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清穿+聊斋]我有特殊的咸鱼姿势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37章 天生聪慧难自弃呀!(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皇贵妃叹了一声,不知道该不该把觉罗氏召进来了。

    如果这个时候把觉罗氏召进来,她和王氏之间必然会有一场争吵。为了各自的儿女,她们会各执一词,还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那种。

    觉罗氏为了让自己的女儿找到替身好投胎,肯定会咬定了陈家公子那个戒指是从墓地里偷的,说不定董鄂氏连自己女儿的坟墓被人挖开过的证据都做好了;

    而王氏为了自己儿子的性命,也会一口咬定戒指是董鄂格格的鬼魂送的。说不定口角急了,还会口不择言,带累了整个董鄂氏的女儿。

    真到那个时候,陈家和董鄂氏,可就真的是不共戴天了。

    两个重臣结死仇,对于此时锐意进取,图谋改革的康熙来说,绝对不是一件好事。

    皇贵妃不由揉了揉额头:头疼!

    “别动,我来。”封三娘飘了过去,站在她身后替她揉太阳穴。

    底下的王氏还在哭诉,哭求皇贵妃给董鄂氏施压,拿出董鄂格格曾经穿过的旧裤子,救她儿子的性命。

    封三娘忍不住吐槽:“真是个不讲理的泼妇!”

    虽然水莽鬼找替身对活人来说罪大恶极,但若不是她儿子见色起意,又怎么会被女鬼迷惑,稀里糊涂地喝了水莽草?

    这两个一个求色,一个求投胎的机会,端只看哪个技高一筹了。

    如今的结果很显然,是董鄂氏的格格手段更高,用一碗茶、一枚戒指买了陈家大公子的一条命。

    在狐仙封三娘的眼中,事情就是这么简单。

    但对于两人的骨肉至亲来说,一切错误都是对方的。

    躲在帘子后面的胤禛见自家额娘那么苦恼,很是心疼。他眼珠子一转,趁刘嬷嬷不注意就跑了出来,“噔噔噔”地跑到皇贵妃身边,抓住她的衣摆撒娇,“额娘,小四饿,想吃点心,嬷嬷不给我吃。”

    追着小主子出来的刘嬷嬷还能怎么办呢?

    她只能定了定神,讪笑着朝皇贵妃行礼,“娘娘,不是奴婢不肯给阿哥吃,实在是阿哥这两天有些积食,不敢再随便给他吃东西了。”

    皇贵妃理解地点了点头,把儿子抱到了自己腿上,柔声哄道:“小四乖,先不吃了,等晚膳时额娘特许你多吃半碗蛋羹,好不好?”

    “我不,我不,我就不,我要吃桂花糕,我要吃鹅油卷。额娘,我要吃,我要吃!”四阿哥扭着身子撒娇,把皇贵妃晃得晕头转向,只顾着低头哄儿子,倒把王氏给忘了。

    这下王氏就有点尴尬了,继续哭也不是,停下不哭也不是,脸上一阵红一阵白的,暗暗埋怨四阿哥出来的不是时候。

    但四阿哥再小也是皇子,她家里还是汉人,有不满也只敢压在心里。

    =====

    就在这个时候,事情出现了转机。

    呃,对皇贵妃来说是转机,但对陈夫人王氏来说,就不一定了。

    因为康熙来了,而且还不是一个人来的,身后还跟着彭春和陈廷敬两位大臣,还有跟着蹭进来的彭春夫人觉罗氏。

    “快,小四,给你汗阿玛请安,并见过两位大人。”皇贵妃小声安抚了胤禛,把他放了下来。

    早有承乾宫的奴才见到康熙带了大臣来,就把大殿一侧摆着的一架六扇屏风抬到了中间。

    胤禛小跑着转到屏风外面,王氏则是赶紧躲进了屏风里面。

    “儿子给汗阿玛请安,见过两位大人。”随着四阿哥稚嫩的请安声响起,众人相互行了礼。觉罗氏对着王氏翻了个白眼,把头扭到一边,一言不发。

    正好,王氏对她也恨意颇浓,见她如此,就把头扭向了另一边,也不准备搭理她。

    皇贵妃见状,叹了一声,说:“既然皇上来了,那你们两家的冤屈正好由皇上来断。勇勤公和陈大人也都在,想来他们二位会把前因后果和皇上说清楚的,咱们就在这里听听吧。”

    正说话间,外面通报,说是太后娘娘来了,众人也慌忙行礼,恭迎太后。

    康熙见惊动了太后,心头颇为不安,担忧地问:“怎么还传到皇额娘那里去了?这些奴才真是办事不利。”

    太后扶着康熙的手,走到了屏风里面,皇贵妃赶紧扶住另一边,帝妃二人把老太后让到了上首。

    太后用满语说:“太皇太后身体不适,不能劳动,便让苏麻喇姑到寿康宫找了哀家,让哀家来看看。”

    说话间,她的目光从觉罗氏和王氏身上慢慢地划过去,显然她老人家是来替皇贵妃撑腰,震慑这两个重臣之妻的。

    说到底,皇贵妃虽然身份贵重,但到底不是皇后,在这些品级高的诰命面前,难免有几分底气不足。

    但太后可就不一样了,人家可是先帝明旨册封的皇后。哪怕先帝对这位皇后一直采取冷落甚至是无视的态度,皇后毕竟是皇后,就算是觉罗氏在她面前,也不敢造次。

    果然,太后一来,两人明显就老实多了。

    就在王氏来皇贵妃这里哭诉的时候,陈廷敬也一起进宫求见康熙了,彭春夫妇随后就到,康熙也一并召见了彭春。

    女人可以靠哭诉和蛮不讲理来取胜,男人就不能了。

    彭春是一口咬定这些怪理论神的事不可信,还苦口婆心地劝陈廷敬不要信。

    但陈廷敬却以年前康熙祭天的事为论据,说圣人只说要敬鬼神而远之,并没有否认鬼神的存在。

    彭春:“既然圣人说了,要敬鬼神而远之,陈大人又何必自己招惹鬼神之事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