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清穿+聊斋]我有特殊的咸鱼姿势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332章 返航(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因为这次回京带的人比较多,胤禛不能擅自做主,就先写了折子,亲自到东海龙宫去,让揆叙带着折子先行回京,请康熙示下。

    近些年或许是两个世界融合的更加紧密了,康熙三天两头就收到折子,都是地方官员上报,本地出现了妖物或者是恶鬼。

    若出现的是妖族还好一些,因为不是所有的妖精都想着吸食人精气。还有一些妖在人间现身,是为了积攒功德,为日后飞升成仙做准备。

    麻烦的是鬼类。

    阴阳互分,人鬼殊途,乃是天地至理。

    凡是正常死亡的,死后都会被鬼差接引到地府,让判官评判此生功过,或是送到地狱里受苦赎罪,或是前往六道轮回投胎。

    滞留人间的鬼魂都死都不正常,而有能力在活人面前现身的,要么执念深重,要么恶念缠身。

    这两种鬼魂的身上阴气都极重,哪怕不是诚心害人,和活人待得久了,也会影响活人的健康。

    更何况,他们都已经变成怨鬼甚至是厉鬼了,怎么可能不害人?

    对于这种情况,康熙颇有一些焦头烂额。

    这个时候,他的老毛病就犯了。

    因为胤禛在他面前一直表现的十分恭顺,比如他不想让胤禛继续和太子交好,胤禛就立刻疏远了太子;他想让胤禛和八阿哥联合,胤禛和八阿哥的关系就越来越好。

    再加上胤禛如今年纪尚小,康熙从他身上没有感受到多少威胁。

    自然而然的,康熙就顺从本心,任由胤禛的势力发展。

    历史上的明珠和索额图,就是被康熙这样一步步养大野心的。

    这次胤禛上折子,说是将有一大票高人加入道录司,康熙心中虽然有些忌惮但,更多的还是高兴。

    不管怎么样,得先把各地的妖魔鬼怪给清理了,才有他这个人间皇帝发挥的余地呀。

    所以,他很迅速就给了批复,允许胤禛带人回京,顺便又在随顾园附近给胤禛划了一块地,让他安置那些高人。

    等揆叙返回东海,不但带回了这个好消息,还有另外一个不知道是好事坏的消息。

    “大格格被封为固伦纯禧公主,于月前下降科尔沁一等台吉班第。”

    “啊,大姐姐已经出嫁了?”胤禛只是惊讶了一瞬,懊恼道,“我出来的真是不巧,竟没有送大姐姐最后一程。”

    他之所以如此淡定,是因为史书上写明了,纯禧公主虽然远嫁蒙古,却身体健康,一口气活到了七十多岁。

    在古代这种环境和医疗条件下,能活到七十岁的,首先心态得好。

    但凡是心态不好的,也活不了这么久。

    想来淳熙公主自幼被抱到宫中抚养,从小就知道自己将来免不了和亲的命运,早就把心态放平了。

    “对了,你在京城可有听到关于各位公主的消息?皇上到底有没有改变公主的教养方式?”

    胤禛最关心的还是这个。

    听见这话,揆叙就笑了起来,带着几分了然与敬佩,“这件事果然有四爷的手笔。门下冒昧地问一句,可是您给太子出的主意?”

    胤禛闻言,欢喜道:“二哥的效率果然高超!唔,八弟肯定也在暗中出了力。”

    只不过,如今的康熙一心想要抬起胤禛和八阿哥,将来好制衡太子,八阿哥自然不能明目张胆地与太子合作。

    好在八阿哥这辈子最大的乐趣就是与康熙做对,对于功劳并不执着。

    作为排行还算靠前的儿子,只要他好好活着,将来成婚的时候,康熙高低也得给他亲额娘一个嫔位。

    而且根据上辈子的经验,他若是没有上进心,他额娘反而没有心理压力,不会觉得是自己的存在拖累了他。

    所有八阿哥在良贵人面前,一向表现得十分咸鱼,并时常撺掇良贵人和他一起咸鱼。

    这种话听得多了,良贵人见儿子的确不想争什么,也就听进去了,身体反而好了许多。

    八阿哥见状,欣喜不已,就更加坚定了咸鱼路线。

    唔,是表面咸鱼。

    对于给康熙添堵这项事业,八阿哥觉得,自己这辈子都不准备下岗了。

    揆叙印证了自己的猜测:这样看似离经叛道,细想却利国利民,又兼顾私情的策略,果然是四爷才会想出来的。

    自从知晓胤禛一心辅佐太子就已经认命了的揆叙,心底再次冒出了一丝可惜:四爷怎么就没那个争一争的心思呢?

    他是从胤禛小时候就跟在身边的,那时候他就觉得胤禛颇有人君之相。

    相处得越久,他就越觉得若是胤禛坐上了那天下至尊之位,这天底下的道理必然是要变一变的。

    或许对金字塔顶层的贵族来说,这种变化算不得好。可对天下百姓来说,四爷带来的变化,绝对是他们喜闻乐见的。

    汉人的史书里常说:得民心者得天下。

    揆叙就觉得,四爷若是上位,必然会成为那个得民心者。

    如今他这种感觉更甚了。

    因为胤禛的策略总是出人意料,也就是他这个跟随多年的才能摸到一点边角。相信朝堂上那些大臣,根本就摸不准四爷的套路。

    一个皇帝若是掌握了“高深莫测”这项技能,那他的皇位也就坐稳一半了。

    揆叙将自己的心思按下,禀报道:“四爷放心,早在半年前万岁爷就下旨,将各大王府八岁以上,十五岁以下的格格统一送到宫中教养;五个月前,皇上又下旨,在全国遴选聪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