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清穿+聊斋]我有特殊的咸鱼姿势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342章 九阿哥的优越感(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不但是明若,徐道长也觉得他的脑洞简直突破天际。

    唯有赵岭满脸严肃,“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既然四爷能想得到,这世上未必没有像四爷一样智计无双的人。”

    只要有一个人想到了这种用法,就会很快蔓延开来。

    因为巨大的利益,是滋生罪恶的绝佳温床。

    这世上,还有什么比人命更贵呢?

    被捧为“智计无双”的胤禛满意的看了他一眼,暗道:这赵岭还真是个做官的人才,为人处事有原则有底线,却又懂得适当地吹捧上司,并不以迂腐求直。

    说起来,倒是过日子跟揆叙的风范。

    说起揆叙,如今他是翰林院学士,兼职鸿胪寺卿。

    虽然翰林院和鸿胪寺都是清水衙门,平日里清闲得很,揆叙又明显属于挂职的,但他在京城的时候,也得隔三差五的去点点卯。

    若不然,有些人肯定要说胤禛的闲话,说他四贝勒好大的面子,竟然让一个四品官玩忽职守,只听他调配。

    说来,这又是康熙的锅。

    分明是他把揆叙放到胤禛身边的,却又不给揆叙在道录司安排一个职位,把人弄得不上不下进退不得的,也不知道是什么恶趣味?

    不过,胤禛可不惯着他。

    胤禛已经想好了,等道录司对外扩招的时候,他就安排揆叙光明正大地来应聘,他再光明正大地把人吸收进来。

    想来以康熙那要脸不要命的性格,就算心里的要死,也只能吃了这个哑巴亏。

    毕竟,这件事认真论起来,本就是他理亏。

    不过,这些都是以后的事了。当务之急,就是先安排赵岭和徐悟玄到兰州去一趟。

    “我会找揆叙和隆科多各讨一张拜帖,给你们两个带着。一路上若有官员为难,你们可酌情取出纳兰氏或者是佟佳氏的拜帖。”

    至于具体是用纳兰氏,的还是用佟佳氏的,就得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这得他们自己在当地打听判断。

    如果拿着纳兰氏的拜帖,却好死不死地犯到了纳兰氏的政敌手里,那他们两个可就倒霉了。

    一听说有这两个大族的拜帖为倚仗,赵岭心中大定。徐悟玄虽然对俗事不大了解,却也知道在俗世中行走,权势与钱财远比道行和修为管用。

    毕竟他是修正道的,遇见了不会法术的凡人胡搅蛮缠,他总不能拿法术对付人家吧?

    当然了,他之所以会这样想,自身的道德水平够高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就是,他修持己身多年,好不容易触摸到了一点天道的边缘,为了和一个凡人斗气破了戒,完全不值得。

    如果换一个修邪术的,或者是对参悟天道不抱信心的,凡人自然就不敢惹了。

    说白了,欺软怕硬本就是人的天性。

    换一个好听的说法,那就是懂得趋利避害。

    安排好了兰州之事,胤禛和明若就再次把心思放到了道录司的内务上。

    批了整整一下午公文之后,胤禛活动了一下脖子和肩膀,舒服的伸了个懒腰,哀叹道:“不行,不行,得赶紧招募人手。别的不说,得先招几个刀笔吏,不然咱俩都得困死在公文堆里。”

    但明若却蹙了蹙眉,不赞同地说:“新招来的人不知深浅,更不知底细,如何能让他们接触公文机密?”

    胤禛无奈道:“咱们两个的亲信加起来能有几个?怕是十根手指都数不满。如果安排人事只考虑亲信,道录司再过十年也还是个小作坊,如何担得起安定天下之责?”

    他也知道,明若这是任人唯亲的老毛病又犯了。但她却忽略了一点,那就是前世做雍正帝的时候,已经经营了数十年,手底下的亲信能臣不知道有多少。

    二三十年的积累,足够抵消他在位十三年的消耗。

    而且他做了皇帝之后,每三年就有一场科举,时不时还能加个恩科。

    这些考出来的进士,都是天子门生。这么多的天子门生,足够他精挑细选出一批人,作为新的亲信培养。

    但现在的情况不一样啊!

    虽然他们道录司也是根正苗红,进来了也是前途远大,但毕竟不是朝廷,并没有开科取士的权利。

    就算他们自己弄场小考试,招募了人手,招来的人也不可能自动自发地把自己归为他们的学生。

    见她仍旧秀眉紧蹙,对陌生人充满了防备,胤禛半是玩笑半是安抚道“你可以不相信那些人的忠心,但你总要相信我的人格魅力吧?

    不管进来之前他们是龙是蛇,是人是鬼,进来之后都得按照我的心思乖乖干活。谁敢挑事,我也不是吃素的。”

    想到他那堪称神奇的人格魅力,明若诡异地安心了。

    ——是呀,连隆科多那样的刺头都能向着他,收服几个有异心的又有什么难的?

    隆科多可丝毫不知道,在某些时候自己竟然还成了某种标杆。

    =====

    道录司招募人手的告示贴出去的第三天,胤禛便接到太子的消息,让他趁夜道毓庆宫一聚。

    胤禛心思略转,便猜到了太子的用意。他当下就将手头的事安排了一下,趁着宫门未落锁,回宫给两位娘娘请安之后,当夜便在东四所歇下了。

    不过,还没等他去找太子,得到消息的八阿哥就带着九阿哥先上门了。

    “四哥,真是好久不见呀,你还舍得回来?”八哥笑着抱怨了一句,自顾自地找地方坐下,转头就吩咐张保给他上好茶,半点儿都不把自己当外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