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八零对照组再婚后,逆风翻盘了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20章(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小潘,今天有空来找山河玩啊?”沈欢喜没有一上来就请求人家。

    潘建国点头。

    “今天我休假呢,这不,带着媳妇一起来玩,哎呀忘了介绍了,这是我媳妇,陈文芳,她听说大山再婚,也想来看看你了,只是等到今天才有时间。”

    潘建国说完,沈欢喜就见到一个二十七八岁,穿着姜黄色灯芯绒夹克的短发女子从副驾那边靠过来打招呼。

    “嫂子你好啊。”

    沈欢喜看到陈文芳那一刻愣了愣,怎么会是她……

    不过她也不能失礼了,就收敛了情绪,若无其事地同陈文芳打招呼。

    “小陈同志你好。”

    “嫂子这是去哪儿呢?我们想来找你们玩,会不会来的时间不巧?”陈文芳看了看沈欢喜挎在手臂上的手提包问。

    “没有没有,我只是有事要去中山路那边,一会儿就能回来。啊对了小潘,可不可以借你的车开去啊?中山路有些远。”沈欢喜知道潘建国和萧山河关系好,就厚着脸皮说道。

    过后再请潘建国吃饭就成,中山路离这里确实远一些,现在这年代地铁没有,打车困难,从这里到中山路又没有直达的公交车,她想着开车会方便些。

    潘建国听到沈欢喜这么问,有些讶异。

    “嫂子你会开车?”

    陈文芳赶忙掐了潘建国一把。

    “嫂子问你借车呢,你怎么反倒问人家这个那个的了。”说完看向沈欢喜。

    “嫂子,我和建国是一个单位的,今天一起休假,要不我们一块送你去吧,中山路其实也没那么远,我知道抄近路怎么走。”

    “这……这怎么好意思呢?你们是来我家玩的,我没有接待你们也就算了,还得麻烦你们。”

    “不麻烦的,左右也没别的事儿,我们来这儿不就是来找你们玩打发时间的吗?老潘,进去同大山说一声,咱俩一块送嫂子去中山路去。”

    “好嘞。”潘建国停好车,就进萧家院子和萧山河说明情况。

    陈文芳从副驾上下来,拉着沈欢喜一起坐在后排,路上还不停地和沈欢喜聊天。

    “我也是大山的大学同班同学,大山受伤了,有人愿意和大山过日子真是不容易,从前他和兰林香总是吵架,最后闹到离婚。

    他看起来是不在乎,可是谁希望自己家庭破碎啊,不管怎么说,能重组一个家,总归是好的,我们都替大山感谢你。”

    沈欢喜静静听着,总觉得有些过意不去,她嫁给萧山河本身就是带着目的的,怎么反倒是萧山河的朋友来感谢她了。

    “我会好好待他。不过以后你们就别叫我嫂子了,听着怪生分的,叫我欢喜就好。”沈欢喜笑道。

    陈文芳也因此改口了,也叫她一块儿改口。

    沈欢喜想了想,好不容易萧山河不在场,又有两个和萧山河很熟悉的人,便开口问。

    “小潘,文芳,山河他……以前是干什么的?”

    沈欢喜对萧山河是做什么的都无所谓,只是她心里也会有些好奇。

    潘建国和陈文芳听到她这么问,俱是一愣。

    “大山他……没告诉你?”潘建国小心翼翼地问。

    这下沉欢喜尴尬了。身为一个妻子,竟然要问外人自己丈夫是干嘛的。不过问都问出来了,她只好摇摇头。

    潘建国沉默了下。

    “嫂……小沈,大山他还不告诉你,可能他觉得现在还不是时候,等他觉得时机成熟了,会告诉你的。

    但是你不要相信外面那些传闻,你要相信,大山他绝对是一个善良、正义、正直的人,他的事迹,载入史册让人歌功颂德都不为过!他绝对是一个足以让你骄傲的丈夫!”

    沈欢喜听潘建国说了一大堆,觉得都没说到点子上。

    萧山河是个正直的人她前世就知道了,要不然部队的人为什么恭恭敬敬喊他一声“萧老”。

    从潘建国这里什么有用的信息都没问到,罢了罢了,那句话,来日方长。

    沈欢喜也不再问什么。

    陈文芳说的没错,中山路离桂香村还真不远,潘建国没多久就把车开到了目的地,沈欢喜谢过他们夫妻俩,才开门下车。

    “我才知道原来这里离我家并不远,一会儿我自己回去就成,你俩有事可以先走。”

    “不用,我俩真没事,而且都已经和大山说了送你来了,要不把人接回去,我们也不好和大山交代啊。”陈文芳道。

    沈欢喜点头,也不方便再耽误时间,于是便先走。

    她来的地方是政务区,是政府办公楼旁的另一栋办公楼,金底的牌匾上用黑色的正楷字印着“云北市三北工程建设中心指挥部办公楼”。

    她,要在这里工作。

    老百姓都知道,祖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

    却不知道,在七八十年代之前,祖国的沙漠面积是国土面积的16%,并且每年都在急剧扩张。

    在七八十年代之前,困扰祖国北部地区的并不是雾霾,而是沙尘暴,一到祖国北部地区,放眼望去尽是沙漠戈壁、寸草不生,北方的老百姓饱受沙尘暴的影响。

    云北市也在华北,长安长宁也是因为在如此恶劣的沙尘环境下生活,才患上肺病,最后早早去世,让她因此白发人送黑发人。

    像长安长宁这样长期身体受到沙尘侵害的人,并不在少数,除了老百姓的身体健康,北方经济也因此受到重创。

    也正因如此,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