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清穿+聊斋]我有特殊的咸鱼姿势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319章 和明若达成共识(第1/3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我总觉得我忘了什么事,可又想不起来。”胤禛疑惑的看一下明若,大大的眼睛里充满了迷茫。

    明若“噗嗤”一笑,“你且等着吧,到不了明天,闽侯县令就该来拜见你了。”

    你那王生的品性,知道胤禛几人的身份不一般之后,肯定会跑到县令那里邀功的。

    偏偏王生挖心案还没有找到凶手,胤禛一时半会儿还走不了。

    “啊,这……”

    想到那些官场上的应酬,胤禛就觉得脑壳疼。

    偏偏有些事情又避免不了,他也只能学着适应。

    “好了好了。”明若给他出主意,“你若是不想见这个县令,揆叙和隆科多这两位大人,随便派出去一个,也尽够了。”

    这两人都是出身大族,且年轻高位。说实话,派出来给胤禛做护卫,实在是太过屈才了。

    也就是胤禛投了个好胎,生成了皇帝的儿子,才能这么奢侈。

    “不,还是见见吧。”胤禛苦着脸说,“我听说这个县令连续三年的考评都是优,不是有真材实料,就是会钻营,日后的前程肯定错不了。”

    明若一怔,“你……”

    她想说:“你明明不喜欢这些,又为什么要勉强自己?”

    但她很快就明白了,还能为什么呢,为了太子呗。

    想到胤禛和她说过,他上辈子是个姑娘,明若不免疑神疑鬼,低声问道:“你实话告诉我,你对太子是不是,是不是……”

    剩下的话,她实在是问不出口。

    “是不是什么呀?别说话留一半呀。”胤禛一脸的莫名其妙。

    明若深吸了一口气,问道:“早先我曾问过你,这辈子有什么打算。现在你能告诉我吗,你这辈子究竟有没有什么具体的规划?”

    “我……”胤禛不知道该不该实话告诉她。

    毕竟他要做的事,在这个时代的人看来,那就是大逆不道。

    要是明若知道了,会不会立刻与他划清界限,分道扬镳?

    “怎么,不能告诉我?”明若目光锐利,“那你能回答我另外一个问题吗?”

    胤禛犹豫着点了点头,“你问。”

    “你对太子,究竟是什么想法?”

    “他是我哥呀。”这一回,胤禛回答得毫不犹豫,脱口而出,“打我出生起,他就对我挺好,我自然也要对他好呀。”

    他的神情十分坦荡,眼神也十分清明。明若紧紧地盯着他看了片刻,暗暗松了口气。

    ——看来,是我想多了。

    胤禛满脸纠结,好半天才磕磕绊绊地说:“其实我这辈子的打算……哎呀,怎么跟你说呢?你……你要是不想嫁给我,咱们回到京城,我就请汗阿玛允许咱们退婚。”

    毕竟他要做的事情太危险,明若如果真的和他结婚了,势必要受到牵连。

    她这辈子是富察氏的贵女,无论嫁到哪家,有富察氏撑腰,都能过得平安和乐,何必跟着他冒这种险呢?

    他努力忽略了心里的那点不舒服,觉得这是因为他和明若玩得好,日后可能要失去这个朋友了,所以才会难受。

    “你要和我退婚?”明若恼怒地睁大了眼,恨不得扑上去咬死他,“我究竟有哪里不好,让你这么嫌弃?”

    “不是……你很好,没有哪里不好。”

    要是你这样的都叫不好,那得什么样的才算好呀?

    “那你是不是因为我前世是个男人,心里膈应?”

    这个问题问出来之前,她就已经猜出了答案。

    胤禛绝对不是这样的人。

    可她还是问了,还是想听对方亲口把已知的答案说出来。

    明若自己都不知道,她究竟是哪来的这么多……无理取闹的念头。

    “你怎么会这么想?”胤禛简直摸不着头脑,“性别又不是你自己可以选择的。我上辈子还是个姑娘呢,你心里膈应吗?”

    胤禛觉得,他就不该对那个问题进行延展。

    “那你究竟为什么要退婚?”

    “就是我将来……将来……”胤禛张口结舌,问题转了一圈,又回到了最初。

    而此时的明若也冷静了下来。

    冷静下来的明若,无论是城府还是心智,都不可小觑。

    她结合了一下前后语境,再联系了一下胤禛人际关系与心性胆识,很快就得出了一个让他震惊的答案。

    “你是不是疯了?”她瞪大了眼睛看向胤禛,“太子究竟给了你什么好处,能让你为了他连命都不要了?”

    “哦,猜出来了呀。”胤禛就像是突然卸下了千斤的枷锁,整个人一下子就放松了下来。

    既然对方已经猜出来了,那他也不用再遮遮掩掩的了,“没错,如果皇上再想着要废太子,我们就要大逆不道了。”

    不单单是因为他和太子的关系好,还有他无论推演多少次,得出的结论都一样:只有太子继位,他的兄弟们才可会尽可能的被保全。

    除了这点私心之外,最大的原因就是,这天下最多的还是汉人,而汉人注重正统。

    太子乃是元后所出,又是重新序齿之后,记在玉碟上的嫡长子。他继位的政治意义,远大于象征意义。

    只可惜,康熙在皇位上坐久了,难免高傲自大,早就忘了当初是为什么,要把年轻两岁的胤礽捧上太子之位的。

    统治者的政权稳固,天下的人心才能安定;天下人心安定,统治者才能更高的威望;统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