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漂亮后妈看到弹幕后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254章(第1/6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这话一落,整个姜家都跟着安静了下来。

    大家面面相觑,江家?

    是他们想的那个江家吗?

    他们整个生产队就只有一户江家,那就是从外面搬过来的江德保他们一家。

    这算是唯一的外姓了。

    只是,大领导去他们家?

    姜家人有些蠢蠢欲动,想去看下热闹,这几乎是生产队每家每户社员的天性了。

    乡下就这么大一个地方,八卦成了大家劳作之外,唯一的乐趣。

    姜舒兰原本话到嘴边的话,“我说完,大家在去。”

    “不去,去什么去,我们家和江家可是翻脸过的。”

    蒋秀珍冷哼了一声,瞅了一眼两个跃跃欲试的弟媳妇。

    这下,姜家二嫂和三嫂,顿时跟霜打的茄子一样,蔫蔫的。

    姜舒兰有些好笑,“好了,大嫂,想看热闹就看热闹,咱们家不讲究这些。”

    “我就说一句。”

    “我和中锋商量过了,想这次回海岛的时候,安排学民去首都帮忙。”

    首都那条运输线,现在已经步入正轨了,原先坎儿一个人还能将就着忙,如今货走得一多坎儿一个人根本忙不过来。

    他还要照顾下面的弟弟妹妹。

    可以说,一到货到的时候,从前一天开始坎儿就别想睡觉了,要一直守着。

    一直到双方货物交接,而且每次货物交接的时候,若是遇到问题坎儿一个人只能顾得了一头。

    这件事,从一开始就不该只是一个人。

    只是之前没有步入正轨,姜舒兰他们也算是外行人,这也是慢慢摸索起来,才发现的问题。

    而且现在的出货量还在增加,不止是首都这边出货,连带着津市和冀市,也开始铺货了。

    按照姜舒兰的规划,一路往北方铺货,再慢慢往江南平移。

    这是一个很大的市场。

    这件事,姜舒兰也就是和司务长提了下,示意往后可能会更忙。

    忙起来,他们势必要在外面增加人手,从部队调人不现实,大家都是有正式的编制。

    只能说姜舒兰她自己慢慢物色。

    也是这一次,她观察了下,发现姜学民人不错,有责任心,这才把目标转移到他身上。

    果然,姜舒兰这话一落,整个姜家屋内都跟着安静了一下。

    蒋秀珍和姜母最先反应过来,“舒兰。”

    她们有些拧眉,显然是不赞同。

    在这种时候,她们最先考虑的则是,把学民安排到首都去,舒兰会被婆家人看不起。

    不要小看这种事情,嫁人的姑娘,顾虑就是多一些。

    姜舒兰,“娘,大嫂,我心里有数,让学民去首都,不是去周家,是不是啊中锋?”

    周中锋点了点头,“确实不是,这件事和周家可没关系。”

    安排学民,完全是姜舒兰一手折腾,可没借着周家的光。

    “那是?”

    大家都跟着好奇了。

    姜舒兰长话短说,“海岛那边货往首都和周边去运送,需要接货人,负责清点货物记录数据,我需要一个合适的人进去。”

    接着,她话锋一转,看向姜学民,“工作可能有些麻烦,而且环境有些辛苦,甚至连居住的地方,也很艰难,学民,你自己考虑去不去。”

    她把姜学民送过去,一开始就不是让他去享福的。

    所以,周家她从来没打算安排过学民过去。

    最多,是让对方和坎儿在一起一段时间,让坎儿带下学民,到了后面,等他熟悉了,就需要他一个人独立起来了。

    姜学民没有任何犹豫,直接点头答应下来,“我不怕辛苦。”

    顿了顿,他有些犹豫,“就是姑,我学历只有初中,会不会?”

    太低了,怕给姑姑拖后腿。

    他当年身为家里的长孙,家里算是全力供他读书,但是他不是这块料子,读了个初中,实在是读不下去了。

    姜舒兰,“能识文断字,能吃苦,头脑清醒,别被人带着走就行。”

    姜学民,“这个我没问题。”

    眼见着当事人都答应了下来。

    姜舒兰转头看向蒋秀珍和自家大哥,“大哥大嫂,你们的意见?”

    这也算是先斩后奏了。

    蒋秀珍能说什么,她感激都来不及,自家这个臭小子,算是一步登天了。

    “舒兰,我、算了,总之——”蒋秀珍拉着姜舒兰的手,“我替学民这孩子,谢谢你了。”

    姜舒兰摇头,“自家人不讲这个。”

    也是姜学民和家里人的情况不一样,她这才打算带走他。

    等事情结束以后,姜家二嫂本来想出去看热闹的,但是想到之前那件事,她心里第一次觉得有些不舒服。

    忍不住和自家男人嘀咕,“你说舒兰都把学民带走了,能不能让她也把咱们家学卫也带去?”

    那可是去首都呢?

    这话一落,姜家二哥就忍不住瞪了一眼,压低嗓音,“我看你还是趁早收起这个心思,学民为什么会远走他乡,你真不知道啊?”

    想到学民二十好几还没结婚。

    再加上生产队和知青办,这两天传来的风言风语。

    姜家二嫂顿时心有戚戚蔫,“我这不是随口一说吗?又没别的意思。”

    “再说了,让学卫真远走他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