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八零对照组再婚后,逆风翻盘了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30章(第3/6页)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局门口排队。

    她六点钟起床,不到六点半就到了,还在南京路那边买了豆浆油条在路上啃的。

    哪想到到邮政局门口,发现竟然已经有十几个人在排队了,她赶紧也过去排。

    一问,才知道都是来买计划生育票的。

    上次她来买邮票,发现身边还没人有炒邮票的意识,怎么突然之间有了这么多人。

    她一边啃油条一边排队,还有人陆陆续续来排的,她还被人认出来了。

    “你不就是那天在桃园小学门口排队卖邮票的那个女同志吗?你今天果然会来啊。”

    沈欢喜看过去,见到是个三十出头的女人,也是那天在她的摊子里买过邮票的。

    她点点头,又看到好几个也是那天买了她邮票的家长。

    大家都是见她那天卖邮票能挣钱,所以跟风来买邮票的。

    沈欢喜就知道,炒邮票这事儿在八十年代可是风靡全国的,在有些大城市,邮票发行当天甚至都会让邮政局门□□通瘫痪。

    还有很多城市都有专门的邮票市场,专做邮票买卖的。

    这个产业之所以会这么繁荣,就是因为能挣钱。能挣钱,自然就有人跟风。

    她那天在学校门口卖邮票,让人知道能挣钱了,这不,就有人来跟风了吗?

    沈欢喜早就知道84年后炒邮票的风潮就会从大城市刮到小城市,甚至乡镇来,也没什么意外的。

    没多久,邮政局终于开门了。

    沈欢喜看着排在她前面的人都是一袋一袋邮票地买的,到她的时候,她除了萧山河的存折之外,只在身上留了一张大团结,剩下的所有存款,包括上次在小学门口卖邮票挣来的钱都拿出来,全买了计划生育票。

    买完票她就走,见到排在她后头的人也买计划生育票,但是除了计划生育票,他们还会买普通票。

    看来同样是炒邮票,人与人之间还是有差距的,沈欢喜毕竟是重生回来的,投资邮票会比他们更精准一些。

    买了邮票回去,沈欢喜并没有闲着,而是先把一大袋子的计划生育票给放到箱子里锁好,再带着她之前没卖完的那些邮票出来,直奔邮政局。

    邮政局那边还有不少炒邮票的在排队买计划生育票的,沈欢喜就把她的摊子摆在邮政局门口。

    炒邮票的风已经刮起来了,又没到如火如荼的地步,邮政局门口还不会有交通堵塞,她在这里摆摊不会被驱赶。

    没多久,就有来买计划生育票的人围过来看她的邮票摊了。

    沈欢喜也没有废话,直接报一口价。

    “穆桂英票,十二块,崔莺莺票,十块,轩辕柏票,四块……”

    这些都是本来票面价格就比较高的邮票,她要倒卖,肯定会涨价,而且涨得肯定也不少。那天在小学门口她也没卖出去多少张,就是因为价格高。

    过来围观的人都倒吸了口凉气。

    “同志,你这卖得也太贵了吧?就说这穆桂英票,票面价格才八角钱,你竟然敢卖十二块钱,这涨得也太多了。”有人说道。

    沈欢喜摇了摇头。

    “同志,我这个价格可是去了大城市问过的,现在这些票在大城市就是这个价格,而且我是前阵子问的了,现在肯定又涨了。

    你们都是来买计划生育票的话,咱明人不说暗话,能来买计划生育票,不就是因为知道能涨价吗?所以我这邮票涨价不是很正常?

    我就卖这个价格,不会少的,卖不出去我也不会可惜,因为我知道这些票留着肯定还是会涨价的,留着又不亏。”

    “同志,我要了!你这里有十张穆桂英票,我全要了!”一个大腹便便的中年男人走过来,像是怕被别人抢了似的,也不和沈欢喜砍价,把十二张大团结往沈欢喜摊子上一扔,就把沈欢喜摆出来的那十张穆桂英票都给拿走了。

    其余人也反应过来,赶忙掏钱同沈欢喜买邮票。

    她说得对,这些邮票还是会涨价的,买回去囤着绝对不亏,还有升值的空间,那干吗不买?

    别说她卖的那些高价邮票现在要花几块钱、十几块钱一张了,哪怕再贵,只要他们有钱,就都还要买!

    现在几块钱一张买回去,过几年,就能卖几十块都说不定的。

    大伙儿都这么想,都愿意掏钱。没多久,沈欢喜带出来的邮票竟然全都卖光了。

    沈欢喜喜滋滋地背着装了钱的沉甸甸的包。

    她两百多块钱买的邮票,本来觉得卖出去两千多块就已经足够了,哪想到那些邮票竟然卖了三千多块钱,还不算她今天一大早起来去买计划生育票花出去的那些。

    沈欢喜没有马上回家,她手头有钱了,就返回邮政局大厅。

    一早上的功夫,邮政局这里的计划生育票就已经一售而空了。

    当然沈欢喜返回来也不是为了买计划生育票的,她买了还有货的华表票、□□票、故宫票……

    没有闲钱的时候她不会像刚才那些炒邮票的人一样无差别地买这些普通票。

    但是她现在手头上有一大笔钱,计划生育特种票又卖光了,这些普通发行的邮票涨价空间不高,但是买回去屯着,总好过把钱存在银行里。

    这年头物价涨得特别快,存银行一百块钱,一年后利息顶多一百零几块,赚的几块钱现在还能买几斤猪肉,再过几年,可能一顿饭都吃不上了。

    沈欢喜又买了一千块钱的普通邮票,才喜滋滋地挎着沉甸甸的皮包出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