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绩最好的竟然是李强。
就像第一轮般,他不出彩,却稳定,一直在□□环之间轮换。
除了靶场那边不知情的林新军和指导员,所有人都在等梁汝莲出场。
大小姐不是玩票,是真有两把刷子,连续五发全中没人做到。
既然被认出来了,反正连长距离远看不清,梁汝莲也不再遮掩,大大方方走出列队,走向打靶点。
靶场下,为贺向国高兴的林新军下意识抬手:“给我望远镜。”
跟随的战士:“没带,连长,要不我现在跑办公室去拿?”
林新军摆摆手。
看不清长相能看清走姿,这个小不点走起路怎么像个大姑娘?一点都不利索。
两句话功夫,梁汝莲已经卧倒了,比起刚才的第一轮,她有把握多了,但也只是有把握,如果重复第一轮自然可以,但现在多了一百米,等于又要重新适应新的环境。
好在笨拙的老56步/枪已经习惯的差不多了。
梁汝莲没盲狙。
因为对于一名合格的狙击手来说,静态射击就像大学生做初中试卷,太简单了,不能命中十环就等于失败。
眼睛微微眯起,准星慢慢从下往下,扣动扳机。
“呯!”
通讯兵似乎也在等待刚才连续打出十环的小不点的发挥,跑的飞快:“第二排张大山第一发,九环!”
很不错了,第一轮脱靶呢。
截止到现在,六百米第二轮除了贺向国,最好的成绩是九环,无一人打出十环。
前五次,连续五个九环!
目前最好的成绩。
众士兵期待太大,有点不满意,咋就不能再准点来个十环呢?
这五枪,是在适应,也是在计算。
距离:六百米。
一条无形微微拱起的弧线在脑中画了出来。
风力:1m/s=3.6km/h.
弧线拱起的地方略微向下。
56子弹初速:735米/秒。
五百米内速度:825米/秒。
代表各种不同数据的弧线,瞬间融合计算——最后,一条红色的虚线像被孕育出般出现,那是答案,也是正确的射击点!
梁汝莲轻松扣动扳机。
“呯~”
仿佛要宣告什么,这一声枪响格外的悠长。
“十环!”
梁汝莲比贺向国刚才最后三发的速度差不多,即使要瞄准。
连续四发。
四个十环!
通讯兵每一次的通报声好像长了脸,一张代表众士兵此刻茫然的脸。
除了茫然,没别的反应了。
通讯兵不会报错,五百米,连续五次十环,六百米,又是两个十环。
前者勉强还能接受,毕竟五百米内他们也能命中,但六百米.......
选拔赛过去三分之二,除了贺向国,再无第二个十环,梁汝莲一下子来了五个。
如果再来一次,会不会十个十环?
那真的是梁汝莲吗?
刻在骨子里的铁律让众士兵依然保持挺拔的站姿,但,也就这样了。
三排的士兵完全忘记该轮到自己打靶了,通讯兵也忘记了,包括连长林新军,无法子弹好像打中的不是标靶,而是他们的脑袋,失去了思考的能力。
靶场下,指导员手中的笔微微颤抖:“林连长,我们,我们捡到宝了。”
林新军重重点下头。
这次让指导员去团队请示,负责培训狙击手的教官否定了他原本的计划,狙击手不是普通的选拔,不是人越多越好,而且资源人力有限,来了不合适的只会浪费时间。
高级教官给了几个条件。
其中一个:甭管打靶多少成绩,最少要连续命中三个十环。
贺向国,刚好踏进这条门槛。
还有条是,稳定,如果达不到以上要求,在五百米和六百米两轮比赛中,连续命中包括一环在内的靶数五次以上,也可以。
李强,第一轮第二轮全部满足了这个条件。
林新军开始不理解,一环也行,连续打五个一环?
专业教官的要求自然有道理,他回来后试了试,惊讶发现,连续五个五环非常难,反正他没做到。
至于小不点,不用说了.......
林新军哪里还能控制住,第一批狙击手,国家有了狙击手,若果两国真的交火,绝对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咱们过去看看!”林新军忘记三排士兵还没打靶,站起来招呼声指导员,速度快赶上小跑了。
六百米的距离,能用多长时间?
二排众战士如临大敌,再次走位把梁汝莲挡在中间,然而这次怎么可能?
“搞什么呢,怎么站队的,晃来晃去!”林新军不耐怒喝一声,他走到左边,左边的战士明明站着,身子却随他的视线倾斜变化,去前面,前面的战士摇摇摇晃,撞邪了吗?
林新军这会没心思骂人,威严声音柔和了好几个度:“小不点,不,张大山,出列!”
众士兵:“.......”
这下彻底完蛋了。
·???1 章
林新军全部注意力在“小不点”身上, 未发现众士兵面色古怪,对即将要发什么的一切毫不知情也毫无心理准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