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纸来。
第二天,医生检查后罗树琴可以出院,当天下午周向东便给她办了出院手续。
“正好我再去医生那问问你出院后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周向东说道。
罗树琴连忙摆手,“医生不是说了嘛,没什么大碍,出去前两天吃点清淡的养养就好了。”
周向东听她这么说,一想确实不是大病,便没有纠结,便将媳妇送回了家。
让媳妇进屋去躺着,他要出去买点菜,晌午打算做点她爱吃的,临出门前他又说:“之前我跟学校给你请了两天假,你要不再休息两天,我明天再打电话请两天假。”
说着他看媳妇耳边碎边贴在脸夹,便伸手想给他捊一捊,他们夫妻二人这两年感情一直不错,像这样的亲密举动不知做过多少回来,然而这次媳妇却不自然的躲开了。
她歪歪头一副很疲惫的样子。
周向东手僵在半空,几秒后若无其事的放下,手指不自觉的摸了摸裤线。
出去买了些青菜豆腐又买了条鱼,晚上就做了几道素菜、清蒸鱼和鱼汤,两个儿子放学也过来,他们知道妈妈病了,对妈妈嘘寒问暖的同时,对爸爸做素菜也没什么意见,他们听爸爸说了,妈妈要吃些青菜的才能好。
第二天去超市,周向东又给学校打电话,给媳妇请了两天假,学校那边当然没什么意见,听老师说班上还要组织学生来看他媳妇,他想着媳妇过两天就又回去上学了,也不是什么大病实在没有必要去看,也就作罢。
放下电话,他工作了一上午,到快中午时看看没什么事,就想回家给媳妇做饭,只是刚走到二楼楼梯时,就听到楼下角落里传来声音。
“刘姐,你中午怎么就吃馒头咸菜?快别吃了,正好我也没吃,咱们一块去后头吃去。”
这会儿正是午饭时间,理货员和收银员都是轮班吃饭的,不过他们超市因为店铺面积有限,因此也没设食堂,都是给餐补让他们出去吃或是买回来拿到休息室去吃。
好在因着他们超市生意火爆,员工也多了,后街便渐渐形成了一条美食街。现在许多工厂经营状况都不太好,许多人找不到工作或是失去工作的,就会选择做点小生意,而吃食生意自然也是首选。
后街现在卖吃的的小摊还是挺多的,什么炒饭捞面、包子煎饼、馄饨馅饼的,种类还是挺多的。
因着有餐补,大多数人还是选择买着吃的。
但自然也有家里条件不太好,选择自己带饭,但那可就受罪了,这时候也没有微波炉,带了饭夏天还好说,冬天就真的是硬梆梆、凉嗖嗖的无法下口。
现在天气还冷着,这啃凉馒头却是伤胃,说话的王姐自然也是好心,只不过太直接了一些,人家既然选择自己带饭,多数也是为省钱,这么大咧咧说出来,岂不让人难堪。
果然,周向东就听到刘姐磕磕巴巴的说:“不,不用了,我吃馒头已经很好了,用水泡一泡就软了。”
王姐叹气道:“你说你这又是何必,咱们现在工资也不低,我记得你男人也是在印刷厂上班,还至于这么省呢?”
周向东也有些好奇,经济条件也不是不允许,何必弄坏身体。
然而他又听到刘姐找了一堆理由,总之中心思想就一个,她是一定要省钱的,她往后会需要很多钱。
周向东是知道这年头的人以前都是吃过很多苦的,即便日子好过了,也是不敢乱花钱,一定要把钱存下来,将来有事可以用。
国人很多都有这样的想法,这种想法倒也没错,但凡事过犹不及,条件了对自己好点也是应该的,否则搞坏身体不是得不尝失。
王姐显然也跟周向东想法差不多,她这人又是个爱管闲事了,详详细细的跟刘姐说了这么省可能会弄坏身体,劝她赶紧放弃,还举了自家邻居为省钱吃了坏掉的饭菜,结果进了医院,花了更多的钱治病,自己还糟罪。
刘姐这人脾气也是好,即便王姐管的有点宽了,她也没生气,只是期期艾艾的不知怎么说。这下王姐好奇,根据自己得知的一些消息,就猜到了对方是不是跟对象吵架之类的,而后从刘姐说话露出的信息,居然猜到刘姐丈夫是不是出轨了。
当然这年头还没出轨这词,不过刘姐见她猜到,再搭上她可能憋在心里太久没人可倾诉,于是就小声说起了她自己的事。
原来刘姐最近发现丈夫回家越来越晚,而且以前工资都是上交让她一起保管,但最近俩月工资也不上交了,刘姐问起就说厂子效益不好没发工资。
然而她们住的那片也有丈夫所在印刷厂的职工,她对钱财看的紧,就找人问了问,结果发现丈夫在说谎,工资一直都没拖延,然后丈夫却不往家拿钱了。
她意识到问题严重,一次晚上丈夫说晚点回来找同事去喝酒,她便出去找到那同事家,结果自然是没找到,然后在她对丈夫同事的逼问下,这才知道丈夫居然跟他们厂一个寡妇好上了,还给那寡妇买了不少东西。
刘姐这人以前没工作的,在婆家这边一直是直不起腰的,因此也一直挺能忍,但是现在不一样了,她有工作,丈夫又做了对不起她的事,而且丈夫连工资都不上交,这显然也是不想过了。
她于是就找到寡妇家闹了起来,当时来了不少人,后来她婆婆也来了,说让她不要闹大,否则也没有她好果子吃,大家一块丢人,刘姐想想自己两个儿子,她就想离婚。
有这个想法也是因为两个儿子都支持她,说他们爸心不在家里,还不如离婚,他们都愿意跟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