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与夫君同掉马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64章 遗物(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你别说了。”

    谢姝月脸色通红, 突然意识到为何谢轻寒今日的表现会这么奇怪,原来竟然是她自己给自己挖了个大坑。

    意识到殷玄铮要是再说下去,她的脸估计真的都要在这里丢得干干净净了, 殷玄铮却像是非要逗弄她一样, 时不时还要补充一些细节,引得谢姝月只得伸手去捂住他的嘴。

    “你不准说出去,就把这件事烂在肚子里, 绝对不能让别人知道!”

    谢姝月双眸瞪圆, 手下暗自加重了力气, 自认为凶神恶煞地警告着殷玄铮,却殊不知在殷玄铮的眼里,她就像只被惹恼的炸了毛的猫一般, 根本没有任何杀伤力。

    殷玄铮忍不住逸出一丝轻笑, 任由谢姝月捂住他的嘴,甚至还微微弯了一下自己的身子让谢姝月更加方便一些,眼底满是无奈与纵容。

    谢姝月见殷玄铮这副样子, 忽然联想到了一种温顺的小动物,扑哧一声便笑出了声, 原本放在殷玄铮脸上的手顺势便揽住了他的脖颈, 伏在他的肩头轻轻笑着。

    端着药碗的侍女远远看见了这一幕,知道一时半会这药是喝不下去了,连忙非常识相地先退了下去, 檐下的雨珠落在水洼中泛起了阵阵涟漪, 两人却只在此紧紧相拥, 沉默无言中自有一份温情。

    ——————

    正所谓一场秋雨一场寒, 眼见着天气逐渐转凉, 这雨却依旧绵绵不绝接连下了好几个日夜, 但所幸下的不算太大,并不妨碍马车在路上的行驶。

    雨停的第二日,大理寺的人便前来将尉迟策押解回上京城,谢轻寒怕突生事端,也带着一队护卫跟了上去,因着挂念着谢姝月的身子,殷玄铮与谢姝月要稍微慢上一些,但紧赶慢赶也在几天后赶回了上京。

    上京城内繁华依旧,潮湿的街道上已经多了几分秋意,时不时可见撑着伞三三两两的行人裹着秋衣匆匆而去,笑眯眯的年长妇人买了一串鲜红诱人的糖葫芦递给自己身旁的孩子,见他吃的高兴,妇人与自己的夫君相视一笑,这才慢吞吞地向远处走去。

    “镇国公府现在应该已经备好了客房,你暂时还是不要再回宣平侯府了,想来应该也不会有人敢说什么。”

    殷玄铮顺着谢姝月的视线也看到了外面的一幕,见她若有所思的样子,以为她又想到了宣平侯府那个腌臜地方,忍不住出声说道,“这几日你大哥也搬回了镇国公府,现在的宣平侯府着实不是什么好去处。”

    谢姝月对此倒是同意地点了点头,并没有提出其他的异议。

    毕竟宣平侯府那地方现在不仅乌烟瘴气,而且还有秋菊等人在那里虎视眈眈,说白了就是危机四伏,各种阴招暗招都防不胜防,稍有不慎小命就要搭在里面了,她又何必再去冒这份险。

    “不过我们还是要先回一趟宣平侯府。”

    看着马车准备直接向镇国公府驶去,谢姝月忽然出声说道∶“总得回去见一见几位‘长辈’,这样才不算得上不告而别。”

    殷玄铮动作一滞,顿时明白了谢姝月的意思,沉声对外面的车夫道∶“去宣平侯府。”

    “侯爷,您慢点。”

    秋菊小心翼翼地扶着宣平侯颤颤巍巍地站起身来,见到他这般疲态,眼底忍不住划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厌恶。

    如果不是因为宣平侯这个老东西还有点价值,她怎会还用费尽心机强忍着恶心委身于他,哪里比得上一刀抹了他的脖子来的干脆利落。

    “谢姝月今天回来了?”

    宣平侯远远便听到了外面的动静,只是可惜身上的伤还没好全,稍微动几下便疼的厉害,只得靠在门框上缓了许久,这才冷哼了一声问道。

    秋菊自然也听到了外面的声响,不动声色地敛下脸上的神情,一如平常般温顺恭谦,话语中却故意在给宣平侯撒盐,轻声道∶“大小姐福泽深厚,今天应该还是太子殿下亲自送回来的,侯爷要过去迎接吗?”

    “去什么去!”宣平侯明显被这般说辞给激怒了,胸膛被气得忍不住上下起伏,脸色涨红道∶“我是她父亲,应该是她来拜见我,她哪来那么大的架子还等着我去迎接她?”

    秋菊笑而不语,对宣平侯的这般说辞不可置否。

    旁的事情倒也罢了,唯独宣平侯这次着实是在府上丢了好大的脸面,下人们私底下不知道议论了多少遍了,这还只是轻的,要不是顾及着谢姝月的名声,宣平侯意图强占自己女儿房中侍女为妾的消息估计能传遍整个上京。

    现在又摆出这般作态,倒当真是让人怀疑他是不是过分心虚,不敢去见谢姝月了。

    “确实也是侯爷说的这个道理,只是太子殿下身份贵重,侯爷不如还是过去看看吧,也免得落人口实。”秋菊的声音依旧是柔柔的,似是真的只是一番好心的劝解之辞。

    她并没有反驳宣平侯之前所说的话,倒是极大满足了他的自尊心,单凭这一点,宣平侯便对她颇为满意,甚至于在老夫人病重期间,他将府中中馈都一并交予了秋菊。

    宣平侯本就行动不便,等到在秋菊的搀扶之下来到正厅时,谢姝月已经气定神闲地坐在桌前喝了半盏茶了。

    “‘父亲’来了,快坐啊。”

    见两人走进正厅,谢姝月动作连变都未变,只是搁下了手中的茶盏,微微抬了抬眼,甚至刻意加重了那个原本应该带着尊敬意味的名词,态度中满是不屑与轻慢。

    失踪多日的女儿重新回来,原本应该是一副父慈子孝的和谐场景,可偏偏在正厅中却始终弥漫着一股诡异的气氛,好像两人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