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从一张桌子上离开,就赶忙带着几个孩子过去坐下先占了位置。
叫萧山河带孩子们点餐,她去旁边的豆浆油条店买了六碗油条,再趁机给孩子们洗脑豆浆有营养,不能老喝可乐。
馄饨很快就上来了,薄薄的皮儿,煮熟了之后接近透明,饱满的肉馅儿透出来,看着是淡淡的粉色,馄饨汤飘着油花,冒着热气儿,还有切得细细碎碎的葱花。
这样一碗混沌,也才六毛钱。这年代的猪不喂饲料,猪肉一点腥气都没有,沈欢喜光闻着馄饨的香味儿就差点流口水。
几个孩子也很开心,沈欢喜叮嘱他们慢点吃别烫着。孩子们点点头,小心翼翼地吃。
长宁和正正还不会用筷子,两个孩子就抓着小勺子动作笨拙地吃。
沈欢喜没去喂这两个小的,也不让萧山河喂,而是叫摊主又拿了两个空的小碗过来,帮两个小的把馄饨先夹到小碗里凉着,再让他们自己吃。
长安长宁边吃边四处张望,过了一会儿,长安突然笑着看沈欢喜。
“妈妈,我看到好多一家子一起出来吃早饭的哦,爸爸妈妈带着孩子一起出来的,就好像我们一样。”
长宁也笑起来。
“是哦,我们现在也和他们一样。”
萧宇堂没说话,萧宇正嘴里塞着四分之一个馄饨含糊不清地点头:“爸爸妈妈带我们出来吃早饭。”
“嗯。”沈欢喜摸摸离她比较近的长宁和萧宇正的脑袋。
想起来,她离婚之前,她两个孩子的确很少有和爸爸妈妈一起吃饭的,哪怕是一起吃,也闹得很不愉快。
姚翠红总在饭桌上骂她生不出儿子,她想说什么,就被冯生辉骂说做媳妇的为什么就不能让着婆婆一点,还动不动就把“不孝顺”的帽子扣在她头上。
正因如此,在冯家的时候她都没有吃过一顿和谐的饭,长安长宁又想和她一起吃饭,又害怕和她一起吃饭,因为和她一起吃饭的时候,冯生辉和姚翠红都会在。
想到这些,沈欢喜就觉得对不起两个孩子。
现在好了,两个孩子总算摆脱那种生活了。
她并不觉得孩子非得需要父亲,想冯生辉那样的爸爸,有还不如没有。
但是如果优质的父爱能让孩子更开心的话,她还是乐意让她们有个爸爸的,比如萧山河。
长安长宁这早饭吃得很高兴,她们再也不用去羡慕别人,再也不会害怕看到别人合家欢的画面了。
沈欢喜看到萧宇堂和萧宇正也很开心的样子,想来和长安长宁一样,他们也曾经羡慕别人吧。
吃完早饭,沈欢喜和萧山河就带着几个孩子到桃园实验小学附近的汉林街。
临近小学的街道,店铺不是文具店、书店,就是做童装童鞋的,可选择的很多。
沈欢喜带着几个孩子进了一家叫“快乐童年”的店里看衣服,店门口有个两级的阶梯,萧山河不方便上去,就在外头等着了。
这是汉林街最大的童装店了,这年头成年人衣服的款式少,童装的款式也不多,除了百货大楼里面那些品牌店里的,市面上为数不多的童装款在这里都有。
沈欢喜带着几个孩子看了一圈,挑中了一套草绿色的灯芯绒夹克套装,男女同款,还挺有型,颜色也很有活力。
店主看到沈欢喜看中这套衣服,笑吟吟地迎上来。
“同志,你眼光真好啊!这套衣服是我刚进货的,厂家照着杂志上的款式做的,时髦得很。
不是我说啊,这身衣服哪怕是穿到省会,穿到首都去,那都很拉风的。
咱云北市是小城市见得少,这条街只有我们家店里有,你去别的地方都找不着的,而且我也没进多少货,卖完了可就没有了。”
沈欢喜听完店家的介绍,把衣服拿到长安长宁跟前比了比。
店家“哎哟”了一声,把衣服从沈欢喜手中接过去了。
“你比什么比啊?这衣服穿上身更能看出来效果的,直接让孩子上身试。”
说完,不由分说,就帮长安长宁去试衣服。
长安长宁本来就有些怕生,老板娘又这么热情,加上她们又很喜欢这个套装,就配合着去试了。
最后是老板娘帮长安穿,沈欢喜帮长宁穿。
两个孩子穿好后,果然是好看得不行。
“哎哟不是我说啊,同志,你这两个女儿穿上这衣服,比杂志上的小模特儿还要好看呢,不骗你!
我去进货的时候在批发市场看了杂志的,小模特都没你女儿好看,穿起来也没你女儿好看,怎么样?喜欢就买?”
“这衣服怎么卖?”沈欢喜问。
“这衣服是最时髦的款了,穿十年都不过时,不贵,十二块钱一套。”
“我觉得有点硬,穿着不太舒服,会影响我写作业,十二块钱衣服这么硬啊?我们几块钱买的都没这么硬的。”长安突然说道。
村里的小花姐姐和她说过,买东西的时候不能表现得太喜欢,不然不好砍价。
知女莫若母,沈欢喜哪里不知道孩子心里怎么想的?不过她还没说话呢,店主就先开口了。
“这哪儿硬了啊!这是灯芯绒的,还夹了棉,能冬天穿,要是软了可就没这么有型了,不然那你们看看一旁的棉袄,够软了,但是软塌塌的,根本就没那么有型的,料子也没那么好,那些衣服比这身便宜好几块钱,便宜就便宜在版型和用料上。”
“我多买几身,九块钱一套怎么样?”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