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成年代文的极品男配[穿书]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17章(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一大早,杜向东又跑去大队跟葛前进请假加借自行车骑,打算去县城买东西总不能带着媳妇孩子走着去吧。

    谁曾想大队长车是借了,却也开始催债,“我听说昨天你有钱还赌债了,欠大队的债是不是也该清清了。”

    葛前进昨天带着几个人在村西浇地,听到杜家的事倒也赶了过去,只是去的晚了些,到的时候都散场了,不过他也不多解释,只听说杜向东当时就把家里钱都拿来还债了,遂也催了起来。

    杜向东一拍脑门,这才想起之前带媳妇去医院,跟大队借了二十块,一直没还。

    不过他也不急,哭穷道,“大队长,您是不是觉得我昨天能拿出钱还债就觉得我挺有钱的?哎呀,其实不是啊,我那钱可是从亲朋好友那借的,就是为了凑钱还债,现在还欠着一大笔,我还得再想法子呢。”

    杜向东这话不光是跟大队长说,也跟在场的社员说。

    昨天他能拿出钱还债,不好好解释下,大家一定会猜测他这钱是不是卖炸糕赚的?毕竟之前他去大集卖炸糕的事都已经传到他媳妇耳朵的,想必生产队许多人都知道了。

    他倒也不是不想大家跟着赚钱,毕竟这里有的人他前世也认识,许多关系不错的乡亲,这年头大家都穷,他还是很乐意带着大家一块致富,前世他在外头赚了钱,也给家乡做过一些实事,例如帮助有志出去打工或是学厨的小年轻走出去,给家里盖座小厂子解决下在家就业的问题什么的。

    但是现在他还没有这个能力,现在做的小买卖没有手艺也根本做不了,要是大家都开始琢磨这个,不但赚不到钱还得耽误种地。

    而且生产队也不允许。

    再一个就是如果被有心人惦记着,在他不在的时候家里再被闯了空门,那可就遭糕了。

    毕竟他再能打,也防不住这些。

    所以还是防患于未然。

    因此他干脆提前说出来,等以后他有能力了,政策再宽松了再带大家赚钱也不迟。

    接着他又道,“大队长,我欠的那钱不是说等年底用工分抵嘛,你看你要不再借我点,我先把亲戚的还......。”

    “行了行了,推着车赶紧走,甭耽误我们干活了。”大队长一听他还要借钱,觉得自己嘴有点欠,催他干啥。

    这个杜老大以前就觉得他混,现在还添了个无赖的毛病。

    杜老大也不生气,推了自行车就跑了。

    众人看他这样也都笑出了声,不过仔细想想杜老大刚刚说的话也有道理。之前听说杜老大去集上卖炸糕,又见他不到半个月能攒那么多钱,都猜那炸糕很好赚,可刚才听他一说,又觉得开啥玩笑呢?

    那大集哪家没去卖些自家的蔬菜、鸡蛋啥的,也就贴补个家用,哪里赚的到那么些钱。

    遂也就都笑笑过去了。

    杜向东骑着自行车一路回了家,接上媳妇带着儿子就往县里去。

    就一辆自行车,杜向东让媳妇坐在后车架上,又让两个儿子都坐在前面横梁上,好在车子够大,应该可以会的开。

    不过为了安全,杜向东特地在横梁上绑了个大板凳上去,这才让孩子坐了。

    两个孩子见此都挺高兴,小臭蛋就外放一点,听到自己能坐车子‘哇哇 ’个不停,但被抱上去后就紧张的小腿都不敢动弹。

    而小狗蛋则一直一个表情,从被抱起来,到被放到大梁上,都是严肃着一张小脸,好似很淡定的样子。

    要不是杜向东看到绷的紧紧的小身板,他还真信自己这个儿子天赋异禀,这么小就如此淡定。

    罗树琴开始还担心两个孩子坐前头不老实会不安全,现在看他们这样也稍稍放心,但坐到后车架上。

    上车,一脚蹬出去,杜向东就这么拖家带口出了门,要说这年代没什么交警或城管的,就让他们这如同小山一样移动着到了县城。

    县城里人多,杜向东便推着车子先去早点铺子找荆国安。

    没办法,家里本来就啥都缺,结果昨天被那帮混蛋一通砸,更是啥也没了,就连嵌在灶台里的那口大锅也漏了,他都要买新的。

    可惜他上次买了一堆吃的东西后,票证只有布票还没有用,他想买锅得有工业券,想买日用品得要日用品票,其他的糖啊油啊都得要相应的票才行,他只得找荆国安再换些票证,可惜对方手里也没有多少,只得说帮着他找人换一些。

    杜向东跟这小孩也不算太熟,并不想太麻烦人家,就说太麻烦就算了他再想法子。

    可荆国安连说不麻烦,他这些日子因着厨艺突然飞猛进,跟老顾客关系越来越好,那些人里什么单位的都有,想换点票还是可以的。

    杜向东听了也就同意了,给他钱让他先给换一点。

    荆国安跟同事和顾客说了下,就先给他换了一些日用品票、粮票、副食品票,剩下的工业券要再问问别人,杜向东谢过后拿着票就先带媳妇买东西去,下午再来找他。

    荆国安拍胸脯保证一定能给他弄到,他现在也是认识些人的。

    杜向东笑着说好。

    拿了票,杜向东先带着媳妇和孩子去了副食品店,先买了一斤什锦糖给两个孩子吃,接着又买了点槽子糕和麦乳精,罗树琴看他又大手大脚就想阻止,杜向东就说,“有些天没回过家了,我回家时拿这些。”

    罗树琴这才明白,忙就住了口,同时又有些奇怪,他们既不跟老人住一块,也没怎么听杜向东提起过,不知是不是关系不太好。

    她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