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八零对照组再婚后,逆风翻盘了

报错
关灯
护眼
作品相关(第2/3页)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长安因患上沙尘肺丢了工作,宁可去捡垃圾谋生也不求助于她;长宁患了肺癌,也不愿告诉她,最后因为无钱看医院,活活病死在破旧的出租屋中……

    临死前她还在想,若有来生,她一定会补偿自己的两个女儿,不会再让她们颠沛一生,要好好修复母女情,不会再失去女儿。

    如今,老天爷就把这个机会摆到了她面前,这一世,她一天都不会再离开长安和长宁了。

    “长安,长宁,妈妈真的不会不要你们,妈妈以后不管到哪里,都带着你们,一刻都不会离开。”

    灶房里一股浓浓的卤香味传来,沈欢喜站了起来。

    “你们先吃面,我还卤了些菜,去给你们端出来。”

    说完就返回了灶房,用漏勺把锅里的卤菜捞起来,刚装好盘,就听到屋外传来了一个小男孩的声音。

    “长安,长宁,你们两个都是不值钱的丫头片子,赔钱货!你们不能延续香火!你们爸爸就是要我,也不要你们!”

    沈欢喜窝了火。

    这小男孩就是李翠香带来的那个儿子,今年九岁了,跟着李翠香嫁给冯生辉后就改了姓,现在叫冯富龙。

    重男轻女几千年的传统了,让很多女孩受苦的同时,也让不少男孩从小就有性别上的优越感,总以为自己比女孩金贵……

    冯富龙这才跟着亲娘嫁过来多久,就这么蹬鼻子上脸,当长安和长宁没人护着呢。

    沈欢喜把卤菜端出去,看了一眼脸色铁青的两个女儿,冲着山坡上的沈富龙喊起来。

    “你是男孩,你能延续香火,可长安和长宁有卤肉吃,你怎么没有?你吃过吗?你娘给你做了吗?你爹给你买了吗?你们家吃得起吗?”

    沈欢喜手里端着一大盆卤菜,肉厚紧实的大鸡腿,大块大块的牛肉,肥而不腻的大猪蹄,还有莲藕片、鹌鹑蛋、鸡爪、毛豆……码得整整齐齐,正冒着香喷喷的热气。

    这么丰盛的卤菜,在这个年代可是稀罕物,更别提这里还是农村了。

    冯家一家子都没本事,这些年都靠沈欢喜养着,现在住的那栋两层小楼,还是前阵子花光了她这些年的积蓄盖的,他们一个子都没出,也出不起。

    如今没了沈欢喜,冯家哪里还买得起好吃的好喝的。

    冯富龙从前没吃过,跟着亲妈到了冯家也吃不起,看着沈欢喜手里端着的那一大盘咽了咽口水,哇的一声哭着跑了,还摔了个狗啃泥,跌跌撞撞爬起来,连滚带爬地继续往家里跑。

    长安和长宁从出生起就被爸爸和奶奶嫌弃,没少吃身为女孩的苦头,刚才又被冯富龙嘲笑了一通,两张小脸蔫蔫的。

    沈欢喜把卤菜往桌上一放,摸了摸两个女儿的头。

    “你们别听别人胡说,男孩女孩都一样,妇女能顶半边天,出人头地的女孩儿多的是呢。

    你们还记得你们赵明月阿姨吗?她靠着自己,盖了大房子,还买了四轮的小轿车呢,咱女孩也能顶天立地。”

    “嗯!”长安长宁得到了安慰和鼓励,喜笑颜开。

    妈妈真好。

    妈妈长得漂亮,妈妈不会骂她们,妈妈还会告诉她们女孩并不差。

    沈欢喜手里两双筷子,一双夹住一个卤猪蹄,另一双夹住卤猪蹄的骨头,轻轻往外一拽,毫不费劲地就脱了骨。

    把软烂香嫩的脱骨猪蹄分成两半,长安长宁长安碗里各放半只。

    “吃吧。”

    “谢谢妈妈。”

    “妈妈也要吃!”

    两个小馋猫儿大眼儿眯成了小月芽儿,抓着筷子吃得有些着急,却也斯斯文文的。

    沈欢喜在一旁看着自己两个女儿,嘴角不由自主微微上扬。

    只可惜长安和长宁太过瘦弱了,看起来比同样年纪的女孩儿要小一些,看着心疼。

    长宁出生时,正赶上改革的春风,大江南北多了很多下海经商的老板,也多了很多工作的机会。

    长宁刚会走路,沈欢喜就到城里打零工,做小生意,平时没少往家里寄钱,让冯生辉和前婆婆姚翠红照顾好长安长宁。

    然每次她回村都发现,长安长宁瘦得很,冯生辉和姚翠红就说两个女孩儿挑食,还容易生病,花了不少钱。

    后来她才知道,长安长宁生病花了几分钱买的感冒药,被他们说成了几十块,所谓的长安长宁挑食,是两个孩子不愿意吃奶奶吃剩发馊的剩饭。

    她为给女儿,给家里人最好的生活使劲挣钱,却不想两个女儿留守在家过得那么苦。

    若不是她偶然发现姚翠红多了不少金手镯银手镯,她还不知道,原本自己寄回来给女儿花的钱,竟然被那老太婆拿去自己花了。

    想起这些事儿,沈欢喜血压又高了。

    她也和老太婆吵过,老太婆却说丫头都是赔钱货,迟早要嫁人,给她们花钱浪费,还不如留给她,她死了那些金银首饰也是老冯家的。

    沈欢喜正为记忆里的事气得牙痒痒,索性不想了。

    吃完饭,长安长宁想帮忙收拾,沈欢喜见长安的身高也舀得到灶房前水缸里的水,便同意两个女孩儿去洗碗。

    她把没吃完的卤菜端进灶房,放在竹篓子里,用麻绳吊在房梁上,这是老祖宗传下来的防老鼠的方法。

    刚要去擦灶台,就见到长宁迈着小短腿跑了进来。

    “妈妈,外头来了一个大娘,还有一个叔叔,跟着二蛋的奶奶来的,说要找妈妈。”

    二蛋的奶奶,刘秀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