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尾巴钓饵[无限]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294章(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这群人仿佛就呆着不走了似的, 接连几日,姬安都能看到一些人影在暗中观察,一旦姬安出现, 那几道目光立马投来。

    姬安很难装作不知道。

    放学之际, 姬安常去山林里看夕阳,因为这日放得格外早, 他就先去山顶瞧那群鹤, 鹤是山人养的, 孤云野鹤, 清闲自怡。

    姬安来得次数多了,它们也就熟悉了, 见姬安上来也见惯不惯地干自己的事,梳着雪白翎羽。

    但这一日格外不同, 这些鹤不似庞日那般悠闲自得, 反而叫声凄厉, 像遭遇了什么恐怖之事,姬安心中诧异,忽然听到密密山林中传出一阵耳语,似是一道清亮的女声。

    姬安朝那个方向走去。

    直到看清了眼前, 瞳孔倏然猛缩了下。

    在闲林间, 站着一个红唇明眸的美人, 眉挑入鬓,额发间明珠闪耀, 一袭直裾宫服垂地,眉眼间逼人的傲气。

    她衣上的青雀黼黻隐入玄衮, 玉冠洞穿云山星象, 而兽纹傍身, 星眸却含厉。

    手里那把锋利至极的长剑已然出鞘,刀口的方向,是正坐着鹤发童颜的郁青山人以及郁青山人膝盖上的猫猫头。

    即便是姬安,也觉得不对劲,直觉告诉他悄悄离开是最好的,可是真的很好奇,因为他所知道的郁青山人就是个老古董,怎会遇到如此震撼一幕。

    还未等他想明白,就被他们的声音震得连手指都收紧了。

    “如今是君主下令,来请师兄出山。北荒尽是狼虎之国,又有东南虎视眈眈。我孟国处洛水之南,贯穿宓河,如今镜水撞裂,北道失途,礼崩乐坏,人不如禽兽,师兄当真铁石心肠,不肯救黎民苍生于水火吗?”

    郁青山人揉着猫头,愈发沉默,眸间晦暗难明,一黑子落盘,谷粒尽散鹤飞啄食:“陛下。”

    孟祯看着盏中青叶沉浮:“天下之大,愿为师兄庇身之所,此后五湖四海,名震天下。”

    山人垂目:“那并非我所愿。”

    “千里之骥,日行千里,然驱之不往,引之不前,若落入他人之手,不如为烹肉,何以因千里之名挡六合之道?”孟祯的指甲盖隐隐按在盏上,语气平静,“师兄愿做孤马,孤奉一烹具也未尝不可,为阁下,焚林毁观。”

    郁青山人像是被那声焚林毁观触动,面色完全变了,跪了下来,女子周身香烟欲动。

    山人抬眸,便能瞥见龙纹金鳞密缀的一角,而衮龙若浮,深陷的颅,就印在万里朝宗的幻梦间。

    如当年他出山,看见玄衣朱裳的孟祯靠坐在龙椅之上,冕旒震缨,垂珠遮目,落手出便是一句淡淡的杀字。

    姬安呼吸一紧,也反应过来这个女人是谁。

    孟国国君,长宁君的母亲,孟王。

    再听就是要命的事情了,姬安才想起来要跑,但孟祯已经剑,姬安一时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

    孟祯走到了郁青山人面前,手指抚上了那发顶,声音很轻。

    “师兄听说过天子之剑吗?以燕溪石城为锋,齐岱为锷;晋卫为脊,周宋为谭,韩昭为夹;包以四夷,裹以四时;绕以渤海,带以常山;制以五行,论以刑德;开以阴阳,持以春夏,行以秋冬,孤负庄生剑,斩宵小,匡诸侯,服天下,他们三番五次上书不断。”

    孟祯猛然松手。

    山人磕倒在野地里,听到耳边的一句沉声:“孤想要河汉一带,以归我大孟的疆土,何错之有?”

    郁青山人的头颅磕在地上,一道血迹猩红自额心蜿蜒而下,混着一身冷汗,连嗓音也腥咸:“大道易废,难再生,臣听闻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陛下既是天下的主人,也是一方社稷的主人。”

    孟祯冷笑:“孤常年行走于一干狼虎之国之间,唯恐社稷不保,你现在与孤谈论所谓的道德仁义,师兄为何不遍访各诸侯,问问诸狼虎仁义何在?道德安在?我令长陵自小拜入你门下,不是让师兄教他仁义道德的。”

    “强权树党羽,寡力者籍外力,植党者或危其君,外通者便是丧权辱国,若不攘外安内,征伐四方……”

    孟祯的剑倏忽从鞘中拔出,银光骤破间,指向山人咽喉,好像想让他免了这些废话,女子嗓音微微沙,如同掺血的寒气盛怒:“三次时机,若师兄无法说服孤,便随诸位血溅当场的客卿一齐去吧。”

    山人的声音发哑:“野有恶犬,不若苛政猛于虎。”

    他整个额头淌落下被瓷盏弄得横流的鲜血,声如哽咽:“虎豹无文,则鞟同犬羊;犀兕有皮,而色资丹漆:,质待文也,陛下以仁礼纹饰国家,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孟祯抬眼,手里还握着那把剑,好似听笑了:“这话你该与我的前夫说去,他定会喜欢你喜欢到五马分尸。”

    郁青山人微吸一口凉气,勉力让声音冷静,重磕于地:“其三,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君守仁义,亲贤明,远奸佞,修德正身以黜恶,再者,聚其三宝,备者,城者,兵者,重视听治,天下才得以永安,斗斛区釜,养民根本,农生为本,臣本布衣,况乎渺渺一虫蛭。”郁青山人的声音一顿,见孟祯并无放松之态时,深吐出一口气,“成楚本为盟国,素来交好,况且占据了南荒半数,使得北面的齐晋两国不敢攻打,东有梁国虎视眈眈,自成武帝往后数百年来,成楚不睦,以至于交恶,终日战火连天,只为了争夺宓河一岸的井田,此战于成国孟国都毫无益处。”

    孟祯手中剑微偏,她惺忪着眸,漫然道:“继续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