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勤书留关秋茗在家里住, 关秋茗自然是答应了下来,这下府城的刘宅就热闹了起来。
方瑜原本是住在府学宿舍的时候居多,毕竟刘宅冷冷清清就他一个人, 住着也没趣, 还不如和冯浩贤做伴呢。
现在外面有亲人, 方瑜自然是回去住了。
关秋茗还带来了一个好消息:三妮方舒怡怀了身孕。
方瑜向这位喜不自胜的三姐夫道了喜,并打算在写给家里的信中添上对三妮的祝贺,还有就是嘱咐三妮一定要坚持每天散步,不要吃太多油腻的东西。
相比于注定会越来越多的外甥和外甥女,方瑜还是更关注家里姐妹的身体健康。
四妮方宜佳盘着妇人头, 头上还插着一支金钗,一直在家里忙里忙外, 指挥丫鬟把家里彻底清扫干净。
然后又说厨娘做饭不经心, 要扣一半的月钱,吓得厨娘跪下认错求情,方宜佳这才饶了厨娘。
方瑜从没见过自家四姐雷厉风行的模样, 在他印象里,三妮和四妮是家里最温柔听话的姑娘了, 很多时候他都觉得这两位姐妹没什么主意。
可现在一看却很是惊喜, 觉得四妮这样很好,厉害一些才不会被人欺负嘛。
接下来的两个多月, 方瑜和刘勤书就是去府学用功读书,关秋茗则是在家里刻苦备战院试, 方宜佳每日早起晚睡, 一切以照顾家里的三个读书人为重, 变着花样安排一日三餐。
这是关秋茗第二次来参加院试, 说不紧张是假的, 不过他也没有慌了手脚,毕竟都是要当爹的人了,为了妻子和孩子也要稳住啊。
一想到温暖的家中有温柔的妻子和未出世的孩子在等着他,关秋茗浑身上下就有使不完的力气,学起习来都带劲儿。
他很有信心,这两年他都有用功读书,哪怕是新婚燕尔的那几天他也是每天要学四个时辰的习。
更何况他还有秀才妹夫和秀才小舅子的全程一对一指导。
刘勤书和方瑜利用晚上的时间,在书房里同时点起十根蜡烛,陪着关秋茗把近五年的院试真题都梳理了两遍。
另外,方瑜还把他独到的闷热适应学习法传授给关秋茗,让三姐夫从现在开始天天关门关窗学习,真实还原院试现场。
关秋茗照做不误,没几天身上就捂出了痱子。管家的四妮连忙派人去药铺买药,怕得痱子再耽误了姐夫的复习。
一路准备到八月,方瑜替关秋茗准备了不少薄荷茶和薄荷香水,希望这些在考场能帮到他。
自己当考生,与当考生家属的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
方瑜感觉很新奇,考试这几天一直围着关秋茗转。
关秋茗考得很平顺,没有经历什么不一样的事,甚至在考场里住一宿的时候都没有失眠。
考完之后也没有生病,就是在家睡了两天大觉,之后就在焦急地等着成绩了。
等待发榜的这十来天中,关秋茗倒是瘦了,因为他嘴里起了大泡,郎中来了就说他心火大,让他喝了好几天的泻心汤。
直到放榜那日,看到关秋茗三个大字明晃晃地排在倒数第五的位置上,关秋茗也不上火了,这黑苦黑苦的泻心汤自然也就不用喝了。
尘埃落定后,关秋茗把宴请都推了,直接收拾包袱就往家回,他想赶紧回家去陪妻子和孩子。
关秋茗回到县城,他考中秀才的消息自然也传播开了,他家里瞬间热闹起来。
三妮自然是高兴得不得了,方家和刘家也跟着喜气洋洋。
大妮和二妮照例跟着家里的牛车过来,方老太太看到她们就把家里的喜事又宣传了一遍。
大妮笑着说:“咱们家这下就有四个秀才公,大爷爷、弟弟、三妹夫和四妹夫,说出去脸上都有光啊!”
等到大妮和二妮回到村子里,方家三姑爷考中秀才的消息自然是传了个遍,让众人又觉得方家更高了一层。
程瑞听到这消息后,回到他独居的屋子里,暗自神伤。
自家小舅子九岁就考上了秀才,新找的四姑爷直接就是秀才,三姑爷又是新考上秀才,把他这个吃住在方家读书的姑爷都衬成没用的废物点心了。
二妮敢对他这个丈夫挥巴掌,事后也不主动低头求和,就是因为瞧不起他这个没有功名的人。
程瑞翻起身来,只能捶打几下被子出气,然后想着他明年一定要去县里参加科举,一定要考出个名堂给别人瞧瞧。
于是乎,程瑞就更刻苦起来,每天天不亮就起来背书,抄书赚钱时也不图快了,开始一边写一遍复习,晚上先学习,等到天全黑时再吃饭,这样也能省下些蜡烛。
程瑞知道县试的花费有多大,提前备下了四两银子,然后又回家好说歹说磨来一两半的银子。
因为要全力复习,程瑞抄书的速度大打折扣,赚的钱就少了四成。他就想着要节省花销,直接不给二妮每个月五十文的花销了。
二妮也不理会,反正她自己就能赚钱,也不用指着男人养。
可程瑞见二妮对他不给钱的这事没反应,就变本加厉了起来。他觉得二妮肯定藏有私房钱,就逼二妮把钱交出来。
方宜文可不是吃素的,索性就大吵了起来:“你还好意思说自己是男子汉大丈夫、一家之主呢,赚了钱不说拿来养媳妇儿子,还好意思反过来向我这个弱女子伸手要钱,说出去也不怕别人笑话你是个窝囊王八羔子。”
“你别说话了,我不想和你吵!”程瑞见二妮喊了起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