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清穿+聊斋]我有特殊的咸鱼姿势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154章 智光老僧(第1/3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双方互相答礼过后,分宾主落座。

    不等老僧吩咐,知客僧便主动让小沙弥换茶。

    等新换了茶来,老僧谦虚道:“些许粗茶,非是茗品,乃是寺中土生野长,由老僧采来自制的。虽不成敬意,但也有些野趣,还请小公子品尝。”

    胤禛道了声多谢,抿了一口茶,礼貌性的赞了声,“好茶。”

    至于好在哪里,胤禛没有说,那老和尚也没有问。

    其实这茶真的算不上好。

    且不说这辈子他在宫里喝过多少好茶叶,就算是上辈子,他的一位表叔是专门做茶叶生意的,他家里从来不缺好茶。

    日久天长,耳濡目染的,他对各种品级的茶叶也都有了一些研究。

    有趣的是,这老僧大概也知道自己这茶其实不好,但听了胤禛的赞叹,他还是露出的些微的自豪之色。

    这自豪肯定不是因为自己的茶,多半是因为胤禛和其余香客一样,明知茶不好,却还要赞好。

    他们为什么称赞并不好的茶,老僧心知肚明,而他自豪的地方也正是这里。

    ——任你是何等的权贵巨贾,到了我这乡野破庙里,还不是得顺着我的意,来讨好奉承于我?

    因着胤禛的行为态度正入了老僧的算计,那老僧对他就带了几分轻慢。

    喝过茶后,他随口便问:“老衲看小公子并不像是湖北人士,不知小公子仙乡何处?到此有何贵干?”

    这话分明交情言深,一来欺胤禛年幼,二来便是心生轻慢,将自己看得太高。

    跟着胤禛来的人,就连最是粗枝大叶的法保都变了脸色,张保上前一步,待要呵斥,却被胤禛止住了。

    “不得对禅师无礼,退下!”

    “是。”张保垂首应了,愤愤而退。

    胤禛满是歉意地对老僧一笑,“村仆无礼,还望禅师赎罪。小子愿再捐十两香油钱,与村仆赔罪,还请禅师笑纳。”

    “小施主何必如此?”老僧摇头失笑,“老衲从不与人做口舌之争,自然不会因这些许言语耿耿于怀。小施主诚心向佛便是,很是不必再提钱财。”

    立在智光和尚身后的知客僧闻言,有些着急,生怕胤禛这个实诚的童子听了老僧的话,直接就把那十两银子收了,不添香油钱了。

    那可是十两白花花的银子,不是十文钱。

    虽然他们这些年积攒的财务绝对比十两多得多,但钱财这种东西,谁会嫌少呢?

    胤禛肚里暗笑,面上却假装没有看见知客僧的神色,无比诚恳地说:“这是小子的一片心意,若是禅师不肯代佛祖收下,便是不肯接小子的歉意了。”

    看,他是个多么善解人意的香客呀,连台阶都替你铺好了。

    本来智光禅师是不准备收他这十两银子的,他自认已经摸清了胤禛的性子,是准备放长线钓大鱼的。

    哪里知道,这位小公子比他想象中的更加对佛虔诚,手头散漫。

    既然如此,他若是不接,岂不是辜负了小公子的一片心意?

    心思略转,智光老僧状似随意地说:“既然小施主敬得是佛祖,那老僧就收下了,改日会替公子点一盏长明灯供于佛前,保佑公子长命百岁,邪祟不侵。”

    好家伙,这可真是个搂钱大手啊!

    长明灯这种东西,只要点上了,就不能灭的,不然对灯的主人不利。

    若是胤禛当真是个五六岁的顽童,肯定是不能独自出门的,今日肯定是脱离了上辈独自游玩的。

    等他游玩尽兴了,晚上回到长辈身边,长明灯一事就算他自己不提,身边的忠仆也会禀报的。

    他们这些有钱人家并不缺那几两电灯的银子,家里的长辈闻说此事,一定会来询问细节,并顺势定下每年让人送来多少银子续灯油。

    一年十两银子,对大户人家来说不多,对小户人家来说却也不少。若是每年都有十两,却也是细水长流的进项。

    这就像现代社会卖保险一样,你只要卖出这一份,就每年都有钱收。

    这和尚若是晚生几百年,也是个营销高手了。

    这些心思都只下一瞬间,胤禛索性顺着智光老僧的心思说下去,“多谢禅师,小子回去之后,会与家兄说的。”

    智光和尚暗道:果然!

    那知客僧已经明白了智光的同意,在此于心里表达了对老和尚的钦佩之情。

    智光又问道:“不知小公子是哪里人士?”

    胤禛笑着反问:“禅师听我口音,像是哪里人?”

    智光禅师道:“三五年前,我这里也曾来过几位京城的贵客,只听小公子口音,倒像是京城人士。”

    “大师好记性,小子的确是京城人士,随家兄到湖南投亲,涂经此地,听说了贵宝刹的大名,特地禀明了家兄,前来参拜礼佛。”

    听了这话,老和尚微微皱了皱眉,立刻收敛了神色,正色来劝胤禛:“小公子怎么也听他们胡言乱语?我这观音院已经多年未曾修缮,只是一处仅能容身的破百寺庙而已,哪有什么高僧,哪有什么灵验?”

    胤禛只是笑道:“正所谓礼多人不怪。遇见寺庙多拜拜,想来神佛也不会见怪的。”

    老僧道:“小公子虽有此诚心,只怕令兄知道了见责于你。”

    “不会的。”胤禛歪头一笑,“我家里上下都信佛。如果不是哥哥今日到村中访友,可定会和我一起来的。”

    “我家里上下都信佛”这句话是大实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