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平民版穿越种田日记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94章 辛丑年正月二十日 天气晴(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今天早晨唐知府找人来叫我,我去了一看,专家们回来了!

    这些人真是绝了,他们大年三十向皇帝汇报了工作,大年初一皇帝给了批示,初二他们就出发往这边跑了,都没有在家好好过年,牺牲了自己的假期,就为了推广大棚。

    我很佩服他们,真的,这都是真正的国之栋梁。

    唐知府跟我说了一些皇帝的意思,主要有三方面。

    第一是大棚,全国各地的人都会来奉州这边考察学习,时间是越早越好,估计过不几天就会有第一批人到达,这些人当中有官员,也有地主,可能会有平民,只要想学的都可以学。

    第二是博览会,皇帝准了,要求是只要不超过规制,办的越大越热闹越好,考虑延长博览会时间,多给想要往这边跑生意的商人一些时间,估计这一次能直接把奉州经济带起来,很快就会复苏,然后还要唐大人把经验总结好,到时候其他地方也可以参照。

    第三是我没想到的,皇帝提前开了恩科,今年秋天就要开乡试,紧接着明年春天就开会试,说是上天的意思。我估计是不好违逆祖制,借着大棚的事情,又把老天爷请出来说事了。

    唐知府对皇帝是敬佩地五体投地的,他说皇帝心中装的都是民生,是社稷,为了百姓度过可能即将到来的灾年承担了很多,打破了很多规制。

    我觉得他这点确实挺好的,祖宗都入土了,没必要为了那么一具尸体拉全国的百姓陪葬。

    博览会定在三月初,我们只剩一个多月的时间。

    天哪,什么时候能让所有事情都时间充裕啊,为什么时间总是那么紧张。

    我赶紧去了半盏流光,这会儿半盏流光上了一次小新,扇子卖得很好,小赚了一笔。

    现在他们要拒绝一切订单,专心致志做博览会的产品了。

    客栈那边这些天已经装完了,我和凤先生今天把书籍,笔架之类的摆上了,然后我们需要招人。

    厨子,账房,还有店小二和洗衣娘。

    后者好说,我去了孤济院,丁南找了四个大婶做洗衣娘,又找了六个孩子给我做店小二。

    这六个孩子其中就有我第一次来见到的那个小哥儿。四个小子,一个小姑娘,一个小哥儿。

    其实我本不打算用这么多孩子,我觉得四个就够了,丁南说按照四个孩子的工钱,平分给六个孩子就行,他们都很能干,人也老实,有饭吃就行。

    他实话跟我说,这几个孩子都大了,不能一直在孤济院待着,也到了该出来自己更生的年龄了,想让他们多出来干活,见见世面,就算我不用他们了,他们有工作经验也比较好找活干。

    丁南说这些时候小心翼翼的,他不确定我是否愿意多为两个孩子提供食宿,我觉得无所谓,若真能帮这些孩子在这世上立足也是好事,我就都留下了。

    账房和厨子就不能在这里找了,我去了人力市场,贴了招工启事,然后等着人上门应聘就行了。

    我直接把这几个人带了回去,给他们分了工。客栈每天都要全面打扫一次,平时随时看见灰尘随时扫,六个孩子在客栈楼里,负责服务客人,帮厨房上饭等等各种工作,我给他们发了统一服装,是半盏流光之前抽空做的,一身褐色短打布衣,前身戴个墨绿色的围裙,头上还要带着小帽子,女孩子则是穿着褐色裙子,几个孩子这么一穿,都精精神神的,很是好看。

    四个大婶也穿了褐色的工作服,她们的围裙是米白色,跟小二稍微有所区分。

    六个孩子他们就在这里吃住,因为晚上客人也是服务需要的,四个大婶每天早晨上班,傍晚回去,不是我不想留他们,而是后院地方太小,没有地方住了。

    几个大婶还算稳重,几个孩子就很兴奋了,他们能工作挣钱了,这对他们来说是特别值得骄傲的事情。

    这几个孩子最大的才十四岁,最小的只有十二岁,在这个世界已经是可以当大人干活的年龄了,心疼。

    不过他们现在可不知道干怎么干,我得亲自给他们培训。

    我把他们带给凤先生看,告诉他们以后要听凤先生的话,这就是咱们客栈的掌柜了。

    说话间,客栈的牌匾送来了,我们的客栈叫做“鸿运客栈”,多么朴实的名字啊,无论对于来考试的学子还是往来客商而言,都想要鸿运当头吧!

    牌匾先不着急挂,一挂就是要开业了,我们现在还差些事情要做。

    我去找了裴深,告诉他开恩科的事情,他一下子就紧张起来了,我又问他裴铃儿的糖还能不能多做些,我想放一些在客栈,裴深说如果要很多就不太好做,他妹妹眼睛看不见,做事很慢,每天能熬的糖有限,现在除了半盏流光,还有一些之前在半盏流光吃过他家糖来定做的,虽然不是每天有,但偶尔来一单也足够裴铃儿忙的了。

    这事就只好作罢。

    我又去了苏老板那里,跟他谈了小点心的问题,最后商量好他们每天送一些小的点心,按照批发价算,先送一个月看看需求量。

    然后去了邹老板那里,订了一些绿植,他说大棚那边有一些已经可以用,不过建议再等一个月,这会儿还是有点冷。

    这倒没什么问题,博览会还有一个多月开,那时候才是人流高峰期。

    他卖给我一些矮矮的造景松树,这个季节也只有它们可以生长。

    这也挺好,文人也会喜欢松树,我让他的伙计们在每一层都放了矮松树,每个房间里插了一小束梅花花苞。

    这样整个客栈都生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