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 我们这里是做邮票的,我是这家店的老板,她是隔壁店的。”沈欢喜上前表明了身份, 还挡在王牡丹前面,“请问你是想买邮票, 卖邮票,还是寄售邮票呢?”
“我是想来买邮票的,你们这里有……”
“我想问你啊。”王牡丹又跑到了沈欢喜前面,打断了年轻人,“你们为什么喜欢收集邮票呢?就这么小小的一张,画得也不是很精致, 用的材料又不是特别好, 粗制滥造的,邮票有啥好的?你不觉得挂画比邮票要好看多了嘛?”
“这位姐, 这你就不懂了吧, 邮票可都是限量限时发行的,过了时候就买不着了。而且都是有用的东西, 邮票你哪怕放到了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之后,还是能拿来寄东西,这个东西就跟钱似的,它又不是只是一张纸, 能拿来用又能拿来当藏品, 怎么就不好了?”年轻人说道。
“这个小同志你甭管她, 她就是隔壁店的老板, 和我这个店没有任何关系。你想要买什么邮票?我帮你看看我这里有没有, 我这个店才刚刚开张的, 可能有一些邮票还没有货, 但是你可以先预定,我会帮你留着。”沈欢喜说道。
其实今天来卖邮票的人可不少,以至于这两年发行的邮票,现在在她店里基本上都有的,她这么说也是为了以防万一,万一这年轻人要的刚好是什么稀缺邮票,正好她这里没有呢。
“我想要京剧旦角,全套的,有吗?”
“有,有,就是现在价格稍微要贵一些,毕竟京剧旦角这一套邮票发行量本来就不是很多,又画得很精美,喜欢的人多就供不应求嘛,现在的价格是票面价格的十五倍,你看你能接受不?”沈欢喜也不废话,直接就报了价格。
年轻人点头。
现在京剧旦角这套票的市场价格已经是票面价格的20倍了,喜欢集邮的人不会不知道,陈欢喜能够以15倍的价格卖出去,是因为她回收这套邮票是以票面价格的10倍回收的,以票面价格的15倍卖出去,她还有得赚,赚得还不少,对买邮票的人来说,这个价格也很实惠。
沈欢喜做成了这单生意,王牡丹还想说什么就被她给轰出去了。
这女人真是挺奇怪的,她不好好弄招牌,她就怕自己被沾光,怕被占便宜。
沈欢喜这边好好把店弄起来了,生意做得比她好,店里人流量比她大,她还不高兴,非得过来说邮票没有挂画好。
总之就是比她差,她不高兴,比她好,她也不高兴。
沈欢喜也懒得理她。
吃饭的时间快到了,这个时候出来逛街的人也越来越少,沈欢喜就暂时关了店门,骑自行车回家去。
在南京路那边,她又遇见了岳丹青。
岳丹青还是骑着他的小三蹦出来摆摊,此时正站在自己摊子边就咸菜啃馒头。
在外头做生意的人就是这样,吃饭时间很不稳定,也没办法好好待在家里头吃,大部分时候都是在路边,在自己的摊子边凑合凑合。
从前沈欢喜也曾经到处摆摊卖东西,因此她也明白岳丹青。
岳丹青的身旁站着一个和他年纪相仿的,30岁左右女人。
女人就是咸菜吃完了一个大馒头,就开始数钱箱里的钱,边数边叨叨。
“你瞧瞧,我们才摆了半天的摊,就挣了这么多钱,这不比你在三北指挥部挣得多?你那几十块钱的工资够拿来干啥?咱娘生一次病住一次院都花没了,现在时代变了和以前可不同,早些年,在公社里上班能吃商品粮的,那都是人上人,现在可不一样了……”
“行了,这些话你都已经跟我说了很多遍了,我现在不已经听你的来摆摊做生意了嘛,你不用来来回回说,我以后都会好好做生意。”岳丹青说着,就低头啃馒头。
刚好有人要过来买锅盔,他就暂时把馒头咸菜放到一边,去摊饼子做锅盔。
他动作是越来越熟练,很快就做好了,把锅盔给给顾客递过去,他媳妇收钱。
等买锅盔的人走后,他媳妇又开口。
“我这不是见你今天来的时候一直看着路边那些植树造林的标语挪不开视线嘛?谁知道你心里想不想回去呢?”
“我就是多看两眼,难道我多看两眼就会回去啊,你也不用想那么多,我难道还能是那种不负责任的男人不成?咦?小沈,你在这里,好巧啊。”岳丹青和自家媳妇说了两句话,就看到沈欢喜刚从旁边的摊子买了一袋草莓,便和她打招呼。
沈欢喜点点头。
“最近生意做得怎么样?还行吧?哎呀,这还有新品了呢。”沈欢喜看着他的摊子说道。
岳丹青他媳妇有些疑惑。
“这位是……”
“这是我以前单位的同事,叫小沈。小沈,这是我爱人,姓刘。”
“刘姐你好。你们这牛肉锅贴怎么卖呢?”沈欢喜问。
上次从岳丹青这里买了锅盔,几个孩子觉得味道不错,家里人也很喜欢,便猜他做的锅贴应该也很好吃。
刘敏刚才听说沈欢喜是岳丹青以前单位的同事,还有些担心,怕岳丹青又想回去上班,如今听沈欢喜说想买锅贴,知道自家又来生意了,她又高兴起来了。
“我们是一块钱一份,一份有8个,既然你是老岳他以前的同事,那就给你优惠些,你买一份我送你一个,就总共9个。”刘敏说道。
沈欢喜笑着摇了摇头。
“你不用给我优惠,要不然回去我吃着心里也过意不去,我要三份,你给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