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刺杀权臣失败以后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72章 终局(四)(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掘墓确有其事。

    如今上京没人管得住这尊大佛, 即便是她要翻天,估计也只有远在边关的军队赶回去,才能阻止她了。

    小皇帝魏明文坐在椅子上, 不知要如何是好。

    他对那先皇父亲没什么印象, 论起情分来那也没什么情分。只是他也实在是没想到, 他这位长公主姑姑居然在翻看完那封圣旨后, 疯疯癫癫去了帝陵,还叫人把先帝掘出来。

    只不过要对着百姓朝臣是不可能这么说, 于是便找了个先帝陵风水不好的借口,要迁走, 顺理成章地将先帝掘了出来。

    魏明文觉得他这姑姑是想把先帝拖出来鞭尸。

    只不过年岁日久,先帝早就化为了一具枯骨, 即便想鞭尸估计也鞭得不够痛快。

    魏明文站起身来,亭台楼阁之外,是一望无垠的黑色天幕, 明月悬于其上,光辉洒在人间。长公主虽然暂且留了他一条命, 但以其阴晴不定的性子,说不定哪天就要把千刀万剐。

    那薛贵妃与曹皇后关在了一块,两人帮衬, 魏明文不算太担心,况且曹皇后是曹庸的女儿,虎毒尚且不食子,再怎么样也无大碍。

    就是……魏明文脸色复杂,就是不知道孩子生出来是男是女了, 若是男孩他这个皇帝是不是就要「殡天」了。

    小皇帝很有居安思危的精神, 这会儿已经料想到自己的「孩子」出生后, 自己是个怎么凄惨的下场了。

    这边小皇帝在忧心忡忡,长公主那边则是另一种光景。

    魏长乐神情冷寂,凌云单膝跪在她的脚边,伸手将她衣摆的褶皱抚平。

    自从知道圣旨的真相之后,魏长乐疯了般前往帝陵,将她兄长的骨骸给掘出来了。掘出来之后,她并未开心上多少,甚至命凌云将那副枯骨挫骨扬灰来泄愤。

    只是即便如此,魏长乐还是郁郁。

    人死如灯灭,即便挫骨扬灰,生前之事也已成定局,没有什么能更改的了。

    先帝因一己之私,杀兄弑父,又为笼络朝臣,将魏长乐嫁给丞相陈相于……他这般筹谋,因那封诏书惶惶不可终日,到头来,那封诏书上写的,却实实在在是他自己的名字。

    何其可笑。

    他死得太便宜了,魏长乐想,若是早知道,应叫他千刀万剐才好。

    “这几日有什么事么?”

    魏长乐的眼神冰凌凌的,看向凌云。

    “民间传言,说有隐士夜观天象,言紫薇星乱,恐有奸人误国,景王也上书说,要陛下肃清朝纲。”

    魏长乐捂着嘴笑:“奸人误国?倒是抬举我,我算什么奸人么?不过是个看不清的蠢人罢了。”

    说完她幽幽叹口气:“朔漠那边的人马还没回来啊,那指挥使说是死了,不过我是不信的。”

    “曹庸的野心倒是大,想等着自己女儿生下了龙种,进而取而代之,让皇位成为他的囊中之物,我倒是无所谓这江山谁来做主……但总有人在乎,他想要这皇位,恐怕要费些周折了。”

    “不过不论是谁来坐着龙椅,将来我都要是被清算的。”

    “只是说来,这条烂命,我也不怎么想要。”

    魏长乐捻着一串佛珠——那是破灾的仿品,低头看了一眼凌云乌黑的发顶,眉眼仿佛微微柔和了一下:“小凌云啊,我死了你怎么办呢?”

    凌云抬起头:“我是公主的人,公主生我便生,公主死我便死。”

    魏长乐转着佛珠的手指顿了顿。

    她伸手摸了摸凌云的脑袋,没有再说话。

    朔漠那边,在指挥使岑闲的坟被掘了的事传遍军营之时,朔望醒了。

    他们这时是在元城官府的一处议事堂,他睡在内间,外间那些将军们吵吵嚷嚷的,一个两个都认为是上京那帮尸位素餐,又视岑闲为眼中钉肉中刺的人伺机报复,正和江与安说要杀回上京找人算账。

    嘈杂的声响传进来,他头疼欲裂,不甚清明的听力捕捉到「指挥使已死」五个字,整个人悚然一惊,颤抖的手正欲抬起来,就被人精准捉住了。

    那触感微凉,来人指尖安抚似的摸了摸他的手背,紧接着熟悉而又清冽的声音传过来:“阿朔,我在这里。”

    朔望抬起眼看他,随即想把自己的手抽回来——倒不是又觉得自己疯了,而是刚才那几声实在是把他吓出了一身冷汗,这会儿掌心冷滑,他又不想让对面的人知道,怕人担心。

    奈何手没抽回来,岑闲攥得太紧了。

    朔望定定地看着他。

    岑闲被他看得有点不自在,终于松开了一点手:“我抓得你不舒服?”

    话音还未落,朔望忽然倾身抱住了他,将下巴搁在他的肩膀上,有些乱遭的头发蹭着岑闲的颈窝。岑闲全身上下一下子僵了,不敢再动。

    一旁啃着干饼就着凉水当早饭的江浸月和骆二胡眼见这一幕,不约而同地发出了一声——

    「噫」。

    然后赶忙偷溜出去,顺带着把门紧了。

    多日未见还以为对方死了的两个人相对无言许久,而后互相交代了自己的事情。

    岑闲伸手轻轻按了一下朔望的手背,那上面有几道刚刚结痂不久的疤,很细碎。

    他没有说话。

    朔望喝了骆二胡和江浸月走前留下的药,而后将岑闲的手扣在了掌心:“阿岑,我在那个村子,找到了我爹——不是那个叫净心的和尚,是昭王,他没有死。”

    岑闲倏然看向他的眼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