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快叫我爸爸[快穿]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15章、知青爸爸(十五)(第2/4页)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的人,别人都不知道。

    他们在讲述的时候,往往会配合夸张的动作和自己偶尔见产生的奇思妙想,听故事的孩子也对此十分买账。

    那段时间,他们就是孩子里的明星,每天刚睁开眼就有小伙伴在家门口守着,每每出门都一呼百应,着实享受了一把众星捧月的快感。

    原来这就是宿老师的快乐吗?

    到后来,他们讲故事居然还吸引了一些年末没啥活儿干的大人。

    就这样,在孩子们轻松,大人们消极的态度下,成绩出来的日子越来越近了。

    *****

    老校长和吴智勇一早就来到了教育局领取成绩。

    本来两人是准备让宿傲白来的,因为他们觉得这一次如果能取得好成绩,大部分是他的功劳,但是宿傲白拒绝了,他义正严辞地表示,红旗小学建校之初两人付出了诸多努力,如果今天领到的是一份荣光,那也应该递交到他们的手上。

    老校长是个感性的人,为此眼泪汪汪。

    实际上宿傲白纯粹是因为天气太冷不想离开温暖的火炕,当然,这种影响他声誉的实话就不必和两位前辈直说了。

    此时教育局门口已经有不少学校派人过来等待,看到老校长和吴智勇出现,不少人都窃窃私语。

    他们好奇,这个“破坏”了那些公社小学多年不参加统考默契的小学的学生们,最后能得到什么样的成绩。

    “出来了出来了!”

    教育局的某个干事领着厚厚几沓文件以及几份红榜出现。

    文件里装着的是每个学校考生的成绩,红榜是要张贴在教育局公告栏上的排名。

    “各年级第一是谁?去年好像有七个年级第一被县小给占了。”

    “今年纺织厂子弟学校的老师都抓的很紧,没准能赶超县小呢。”

    大伙儿议论着拥簇着那个干事走到公告栏边上。

    每个年级段两门学科,所以一共有十个第一。

    老校长毕竟上了年纪,吴智勇原本想让他在边上等着,自己挤进去看,但是被老校长拒绝了,他想要亲自看一眼红榜。

    为了安全起见,他们就站在一旁,想等大家都看完了,人少了一些后再过去,反正红榜上的内容不会变。

    “五年级语文第一,县小,第二,纺织厂子弟小学……第四,红旗小学,等等,红旗小学不就是那个公社小学吗?居然排在了机关小学前面!”

    人群中爆发出了一阵响亮的惊叹声!

    丰阳县是大县,全县除了乡下的公社小学外,城镇共有七所小学,县中心小学和纺织厂子弟小学一骑绝尘,往往都是这两所小学在争第一第二,而且和之后的学校会拉开不少差距。

    其他学校也习惯了这样的排名,但是这会儿突然跑出来一个不受重视的公社小学,排名还一下子跑到了他们中一部分的前面,就叫人很难接受了。

    “校长,您听见了吗?您听见了吗?”

    吴智勇激动地捏着老校长的手,五年级正是他教导的班级,这一次在全县统考中排名第四,让他觉得无比荣耀。

    “快快快,快过去看看,五年级数学的排名呢?其他年级呢?”

    老校长这会儿都顾不上安全妥当了,一把老骨头冲过去,想要快点看到红榜上的排名,其他学校被派来领取成绩单的老师们也很能理解老校长的激动,纷纷挪动身体,给他让出了一个观看红榜的位置。

    五年级语文第四,数学第六

    四年级语文第八,数学第四

    三年级语文第三,数学第七

    二年级语文第二,数学第一

    一年级语文第一,数学第二

    老校长伸出颤抖地手,抚摸着红榜上的黑字,这一刻,热泪盈眶。

    他们的娃娃呀,未来是光明的。

    吴智勇也想哭,但终究只是用手擦了擦眼角,没有流下眼泪,只有发红的眼眶能够显示他的激动。

    高年级段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已经十分了不得了,毕竟他们之前的基础太差,他们这些老师厚着脸皮又从宿傲白那儿借了一份低年级的笔记给他们重新巩固了一遍,才将底子重新打的牢固一些。

    这一次算上他们一共八所小学一块考试,他们只有四年级的语文垫底了,而一二年级的两门成绩分别是第一和第二,这样的总体成绩不论放到哪里,都是成功的,特别当取得这个成绩的学校,是教资力量薄弱的公社小学时,更显耀眼。

    其他学校的老师也为这份排名震惊,他们甚至怀疑排名的真实性,其他不说,一二年级的成绩未免也太离谱了吧,居然把县小和纺织厂子弟学校压在了底下。

    学校排名红榜的隔壁是个人排名,在这份排名里,红旗小学也大出风头。

    三年级的宿明城,以语文99.5,数学100+20的成绩名列第一

    二年级的楚妮,以语文100,数学100+18的成绩和纺织厂子弟学校的学生并列第一。

    除此之外,还有七个在各自年级段排名前十的学生。

    这一次教育局给的奖励十分丰厚,第一名奖励了十块钱外加一本牛皮笔记本和一支钢笔,第二名是五块钱外加一本笔记本,第三名是笔记本加三支铅笔,之后四到十名的学生,各自奖励一支铅笔和一块橡皮。

    老校长和吴智勇离开的时候,还得把学生们的奖励一块领上。

    于是他们来时双手空空,去时满载而归。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