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几人都跟了上来,才悠悠说道:“大汉神朝还在的时候,这西陇关便是整个王朝的西大门,将异族妖族全都屏蔽得死死的。
后来大汉分崩,中原乱成了一锅粥,我们荒国百姓的先祖,就逃到这个地方跟异族抢吃的。
西陇关外,大汉遗民和异族打得狗脑子都出来了,关内滋养了你们几个大国。
如今荒国的地界也稳定了,这曾经的雄关内外,双方倒不用跟防贼一样防着彼此。”
他说的话好像别有深意。
贺归有些感同身受,却还是不愿意朝深了想,只是默默地跟在赵昊身后,时不时地远眺,想要早点发现难民营。
路程并不远,凭借着众人的脚力,很快就走到了。
难民镇的规模比起以前要大不少,依旧是那种鳞次栉比无比整齐的风格。
比起上次的荒凉,现在已经热闹多了。
现在正好是黄昏时分,家家户户都冒气了炊烟。
贺家的几个人都看傻了。
这座城哪里都好,就是有些名不副实。
贺归沉默了一会儿:“你管这叫难民镇?”
赵昊含蓄地笑了笑:“怎么不算呢?呃对,就这样……”
贺归噎了一下,你管这个叫难民镇?
如果这都叫难民镇,那我们魏国除了建安城,是不是所有城池都应该叫做难民城?
绷不住了啊家人们!
赵昊有些感慨:“不得不说你们魏国人真特娘的勤劳,这地方本来是打算临时给他们住的,结果他们非要把这里当成自己的家,各种自发上工搞基建,六七十岁的老头不在家好好歇着,天天扛着锄头嚷嚷着修水渠。
你看看这整的,难民镇的环境都快赶上西陇城了。
让我这个当陛下的脸朝哪里放?”
贺归:“……”
赵昊摊了摊手:“下去看看?”
贺归点头:“看看!”
几个人飞快顺着地势赶向难民镇。
太阳还没落山,刚好赶上饭点,家家户户门口都蹲着人,抱着脸盆一样大的碗,呲溜呲溜喝着菜粥。
一边喝,一边跟邻居东扯西扯。
三四岁的孩童满地乱窜,吵着不吃饭,被当娘的拿着扫帚辇得哭爹喊娘的。
贺归看不到碗里都有什么,但很确定能够闻得到肉香。
看到这一幕幕,他的眼眶有些发胀。
赵昊撇了撇嘴:“你说说你们魏国的老头多狡猾,在你们魏国下不了地,到我们这就龙精虎猛的……”
贺归:“……”
娘的!
百姓都能吃的上肉了,这么好的营养条件,除了那些大限将至的,只要是个人身体都能变好吧?
贺归摇了摇头:“陛下为了攻心,真是煞费苦心啊!”
赵昊嗤笑一声:“你快拉倒吧!除了起初建房的钱,和前几批让他们稳定下来的救援物资,后面完全就是市场经济推进,现在的饭菜可都是他们自己用钱换的,你都不知道这些小老头干活有多猛。”
贺归:“……”
他想反驳来着,刚好看到一辆牛车辘辘赶来。
门口蹲着吃饭的小老头看到了,赶紧把饭碗放到门口,跑回家抱出了一摞编织好的草帽,赶牛车的人看了看成色,又数了数数量,便从怀里掏出一块大钱,塞到了小老头手里面。
其他家的速度也不慢,纷纷回家拿出自己的手工制品换钱。
贺归看得眼睛都直了:“这特娘的,是一天的量?”
赵昊点头:“昂!要不说你们魏国人干活猛呢?”
贺归:“……”
赵昊切了一声:“要说他们也是坏,赚了钱至少有一半都攒起来,都想着给家里的穷亲戚寄去,还想着战争结束了,把家人接过来住。娘的,这些吃里扒外的东西!”
贺归:“……”
这人好贱,好像打他啊!
哪里的百姓能够在顿顿吃肉的情况下,还能攒下一半的钱了啊!
这种地方,别说他们,我都想把我的亲戚接过来。
一个镇子,在完全没有青壮年的情况下,竟然还能养活自己。
当然,这可能要归功于荒国如今的物质条件。
贺归以前也出去过几次,能确定荒国的物质条件飞一般地提升,难民镇的环境比起魏国好上不少,但着实够不上荒国的平均水平。
那一摞草帽成色的确不错,但卖一个大钱,也就荒国人愿意买了。
齐国人更有钱,但不会花在这么傻的地方。
荒国真是人傻钱多。
天色渐渐暗了下去,不过百姓却没有各回各家,反倒都朝一个方向赶了过去。
贺归有些奇怪:“他们这是要干什么?”
赵昊摇了摇头:“我也不经常来,你问我我问谁?去看看!”
说罢便顺着人群大踏步朝前走去,其他人也很快跟了上来。
不一会儿,就来到了一个大型的戏台下。
戏台上,戏已经唱起来了。
只是台下早已人满为患,在不伤人的情况下,挤是挤不过去的。
众人只感觉脖子一紧,就被人攥着衣领凌空抓起,等反应过来的时候,已经坐在房檐上了。
贺归人有些麻了:“这里连唱戏的都有啊?”
“昂!”
赵昊理所当然地点了点头:“我们心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