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贵菊没想到背地里才说人一句坏话, 正主就出现了。
她当然不想得罪杜家,尽管她已经得罪了,但也不想关系再恶化, 毕竟杜家实力在这摆着, 说不定他们有什么事就要求到人家, 尽管她十分嫉妒。
于是她突然闭了嘴, 尴尬的对众人说了句,“还得上班,先走了。”
摘菜的众人也有些尴尬,纷纷起身也要走。
杜向东却拦住了他们,“大家伙先别走啊, 正好我家有个喜事呢。”说着, 他顿了顿又道:“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事,就是我媳妇考上大学了, 回头我摆几桌庆祝一下, 一会儿我让我给大伙拿喜糖吃。”
说完他又换了温柔的语气扭头对罗树琴说:“媳妇,走,咱回家计划去A市的事。”
要搁罗树琴以前的性格,录取通知书还没来,这就不算考上, 但是自打她开始复习准备高考开始,这些闲言碎语就没断过, 她心里其实也是憋着一股气的, 现在杜向东要显摆一番, 她可没有阻止的道理。
露出些矜持的表情道, “你看你就是心急, 虽说成绩出来了, 但毕竟录取通知书还没到。”
听说成绩出来了,有个大婶就问了句,“小杜媳妇你考多少分,这上大学是准够了吧。”
罗树琴自然也就道:“490分,要是没意外,上个本科大学应该是不成问题。”
众人刚才就被杜向东的话整愣了一会儿,反应过来纷纷过来恭喜,那个样子别提多热情了,只有一边的李贵菊一时不知摆什么表情好。
又说了几句话,杜向东他们就进楼门了,后头还有大婶一脸羡慕,说看人家小杜媳妇这脑子咋长的,尤其隔壁楼的李大娘,更是羡慕的不行,直言自己孙子要是有人家一半本事,别说大本,考个大专也行啊。
晚上的时候,杜向东拎着指使两个儿子买回来的一大袋糖,挨家挨户边发糖边说了要办酒的事。
虽说下午的时候好几个大娘大婶都在,但也有好几户不在的,杜向东这么一发糖,全楼的人就都知道小杜媳妇居然考上大学了,虽说录取通知书还没到,但那分数上大学妥妥的了。
邻居们惊讶之余,都纷纷恭喜。
杜向东就跟他们说周末去对面的国营饭店,到时候热闹一下。
大家伙也都没意见,这确实是大喜事,纷纷表示一定捧场。
虽说觉得太高调,但罗树琴到底没拦着,想着这辈子估计也就高调这一回,也就任由他高兴了。
何况看她这么高兴,其实她也挺高兴的,比自己考上大学这事更高兴。
不过有人欢喜就有人忧,这个说的当然不是别人,就说李贵菊夜班下班回家,就听邻居议论楼上杜家办酒庆祝的事,一边腹诽这家人烧包,居然为这样的事就要办酒,又不是娶媳妇,可一边又想请了全楼的人总不会不请他家吧?那也太不会办事了。
她想的挺好,他们去了这次绝不作妖,慢慢的把关系打好是正经。
谁知她到家一问,她男人在家等了半天也没见杜家人上门来请,她当时脸就黑了,这是啥意思,想找对方理论被她男人拦住了,这事闹起来更不好看。
她冷静下来想了想,自己之前几次跟人家对上都没落着好,最后只得憋屈着算了。
于是夫妻两个只得互相埋怨了一通,也只能这样。
杜向东当然没请楼上那家,毕竟好好的高兴日子,他可不想坏心情,反正他们在这边也住不了多久了。
周末邻居这边请完,他们又在工厂这边也摆了几桌请自家员工吃饭,于是工厂的人也都知道他们老板娘居然考上大学了,而且应该还是A市的大学。
有好几个有儿女的员工,回家就跟自家不争气的儿女教育一通,说人家带孩子忙家庭的人居然都能考上大学,你看看你们这些不争气的,这不有法要吗?
那些儿女特别委屈,心说什么孩子妈啊?没看人家复习的时候直接去的学校,而且人家为打好关系还直接给学校拉车面去呢,有本事你也这样啊。
当然这些杜向东他们都是不知道的,不过工厂的员工里有一部分是他们小坡村的,这个消息自然也就被带回了村子。
于是第二天全村人都知道杜老大媳妇居然考上大学了,大家伙都非常高兴,他们村居然出了一个大学生,这是多么光荣的事。
什么?你说杜老大媳妇是城里人,但人家嫁到咱们村了啊,那就是咱们村的人啊,她在村里生活这么多年,谁能说她不是村里人。
葛前进当然也非常高兴,生产队取消之后,他现在已经不是大队长了,现在就直接叫村长。
葛村长直接在大喇叭里广播了好几天,力求全村上下八十老婆子,吃奶小娃子都知道这个喜事。
杜家老屋
听着广播里一遍遍的表扬,杜老太转了转眼珠,问旁边帮自己穿针钱的闺女说:“你大嫂要去上大学,那你大哥咋办?”
上次把大儿子得罪了,直接导致大儿子一家搬走,要说不后悔那是不可能的,可杜老太也知道大儿子脾气,是不敢上去招惹了,可如是大儿媳妇因为上大学的事要跟大儿子离婚,那她再给大儿子找个自己娘家那边的亲戚当儿媳,到时就不愁大儿子的心被拉回来了。
杜向红哪能不知道她妈再想什么,她赶紧道:“妈,您可别瞎作了,现在大哥还念着一点我们一块长大的兄妹情,您再作下去估计我大哥连我们都不认了。”
杜向红将线穿好给杜老太,站起身就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