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着入了冬, 前几天又下了场雪,地里是真的没啥活了,大部分人都闲在了家里。
但也有一些锄雪、挖渠、整地的活需要一小部分人, 虽说这些活都挺辛苦, 但也有许多人抢着干, 杜向东有次去县城, 就见有人为争锄雪这个相对轻松的活儿吵了起来,还是大队长出来决定谁去才平息此事。
还有,知青点那几个知青到底有一小部分去跟着挖渠了,没办法,粮食分下来的太少, 恐怕都不够过冬, 稍微有点盘算的,体力又跟的上的就只能顶着辛苦去挖渠挣工分。
当然也有一部分没有去的, 不是不想去, 而是实在干不了那活,就只能唉声叹气的后悔不该为了考试而直接不去挣工分,现在进退两难。
这其中就有林珍了,不过她似乎并不担心手里粮食过不了冬会饿肚子,而是时不时的就往外跑。
惹得好几个女知青分外奇怪。
但这些杜向东是不知道的, 他也没兴趣知道。
只是这天从县城回来,他却听说朱小丫被她亲妈送了回来, 听那些三三两两凑成堆的社员们议论, 事情却有些奇怪。
朱妈妈把小丫送到了朱家, 不但没有闹腾起来, 反而进去坐了会儿, 至于进去说了什么这些旁边者都不清楚, 只是出来时朱大柱还出来送人了,看样子还挺客气的。
好像是商量妥了什么,之后朱家也没有吵闹声,也没有想象的朱老太把朱小丫打的鬼哭狼嚎的声音。
这就让很多人奇怪,杜向东也有点奇怪。
其实之前朱小丫说去找她亲妈的时候,杜向东并不看好,觉得她也就是住几天,到最后还得回来。
毕竟这年头谁家也没有余粮,这么大的孩子过去要吃要喝的,还不是亲生的,估计朱母后嫁的男人就算同意,他家人也不会同意。
何况朱小丫是自己偷偷跑过去,朱家知道也不会善罢甘休,这事闹起来也够难看的。
可他没想到料中了前半段,后半段发展却出乎意料,居然没有闹起来。
不过他听这小姑娘没什么事也就算了,回家跟媳妇说起,媳妇也放了心。也就把这事放到一边,继续忙活起家里的事情。
这些天生产队是闲了下来,但他们家却忙的热火朝天的。
这天大宝和小宝照例上午跟着帮忙干活儿,中午吃过午饭,杜向东就要把他们打发出去玩。
这么点儿的孩子,能跟着干活就不错了,可不能憋坏了,该玩还是要去玩的,只是往常两人都会颠颠的跑出去,今天小宝却是不肯了。
他颠颠的跑过来,抱住杜向东大腿,“爸,你今天不是要去县里吗?我们相跟你一块去。”
杜向东正揉的面手面,闻言还没出声,大宝就严肃的对小宝道,“爸爸送货哪里顾的上我们,你别捣乱,咱们快出去找二柱他们,今天不是说好玩捉迷藏的吗?”
夏天远去了,冬天河里结了冰也不结实,大人们严防死守不再让孩子们跑河边玩,所以小孩们能玩的游戏也就不多了。
所幸孩子多,捉迷藏还算有意思。
小宝殃殃的跟着大伙玩了一会儿,等再藏起来时,他就跑到打谷场一个草垛子后头打算吃点爸爸做的核桃酥。
谁知刚坐下呢,就看到朱小丫正担着两个水桶从不远处过来。
小宝高兴的喊,“小丫姐姐,过来啊。”
朱小丫本来挑着两大桶水有些吃力,走的极慢,闻言抬头就看到小宝,她也挺高兴的,就加快脚步走了过来。
“小宝,你怎么在这?”朱小丫把水桶放下,喘着粗气说道。
“我吃核桃酥。”小宝咽下一口核桃酥,又将手里小半块递给朱小丫,“小丫姐姐,你吃。”
朱小丫赶紧摆摆手,又把手背到身后,“我吃饱饭了,你自己吃吧。”
小宝睁着大眼睛,歪着脑袋不信,“小丫姐姐,你不是说你奶奶不给你饭吃吗?”
朱小丫坐到他旁边靠着草垛道,“我现在能吃饱饭了,我爸爸现在对我挺好的,奶奶要是不给,爸爸就跟奶奶说。”
小宝眼睛睁的更大,不明白是怎么回事,但看小丫姐姐过的好他也高兴,就拍着小胸脯说,“小丫姐姐你要是被欺负就来我找我。”
他想说,我给你找我爸。不过后半他不说。
朱小丫闻言咧嘴笑了笑,“现在我奶奶要是骂我,我爸会帮我说话呢。”
其实她妈再嫁前一天跟她说安顿好就来接她,可是半年多过去也没来,她就知道她妈一定也有难处的。
村子里又不是没有死了男人再嫁的女人,她后妈就是再嫁的,她以前干活常听那些大婶说是非,她后妈这样会被说,还好没有小孩给她当拖油瓶,是很好嫁的。
那她就想过,她妈要是带着她估计就不好嫁了。
所以她其实是歇过去找她妈的心思的,前几天她也是被打的没办法才又起了这个心思。
虽然路上很顺利,但是在她妈家住了不到两天,后爸虽然没说什么,但是她妈的婆婆就常常说什么粮食不够吃的,孩子太多之类的,她还听到她妈跟她后爸哭过两次,说她可怜什么的。
她就知道她不能在她妈家待着了,那不是她的家。
于是她主动跟她妈说要回来,她明显看到她妈松了口气的感觉。
她本以为会自己回来,却没想到她后爸给拿了一小袋粮食,让她妈送她回来,还跟她说家里也不宽裕,实在没办法之类的,她都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