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柳竹秋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一百三十二章(第1/3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柳竹秋和何玿微来到邓氏打劫的山坳, 道路上狼藉满地,十几具死尸被并排陈列于路中央,罗东生的奴仆守在道路两旁禁止旅人通行, 往来受阻的行人已多达四五百。

    光天化日下发生大型劫盗案, 人们脆弱的神经受到猛烈撕扯, 听说挡道的是大同镇守太监罗东生, 大家怒不敢言,见县令来了都迎上去七嘴八舌询问。

    “何大人,匪患还没解除吗?贼人会不会又去附近村镇烧杀抢劫?”

    “我们急着赶路,罗珰的人阻断道路,不准我们过去, 您能不能请他们让个道啊?”

    ………………

    何玿微让百姓们稍安勿躁, 与柳竹秋走向搭在道路右侧的豪华帐篷,在那里见到正在听下人报告财物损失的罗东生。

    柳竹秋以前见过的宦官大多个头高大, 据说他们自小接受阉割, 就如那早骟的牲口,未损元阳,是以比一般男子容易长个儿。

    这罗东生与众不同,生得敦实矮小,相貌比实际年龄年轻得多, 四十多岁看起来只三十出头。脸上油光水滑没一丝皱纹,嘴唇上方还有两撇不该有的八字胡须。

    柳竹秋事前听何玿微说罗东生对宦官身份极为自卑, 禁止别人称他公公, 平时总会臭美地黏上胡须, 衣着打扮也都模仿士大夫。

    她见这太监穿着玄色缎袍, 上绣金鳞四爪蟒, 头戴镶金玉的短翼乌纱帽, 像个一品大员。

    就冲服饰严重僭越这点,已能看出其人是何等的狂妄嚣张。

    罗东生本来大剌剌坐着,正眼不瞧来人,看到柳竹秋身上的三品官服吃了一惊,听完巨管家介绍,起身向她笑着行礼。

    “久仰温大人高名,不意在此幸会。”

    柳竹秋客气还礼:“我前些时候听说罗大人将于近期返回大同,正思前去拜会,可巧今日就见着您了。”

    罗东生破财损兵,本想见了何玿微先劈头盖脸臭骂一顿,未曾想钦差在此,还是以狡诈阴损著称的温霄寒。

    有贾令策、高勇这些例子在前,他对待此人小心谨慎,含蓄抱怨:“适才我等途径此地,遭一伙强寇偷袭,行李被洗劫一空,还有若干人员伤亡。听说温大人正奉旨协理大同境内的政务,蔚县匪盗如此猖獗,不知阁下做何感想?”

    柳竹秋先歉意道:“我与何县令听闻大人遭劫,立刻赶来问候,且喜大人平安无事,否则真不知如何向朝廷交代。”

    至此,话锋陡然一转:“我在蔚县整顿治安多时,县内的流寇都被清剿干净了,连日来道路宁静,并未接到偷抢一类的报案。近日朝廷在北直隶西南地区的剿匪卓见成效,迫使一些流寇逃离本地鼠窜至临近州县。依我推测,袭击大人的这伙盗贼多半就是从那边过来的。这伙人习惯走一路抢一路,见到辎重多的旅人便动手打劫。想是打听到大人行囊丰厚,于是专门在此设伏。”

    一番话说得罗东生心虚。

    自打高勇在京城的住宅走水被东厂“救火”顺带抄家,暴露家财招来杀身之祸以后,各地出任的太监们都不敢将贪污的财物存放在京里。

    罗东生早分批次将财产转运出去,这次回京与工部的官员做了笔大买卖,捞得十万两雪花银,也一钱不落地带出来。

    收益如此巨大,自然是见光就杀头的生意。

    本朝的军器制造由工部虞衡清吏司管辖的军器局负责,每年根据各地卫所的需求额决定生产量,多需多造,少需少造。

    搞工程就有贪污,工程量越大贪官来钱越容易,因此军器局的官员跟各地卫所,尤其是四大边镇的主事官员之间总会来点猫腻,拜托他们多申报一些产量,自己捞得进项,也少不了分对方油水。

    罗东生是大同镇守太监,只手遮天,样样事都得他说了算。

    军器局的这项供奉也就落入他的腰包,连年受贿不下百万。这次回京述职正好与那几个长期合作吃黑钱的老朋友联欢,当面结算赃款,运回任上收藏。

    刚才被邓氏带人抢去半数,他疼得像被割走一块心肝,叫人搬尸体堵住道路,就是想逼何玿微赔偿损失。但听到温霄寒说他“行囊丰厚”,便不敢索赔了。

    这小子现是钦差,相当于皇帝的耳目,让他瞧见不干净东西准会惹祸。

    急忙驳斥:“温大人这话可笑,我为官虽不是两袖清风,但一直奉公守法。此番在京里买了些土特产想带回任上分送同僚朋友,这才雇了些挑夫搬运。哪来的行囊丰厚一说?”

    他此地无银三百两,柳竹秋正好装傻,笑着赔不是:“我素知您为官清正,绝没有别的意思,一时言语不慎,还望见谅。”

    罗东生不想吃哑巴亏,要求他们追捕盗贼。

    柳竹秋满口答应,却又留了后手,说:“那伙贼人若仍在山西一带活动,我定能将他们抓捕归案。就怕他们流窜至别的省份,那样我就没有权限追捕了。”

    罗东生着恼:“那我就白白被抢了吗?”

    柳竹秋哄道:“大人放心,案发不久贼人想必逃不远。请大人先去蔚县城内休整,我让何县令马上安排人手查案。县衙的屋子暖和,还有好酒好肉给您压惊,总比在这儿强得多。”

    罗东生不愿去蔚县,说:“我携有圣上的密旨,得尽快赶回大同,路上不敢耽搁,留下一些人助你们办案吧。”

    他找借口拒绝,无意中泄露要点。

    柳竹秋更不能放行,立马吓唬:“公务固然要紧,也不及您的安全重要。万一前方还有贼人,您该如何应付?况且看这天色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