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城中的学子都以在刘家私塾上学为荣, 商户家也从中看到了商机,只要他们家的孩子能去刘家私塾,那就可以和未来的秀才乃至举人老爷成为同窗, 还能和其他有大商人家孩子交际来往, 兴许就能让自家生意得到助益。
这就是古代版的名校效应。
方瑜在刘家私塾生活得一切都好, 住得好吃得更好,旁边有方瑾陪着,还有老妈子照顾一切,他每天只用专心学习即可。
最让方瑜感觉开心的是,他们院里有一个单独的小屋里摆着个马桶, 虽然不是现代那种抽水的,但也比旱厕好了许多, 而且方便的时候旁边还没有人围观。
真的, 方瑜在上厕所这方面都已经有心理阴影了。
还有牙刷,秀才娘子还给他们准备了牙刷!不过不好用。
那牙刷的毛也不知道是什么玩意做的,硬得很, 碰到牙龈就能给刷出来血,活脱脱就是个血刷。
最后方瑜还是放弃了使用古代牙刷的幻象, 继续用布擦牙。
刘秀才对他们很照顾, 每天都单独考他们的功课,唯恐先生的孙子在他的私塾里学不好。
刘勤书经常都是带着方瑜和方瑾一起行动, 方瑜想这应该是刘秀才特意嘱咐过的,估计也是怕他俩在私塾里再和别的孩子不学好。
秀才娘子对方瑜和方瑾更是关怀备至, 没几天就摸透了他们的饮食喜好, 顿顿都有他们爱吃的菜色, 还有什么水果点心的都紧着往他们院子里送, 生怕这两位在他们家里给养瘦了。
说实话, 刘秀才家里的生活水平和村里方家比起来那真是云泥之别,方瑜和方瑾都有些乐不思蜀了。
有一日,方瑾对方瑜说:“堂弟,我以后一定要考上秀才留在县城里生活。”
“这样的日子才叫日子啊!在咱们村里那日子都不是人过的。”别看我们方瑾年纪小,其实人家心里成熟到已经看透了生活的物质主义本质。
“考上秀才也不一定能过上咱们先生这样的生活啊。”方瑜习惯性抬杠。
“也对啊,我爷也是秀才,家里过得,嗯,挺落魄的呢。”这小兔崽子离开他爷后都敢吐槽他爷了,真是胆儿肥啊。
“小心我向大爷爷告状。”方瑜翘着二郎腿,休哉悠哉地啃着甜豆沙馅的点心。“你家日子过得也不差啊,镇子上不也有大宅子嘛。”
“河东镇多小啊,又小又破的,哪里比得上乐平县城。”见过世面的方瑾现在已经看不上镇子了,他现在只觉得县城好。“再说了我家那点钱还不够大伯和我那个好色的爹祸祸呢。真是搞不懂,我爷和先生明明都是秀才,而且我也还是先生的师父,为什么我家的钱反倒没有先生家多呢?”
方瑾自问自答道:“噢,差点忘了,先生娶得媳妇好,都特别有钱,尤其是勤书师哥的亲娘,陪嫁特别多,我听我奶说的呢。”
“你个小没良心的,勤书师哥对咱们多照顾啊,你背后就这么说人家。”方瑜爬起来弹了方瑾这小破孩一个脑瓜崩儿,又把他爱吃的点心都抢走了。
“你没说到点子上。”方瑜躺回床上,继续抖腿。
方瑾扑过来,把点心给抢了回来。“你会你说,别搁这给我装深沉。”
“和时机有关。”方瑜说:“先生是少年得志,十六岁就考上了秀才,他这才能娶到富商家的小姐,有大笔的钱财进账,进而能在县城安家置业,过到如今的日子。大爷爷三十多岁时才考中了秀才,那时大爷爷早已成家立业,虽然也能在中秀才后得到不好好处,但这和先生那时根本就没法比,手里的钱就只够在镇子上生活的。”
方瑾思索片刻,面容严肃,总结道:“为了在县城过上好日子,我必须要在十七岁之前考上秀才,然后娶个比先生原配还要有钱的富商小姐。”
方瑜一个鲤鱼打挺从床上坐起来,看着对床的总结小能手,深深地感受到了无力。
他明明是想激励这孩子刻苦学习早早中举的,为啥这孩子就成天想着要娶个有钱老婆呢。
究竟是这孩子脑回路不正常,还是他本身没有讲道理的天赋呢。
方瑜陷入了沉思。
古代的小孩子真是早熟。这是方瑜最后的总结。
古代孩子的早熟不光体现在方瑾身上,私塾里和他们差不多大的孩子也一样。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这句话诚不欺人。方瑜班里算上他一共才十个孩子,就这样还分出来三个小团伙呢,分别是学霸派、土豪派和壁花派。
首先就是学霸团伙,毕竟是在学校的环境里,学习好的孩子就是耀眼。学霸们努力学习,互相攀比学习成绩,偶尔也会和考得比自己好的人斗斗气,但这些都是放在他们心里偷偷较劲的,旁人也看不太出来。
原先方瑜没来时,这个团伙只有两人,分别是总考第一的谷慧思和偶尔考第一、跟在后面苦追的云天成。方瑜来了之后就打破这个局面,迅速地考过了谷慧思。这令谷慧思很气恼,每天阴沉着脸就是闷头学习,也不搭理新来的方瑜。
至于土豪派就很好理解了,由于刘秀才的办学理念和经营方式,私塾里这样有钱商人家的孩子大概占两成。他们班里的王耀祖就是其中之一,不过他这人和气可亲,并不像班里的另一个土豪小孩钱铭那样倨傲霸道。
壁花派就是普通学生,学习没那么好,家里也没那么有钱,各方面都不太出众,但他们也不是学渣。可以这么说刘秀才选进来的学生就没有是学渣。
在乐平县上学的第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