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到了元宵, 南岛上张灯结彩,傅太太按惯例请了戏班子来唱戏,据说今年又演《梁祝》。秀燕找了藉口, 说是送娘家侄女回南岛, 特特赶来同我一起去看戏。
二楼最佳的位置留给傅太太, 旁边还坐着傅府的那一群莺莺燕燕。我不想同那群女人坐在一起,拉秀燕坐到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
台上演着熟悉的戏文,小妙仙穿着男装仍旧眉目如画, 十八里路别送梁兄, 唱词也婉转缠绵:送了一山又一山, 临别依依难分开。心中想说千句话, 万望你梁兄早归来。
不管看过多少遍,我仍旧看得默默无语。只可惜梁兄归来时已物似人非,最终是楼台一别成永诀,不能同生求同死。
这戏文秀燕也看得滚瓜烂熟, 边看边嗑瓜子, 对着我长吁短叹:“三少爷对你也是不错, 看得出来他是真心喜欢你。你看他们傅家哪一个不是莺莺燕燕的一大群子?倒是三少爷, 其实心里始终不过你一个,只不过你迈不过心里那道坎。他骗你固然是不该, 但现在你生气也是于事无补, 又是何必,到头来苦的是自己而已。”
我在心里冷笑, 当年那个担心我被皮相所惑而要去争做三少奶奶的少女不知已去了哪里。我只淡淡说:“当年你可不是这样说的。”
“那时候我也是少年心性,现在……”说到这里秀燕也默然, 半晌才神情寥落地说, “青梅竹马又如何, 正头夫妻又如何,我在家侍奉公婆,打理家务,生儿育女,他在外面吃花酒逛窑子,哪一样会少了去?到头来还要嫌弃我是没见过世面的乡下人,比不得城里的交际花,不能在生意场上帮他左右逢源。我也看开了,男人都一样,既要你做□□,又要你立牌坊。别看我面子上是家里主妇,我在大表哥心里恐怕还不如三少爷心里的你吃重。今天若不是有你,我哪里跑得出来,估摸还在家里做牛做马,受婆婆的磋磨。”
秀燕这一通抱怨倒说得我讶然,十分不解地问:“因为我才放你出来?怎么会?我能有什么本事?陈老板倒是看得起我。”
秀燕语气微酸地说:“可不是,谁叫你交游广阔,同那个章先生相熟,在他面前说得上话呢。”
我交游广阔,这是什么笑话?这一年来我宅门都不曾出过几次。即便是在省城时,博延每每去舞厅跳舞,我也甚少作陪,何以谈得上同章先生相熟。
这时候十八相送正好唱完,鼓板停歇。方才只听得见乐曲声,一时间四处响起人声嘈杂,在耳中嗡嗡回响。倏忽瞬间,我想起那天梁家赴宴的事来。
章先生有权有势,身边围绕的女人必定不少,即使过去对我有意,也不至于要花那么大心思来引我上钩。但我被引去花厅,必定是有人安排的。既然不是章先生,还能是谁?
想到这里我都不敢再往下深思,秀燕却说:“大表哥夸你本事大。他听三少爷讲,这次他们的药材生意,恐怕要靠你在章先生那里周旋才能办得成。”
我仿佛受了当头一棒,心里慢慢冷下来,直从头顶冷到脚底,浑浑噩噩地问:“靠我周旋?是博延这么说?”
“是啊,”秀燕说,“三少爷这么讲,大表哥才说要请你一起去梁家赴宴,说不定你能碰见章先生,正好可以搭上线聊一聊,探一探他的口风,看他愿不愿意帮这个忙。”
这时候鼓乐重启,戏文开始下一幕。秀燕看出我神色不对,忧心忡忡地问:“你怎么了?可是出了什么事?”
我站起来,茫然四顾,回头对秀燕说:“没什么,我出去一会儿。”
秀燕以为我去如厕,没有跟上来。我穿过一张张坐满三五成群的太太小姐的桌子,噔噔噔径直下楼去。台上的胡琴拉得如泣如诉,此时楼上的傅太太朝下一望,似乎还着意看了我一眼。我顾不得这许多,因为那种晕眩窒息的感觉又从胸腹之间升上来,转眼要把我淹死在这嘈嘈切切,浑浊杂乱的人群里。
我一口气奔到大街上,才长长舒了一口气。
街上人群已经散去不少,路旁的铺子还开着门,几只走马灯在风中扑腾,烛光忽明忽暗,仿佛随时都有被风吹灭的可能。戏院里还远远传来梁山伯凄凄的歌声:满腔悲愤无处诉,无限欢喜化成灰。
我在黑暗里打了一个冷战。世界之大,于我却是无立锥之地。
也只片刻功夫,傅夫人身边的老妈子就跑出来追到我,同我说:“夫人让我出来看看,孙姨太可有什么事。”
我强压住内心的颤抖,说:“里面太气闷,我出来透口气。”
老妈子立刻说:“孙姨太可是身体不舒服?我去叫车夫来,先送孙姨太回府可好?”
傅夫人才不管我的死活,只要我好好呆在西苑,不过是府里多养一张吃饭的嘴,正如当年抽大烟的二姨太一样,生死由命,只除了不要闹出什么偷情逃妾那样丢傅家颜面的丑事就好。回府也正是我的打算,谨芳还在傅府,我还要当面去问一问傅博延,他到底还可以有多卑劣。
我回了西苑,博延已经在那里等我。西苑本就少有人来,家具摆设也简单,如今只点着楼上卧房里一盏灯,更显得阴森沉郁。博延就坐在桌前,满腹心事地默默喝一盏茶。
一看这情景,我反倒冷静下来,在他对面坐下,淡淡问:“你怎么来了?”
他似乎是刚喝过了酒,十分烦躁:“这是我家,我怎么不能来?”
我默不作声地等他发完脾气,片刻果然见他的态度又软下来,觑我一眼,小心翼翼地说:“我来自然是有事同你商量。章先生传了信来,说下个月初要来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