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车回到元帅府的门口停了下来,一行人从马车上下来。
刚才坐在马车里面纪原没注意到,等下了马车后才看到他们的马车后面跟着的十几辆拉着东西的马车,嘴角忍不住的抽了抽,看向他舅舅问道:“舅舅你真不是把半个商队的东西都拉过来给我们了吗?”
“哈哈,不至于,这里有些东西是舅舅给你们带的,还有一些是江南那边的叔伯们知道我要来安阳看望你们,给你们准备的礼物。”等从马车上下来唐明轩的怀里已经成功抱上小外孙三宝了。
只是一回到家门口的小三宝就不肯让大人抱他,闹着要下地。
“舅舅你放他下去吧,他现在不肯要人抱了。”纪原说道。
唐明轩只好弯下腰把小外孙放地上,一放到地上,小家伙就迈着小短腿往里跑了。
赵宇麟追着弟弟去了,赵宇麒跟爹爹和舅爷爷告了一声,也追着两个弟弟去了。
“下回舅舅你让大家别这么破费了,我们这里什么都有,带太多来也是浪费。”纪原知道商队这么远跑一趟商不容易,这十几车的东西从江南拉到边关来给他还不知道走了多长的路,废了多少的人力畜力了。
“不浪费不浪费,都是一些吃的用的,吃不完你们就拿一些去送人。”这里不少的东西都是族里的人亲自送到他们家去的,就算是唐明轩想拒绝也拒绝不了,而且这些东西都是送给他外甥的,他这个舅舅只能帮外甥代收了。
其实唐明轩多少都知道江南那边的族人是想跟这个外甥还有赵长明打好关系,维持好这一层关系,才会这么常的送礼。不然这三五年都没见一次面的,连礼都没有,不来不往,不出十年关系就断了。
站在唐家的位置,唐明轩也希望唐家能跟外甥一家维持好关系,才每次都这么不辞辛劳的帮族人送东西。
候在一旁的唐季见两位主子说完了话,才上前来跟回来的主人还有昔日的旧主行礼问好。
“季叔你精神看起来不错啊。”唐明轩忙的拉住了要向他行礼的旧日仆人,看着唐季的精神看起来的确是比在江南的时候要好的多了,他笑着点了点头。
唐季笑道:“是小主和老爷他们厚待老奴,老奴在这儿的日子过得是一天比一天的好。”可不就是了,虽说他是大管家,但是底下还给他配备了四个管事还有无数的丫鬟小厮任由他差遣,他这个大管家只要动动嘴皮子,什么事都有人做好了。相比而言现在的日子可比从前要当管事、还要到处找人的日子轻松多了。
三个孩子都已经进去好一会了,纪原让唐季安排人手把外头的这些东西收拾一下,他们就带着两个舅舅往府里进去。
五月的天已经暖了,上个月他让人收拾了一下院子里的地,在院子里面种上了不少的花草树木。前面下了几场雨后,院子里种下的这些花草树木都长了出来,看起来一片欣欣向荣。
“我听说前几个月边关这里还挺冷的,你们住在这里还习惯吗?”只是看着这个这么小又老旧的宅子,唐明轩的心里有点心疼外甥一家到这边关来受苦了。
若非是外甥和外甥哥婿当了朝廷命官,唐明轩都想让外甥和外甥哥婿带着几个孩子跟他回去江南了,他们江南多好啊,山好水好好吃的还多,肯定特别适合几个小外孙去的。即便是不能跟他回去江南,留在上京那也总比到这地方来要好啊。
只是这些心里想的话唐明轩却不好说出来,只能在心里想想而已。
“还好,没什么不习惯的。”纪原看得出来他舅舅这是心疼他们了,其实就算是不习惯他们也已经来了,总不能因为这边不好又想调回去上京吧?到时候就算是皇帝肯让他们回去,朝中的那些官员肯定都会跳出来弹劾他们。
他们大人的适应能力比较强,只是几个孩子刚来的时候有点不太习惯。边关的天气干燥少雨,他们刚来的时候两个双胞胎经常会流鼻血,就连他用异能都只是给两个孩子暂时控制一下而已,等下一次鼻血还是继续流,搞得他自己都很没办法。好在在这边生活了一段时间后,两个孩子流鼻血的次数也减少了,到了最近几乎已经没有再流鼻血了。
不过这些事情纪原并未跟他舅舅说过,也是不想让他舅舅担心。
在这一点上,甥舅俩个都是十分相似的。
纪原说到了两个孩子在安阳读书的事情,“宇麒和宇麟他们现在都在书院读书了,今日知道舅舅你们要来,我特意帮他们跟先生告了假,这两日就留在家中陪舅舅你们玩。”
“这儿的书院还好吗?”唐明轩关心起两个外孙的学业问题。
“好啊,是我一手督办起来的,前不久陛下派来的人员也到了,我安排了几位到书院去兼职讲学。”就是可惜没有大儒,不过纪原也知道上京城里头那些有大学问的老头是不会轻易肯到他们这个偏远的边关来的,皇帝给他派来的人手也是一些年轻刚入仕的官员。
不过比起那些在官场熬了多年的老油条,纪原还是更喜欢这些初入官场的菜鸟。
走进了内院里面,纪原问两个舅舅道:“舅舅三舅你们是要先去吃饭,还是先去梳洗换身衣服再过来?”
“我们先去换一身衣服再过来找你们吃饭吧。”唐明轩低头看了一眼自己身上的衣服,身上的衣服还是昨日换的,坐了一天的马车后他都有点觉得自己一身馊味了,还是要去梳洗一翻才好来跟外甥们吃饭,省得影响外甥们吃饭的胃口。
唐三舅也是这个意思,这么一副灰头土脸的模样他都不好意思跟人坐一桌吃饭了。
“那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