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阴阳渡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41章(第2/4页)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洽,别说话!”

    孙萌竟也跟着起哄,她神色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古怪,陈洽愣了一下,刚想说话,就又听见孙萌神秘兮兮问,“你们听到没有?”

    听见什么?

    笃,笃,笃。

    陈洽的喊叫声骤然停止之后,整个楼层越发安静。

    细微的动静,也就随之传入众人耳朵。

    真的有声音!

    会不会又是他们故意吓唬人的?

    陈洽这回没有叫嚷了,他紧抿着唇,面色微白,像其他人一样,朝声音来源望去。

    笃,笃,笃。

    是鞋子跟地面接触的声音。

    但皮鞋或运动鞋,甚至是拖鞋,都不会发出这种声音。

    那就只有高跟鞋了。

    可大半夜,谁会穿高跟鞋在外面走?

    外面走廊是没有地毯的,只有这里面才会铺上地毯。

    也因此,高跟鞋在外面跟大理石砖面接触的声音,由远而近,越来越清晰。

    清脆,有节奏。

    但没有一个人想听。

    所有人脸上都露出如临大敌的表情。

    原本聚精会神听众人说话的梁清如,早已脸色煞白,躲入何疏背后的阴影里,瑟瑟发抖,不敢出声。

    方悦抓紧手里的桃木剑,何疏则把罗盘托着,身体微侧,甚至已经想好进退了。

    脚步声戛然而止。

    出现在他们面前的,却不是何疏想象中那个神秘的女人。

    竟是郑七的助理小钱。

    寥寥几面的印象里,钱助理对他们几个人很热情,对大厦内部也很熟悉,一路介绍了不少,那时何疏就想,郑七身边果然没有平庸无能的下属,随便喊来一个助理都如此能干。

    但后来,在推测出郑七的用心之后,何疏就开始同情钱助理了。

    再能干,也不过是郑七手里随手可抛的弃子。

    原本西装整齐的钱助理,现在外套扣子解开,领带歪歪挂着,脑袋上却戴着一顶女式黑色礼帽,脚下踩着一双黑色高跟鞋。

    他的脚明显跟高跟鞋尺寸不符,还有一大截露在外面,不得不踮起脚跟走路,怎么看都很滑稽。

    但没有人笑。

    这诡异的一幕,令目睹者打从心底发寒。

    “钱助理!”

    方悦喊了一声。

    对方缓缓抬头,众人这才看见,小钱竟是闭着眼睛,嘴角微微扬起。

    这简直更诡异了。

    说时迟那时快,方悦从兜里翻出一枚铜钱朝钱助理掷过去!

    众人隐约瞧见红光一闪,铜钱打在小钱身上。

    钱助理身形软软倒下。

    方悦不忘走过去把铜钱捡起来放进兜里。

    何疏看见了就问:“这是五帝钱吧?”

    方悦点头:“是大五帝,不是小五帝,用一枚少一枚,得省着点。”

    玄门中人常用的五帝钱,是选用秦代的秦半两,汉代五铢钱,唐代开元通宝,宋代宋元通宝,明代永乐通宝这五个朝代的钱币,因为这五个朝代所对应的,都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强盛的朝代,人口密度大,铜钱流通广,所携带的阳气与王朝气运就更强,铜钱本身有挡煞驱邪的功能,两者结合,据说真正的五帝钱上可通神,下能镇幽。

    许多赝品五帝钱以假乱真,却完全不是那个效果,有的人无法集齐真的大五帝,就只能用小五帝钱替代。

    小五帝钱指的是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这五个皇帝在位时期所铸钱币,因为这五种钱币距离现在时间最近,相较于大五帝钱来说更容易集齐,但清代人口虽多,前面顺治江山未定,血债余恨,后期乾隆末期到嘉庆,也算不上盛世,这小五帝的效果,自然就远远不如大五帝。

    对付一般鬼魅,小五帝钱就够用了,要说镇邪通神,还得是大五帝钱。

    方悦家学渊源,虽然拥有大五帝钱,仍得珍而重之,不敢浪费。

    何疏注意到她刚刚扔出去的,就是一枚开元通宝。

    “这是什么时期的开元通宝?”

    两人过去察看钱助理的情形,何疏顺口问。

    方悦此时已经不敢把他当成江湖骗子和寻常同道了,就凭何疏这份眼力,必然也是个行家里手。

    外行人听见开元通宝,只当是唐玄宗时期所铸钱币,因为唐玄宗李隆基前期年号就是开元,但实际上,开元通宝是唐高祖李渊下令铸造的,钱币上面“开元通宝”四个字,还是当时书法大家,“其草书迭荡流通,视之二王,可为动色”的欧阳询所写。

    从李渊开始,唐代国运逐渐上升,进入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一段时期,唐朝影响力从长安辐射到世界各地,加上汇聚了几个帝王王气,开元通宝的流通影响力,也远不是后期那些小五帝钱能比。

    “贞观三年的。”

    唐代钱币,以前唐字体最美,盛唐次之。

    贞观三年,这是一个寻常又不寻常的年份。

    玄奘孤身一人从长安出发,西行取经,其行对后世千年佛教影响深远。

    房玄龄与杜如晦拜相,名留青史。

    名将李靖张公瑾等人奉命讨伐突厥。

    这一年,唐太宗与近臣关于求贤纳谏,勤政不怠的对话被写入《贞观政要》。

    上至统治者,下至普通人的行为,如千丝万缕,无形中对国运造成正面或负面的影响,而这种影响,又会反馈到流通的钱币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