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怀璧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41章 中山狼10(第3/4页)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对蜀州的事心生疑问,他不再留户部,而是前往中书省,想拿到关于蜀州最近几月向中枢发来的文书。中书省见是大理寺官员,以为对方是来查案,便尽量配合。

    于是晏倾在中书省的府衙查看文书时,发现蜀州上个月向中枢报了一件事——

    蜀州有军叛乱,刺史与节度使及时查明,尽杀叛逆者。叛乱之后,节度使重新收编军队,蜀州重新恢复太平。

    这个文书发来的时候,是六月下旬。彼时,距晏倾离开蜀州不过大半月。

    中枢为此嘉奖蜀州及时平叛内乱,为节度使和刺史表功。

    晏倾眉目皱得更深,觉得这个叛乱和那个没有欠税的消息加起来,联合起来看,几乎可以认定,蜀州发生了一件可怕的事。他甚至疑心,自己之前在蜀州时遇到的那些官员,这一次会不会正好在“叛乱”之中被杀。

    心有疑问,不可放任。

    晏倾当即拿着文书去兵部,要求调看兵部关于这场叛乱更详细的记述。

    一整日的时候,晏倾往返于朝廷六部之中,和各部官员周旋,总算拿到了关于蜀州的所有讯息。这不可能毫无牵连。

    这半年来,蜀州发生的事未免太多——

    宋明河叛他之后,蜀州的“小锦里”当家人畏罪自尽;

    徐固是从蜀州离开大魏的;

    蜀州六月发生军人叛乱,军人杀百姓,后被长官直接就地处死;

    而气候炎热干燥,百姓的田地问题没有得到全部解决,在这样的气候下,蜀州今年的税额居然不拖欠;

    再往前看,蜀州竟然从未拖欠过税额。

    而这是不对的。

    晏倾微微闭目,回忆自己曾经做太子羡时,看到的每年蜀州的纳税额。蜀州因为山势地形之故,多困苦、贫穷,那时候蜀州每年都需要朝廷特意关照,才能运持。

    纵他治国不当,纵他不是合格的理国者,蜀州前后的差距,也不应当差出这么多。

    难道仅仅因为当今陛下和宰相曾经在前朝时任职过蜀州,大魏开国后,蜀州的变化就如此大吗?大的超脱了它本身地形的限制。

    黄昏之时,晏倾依然没有离开皇城一步,直接进宫去找陛下,向陛下报告此事。

    --

    黄昏之时,徐清圆没有等到晏倾。

    只有晏倾的侍卫风若跑来告诉她们:“我家郎君今日一整天没有离开皇城,恐怕是办案太忙了。娘子不如不要等他了。”

    徐清圆点点头。

    风若舒口气。

    他对于晏倾和徐清圆的关系,一直抱持一种矛盾心态。他希望郎君身边能有一个女郎陪着,但是他又不希望那个女郎是徐固的女儿。

    他希望晏倾可以好起来;只是如果让他好起来的人,不是徐清圆,只是长安城中随意一个贵族女郎,就好了。

    兰时送风若出去,回屋的时候,看到女郎伏在案上写字。

    兰时有些不悦晏倾的爽约,徐清圆却温温柔柔,让兰时与她一道,和她出去挂灯笼。

    兰时憋着气,端着杌子出了家门。徐清圆踩着杌子仰头,将大红灯笼挂于门旁。她又将自己方才写好的字条,挂于灯笼下。

    兰时:“你写的什么呀?”

    徐清圆捂着手,被她扶着跳下杌子,微微一笑:“没什么。只是写了我去了哪里……万一晏郎君出宫后来找我们呢?”

    兰时:“你没听风侍卫说吗?人家大忙人,不会来的。”

    徐清圆说:“兰时,你不能这样嘲讽人。晏郎君是朝廷大官,必是有政务才绊住他。难道你希望朝廷的官员,都如我们早上遇到的那个小吏一样,只关心自己的包子,不关心自己的职责吗?

    “有晏郎君这样的官员,身为小小百姓,应该庆幸,体谅呀。”

    兰时努嘴:“那你挂什么灯笼?哼,你就是脾气太好了。”

    徐清圆拍一下她的手,让她不要胡说。而无论晏倾来不来,她今夜都要和兰时出门,和这世间所有女郎一样,去过七夕。

    她不留于原地等他,她有自己要去的方向。她好奇这座辉煌的长安城的意义,她千里迢迢从云州走到这里,她正要好好地了解这里。

    只是也怕他担心。

    留一纸条罢了。

    别的也没什么。

    徐清圆披上斗篷,和兰时登上马车,回头望一眼门前悬挂的红色灯笼。灯笼下的白纸黑字在风中摇晃,她轻轻抿唇,放下帷帘。

    --

    晏倾走出陛下的寝舍时,拿到了陛下要他悄然离京、暗访蜀州的密旨。

    他立在宫殿前,看着满天满地漆黑中,华灯悠悠然,一点点亮起。整座皇宫如同火凤凰般,徐徐燃烧。

    他扶住长栏,看得有些怔愣,一时间分不清今夕何夕。

    隐隐约约中,好像看到了病弱的父皇和他一同站在城楼上观灯,父皇咳嗽着和他说:“这就是长安。清雨,你要好起来,才能守好这片河山。”

    一阵冷风吹过,青年的红色官袍贴身而扬,寒潭红血般艳而夺目。

    从后上前的宦官一咳嗽,晏倾回过头,看眼宦官。

    他眼中静黑的湮灭一切的暗意,带着深渊的窒息,让宦官一愣。

    宦官陪笑:“少卿这边走,奴送您出宫。”

    晏倾仍有些恍惚。

    他说:“今夜宫里点了很多灯。”

    宦官边陪着他出宫,边笑着说:“今夜是七夕,一会儿陛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