双目微亮,气质令人如沐春风:“在下有一不情之请,往后燕兄再出策论考题给石公子,可否让我共同作答。”

    “至于报酬……”陆维舟沉吟片刻,仿佛在思考用什么来作为答谢比较好。

    燕晨已然颔首:“报酬就不必了。”

    他苍白的面容上,缓缓露出谦逊的笑,如点漆般的星目中投射出的光辉,更是耀人夺目:“你我既为同窗,互相帮助、学习乃是天经地义,何况只是些考题。”

    “你若不嫌弃,下次自可与石兄同观。”

    “好,好,多谢燕公子!”陆维舟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