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跑团后我成了科研大佬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107章 婚礼 今天就一章(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两人已经领证并准备举办婚礼的消息自然也是瞒不住的, 不过到底他们都不是什么大明星,前网红陈颂也过气了,再红也架不住几年时间一点消息都没有, 就算刚刚在春晚上亮过相,也没有引起太多的关注,所以这个消息只在小范围内引起了讨论。

    为了安排好他们的婚礼, 双方父母都安排好手上的工作,来到了幽州市。

    主要是童一淮的父亲童俊良的工作比较难安排,毕竟经营者那么大的一家公司,即便可以远程办公, 也有很多事情需要先安排好。

    至于同样经营着一家小公司的陈献倒是没什么问题,一来他公司的业务本来就不多, 二来现在还有陈新雨可以帮他。

    王华凝的工作也不难安排, 因为陈颂的缘故, 她工作的银行的领导对她一直非常照顾, 知道她是要去准备陈颂的婚礼, 自然没有不批假的。

    张可就更简单了,她本来就是很自由的, 说走就能走。

    他们不是同一天到的幽州市,陈颂和童一淮去接机了, 不过双方父母都拒绝了住在他们那儿, 而是选择了同一家酒店。

    虽然觉得住酒店肯定没有住在家里舒服,但看他们坚持, 两人也就同意了。

    双方父母来了之后, 婚礼的一切基本上都不用陈颂和童一淮自己操心, 他们唯一的任务就是写请柬、定婚戒和挑礼服。

    选礼服的工作最简单, 张可和王华凝已经挑选过一轮, 他们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挑选,但两人本来也不是在意衣着的人,看着顺眼的就直接定下来的,后来只需要等礼服做好去试一下就可以了。

    本来其实还应该拍个结婚照的,不过两人对这个都不太感兴趣,觉得没什么必要,张可和王华凝虽然觉得遗憾,倒也没有勉强。

    定戒指也不是很难,他们定的款式不是很花哨,但是要求在戒圈上刻了一个等比例缩小的微型粒子对撞机,以纪念他们一同完成的这个举世瞩目的工程项目。

    最麻烦的毫无疑问就是写请柬的工作了,虽然他们需要写的部分只是他们自己要邀请的朋友和同事,但以他们如今在学术界的地方,以及他们擅长交朋友的能耐,朋友是真的为数不少。

    另外还有他们的学生,以及曾经的同学,也都在邀请的行列。

    在此之前,他们需要一一打电话过去询问朋友们是否能够前来参加婚礼,毕竟大家都是忙人,不一定有空的。

    即便大多数的请柬他们都只需要填一个宾客的性命和他们自己的签名,只有少数几个人的请柬需要他们全部手写,比如说给唐院士、智院长的,但这依然是个非常庞大的工程量。

    等到全部的请柬写完两人大致统计了一下数量,陈颂微微皱眉,“来的人太多了,这还没算上两边的亲戚,还有爸妈他们的同事朋友,会不会太高调了?”

    童一淮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有些苦恼地说道:“但是电话都已经打过去了,也不可能现在说让他们别来啊。”

    陈颂有些无奈,“早知道这样,是不是听爸妈他们的办三场婚礼更好一点?”

    童一淮握着陈颂的手帮他轻轻揉着,“我不觉得办三场婚礼会更低调。”

    陈颂一时语塞,“那怎么办?”

    童一淮想了想说道:“反正我们也不会请亲朋好友之外的人,真要传出去高调就高调吧,也不是多大的事情。比起这个,这次确定回来的国内外物理学家、数学家不少,我们要不要趁机搞个学术交流会?”

    虽然觉得话题变得有点快,不过陈颂撑着下巴想了想,觉得也不是不可以,“不过要办学术交流会的话,还是得确定一下他们的行程吧,万一他们参加完婚礼当天就得赶回去呢?”

    童一淮说道:“其实可以不用那么正式,就当是婚礼上的一个流程来办也行。”

    陈颂迟疑地说道:“你确定可以吗?数学家还好,物理学家不会说着说着就打起来吧?就算他们控制住了,吵架也不好啊。”

    童一淮顿时沉默了下来,他发现这种可能性好像还不小,毕竟是婚礼,万一发生这种事情确实不适合。

    不过最后他们还是觉得这样大好的机会,不办个学术交流会可惜了,可以不那么正式,但最好也别太过于随意。

    他们又发邮件询问了一部分答应来参加婚礼的学者们,确定他们的时间并没有那么赶,并且对学术交流会也很感兴趣之后,两人给科技部的王部长打了个电话说明了这件事情,询问科技部是否愿意出面办这个学术交流会。

    事先说明,在接到这个由童一淮打过来的电话的时候,王部长的心情是很放松的,他以为童一淮找他是为了婚礼的事情,他知道这段时间两个人就在忙这件事情,并且也邀请了他。

    等到童一淮说完他和陈颂的计划以及目前的进展以后,王部长手上的茶杯差点没摔了,他一直都知道这两位不是普通人,但没想到自己的婚礼他们都能这么玩。

    过了好一会儿,王部长才在童一淮的疑惑之中找回了自己的声音,不太确定地问道:“童教授,您和陈教授的意思是,这个学术交流会由我们科技部来主办?并且已经取得了很多国外学者的同意?”

    科研不是闭门造车,也不能闭门造车,夏国的科研人员当然也需要和国外的学者保持交流,此前他们的做法包括送人出去留学、参加学术会议、做访问学者,或者请国外的学者来国内开讲座、参加学术会议、做访问学者之类的。

    但所有这种活动,都很少有能够聚集这么多国际顶尖学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