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本公主乃是人间小火炉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36章 我负婵娟(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悬在桂殿兰宫上的一轮满月, 像是南丰上贡来的蜜桔,颜色黄的喜人。

    挺翘鼻尖上还顶着一点儿微红的小公主,听着身旁人的轻言, 自然而然的接了口。

    “是啊,可怎么好啊……”公主泫然欲泣的举起了手指, 视线聚焦在自己的十指尖儿, 见原本柔嫩的指腹染了一圈儿显著的黄色, 尤以拇指食指的指腹最为明显,她更悲伤了,两只手举的更高, 颤抖起来, “我的手可怎么好啊……”

    公主呜咽一声, 打破了夜的清谧, 像是夜风吹动了婆娑的花枝, 摇曳间一口咬住了月亮。

    顾景星转头看去, 小公主垂坠的眼睫上还挂着泪珠儿, 委屈巴巴地把两只小手张开给他瞧。

    “……拢共就剥了两只小蜜桔, 手指尖儿就染成这样, 好丑啊。”

    她扁着嘴巴的样子委实可爱, 顾景星失笑,垂睫看了看她的手指, “公主为谁剥蜜桔了?”

    乘月还伤心着呢, 听他突然问这个, 便把自己的十根手指头举在月亮下给他看, “给元善……”

    身旁人嗯了一声, 视线向上, 追在她的手指, “这样也很可爱。”

    乘月却觉得不好看,向着云遮招手,云遮会了意,轻轻漫漫地走过来,笑着看了看公主纤细的手指。

    “一时拿盐搓一搓,便掉了。”她哄了哄公主,“樱珠在花房里捣照殿红,公主也可以回去染了颜色盖上。”

    云遮既说了,乘月便有些心动。

    她小的时候常染指甲玩儿,还要给爹爹染指甲的,长大了反而没兴趣了。

    “横竖元善吃了酒便出宫回家了,一时散了席,我要去花房瞧一瞧我养的花儿。”

    她站起身,往兔儿山张望过去,遥遥瞧见那石阶上,执刀的卫军肃立在深寂的夜色里,她知道顾景星尚有公干,这便顺势弯了弯手指,同他道别。

    “我走啦。”

    顾景星说嗯,站起身来迎送公主。

    乘月心思纯质,哭了一场有了主意,心情便好了许多。

    她往仁寿宫里走的脚步轻快,近转角处时,又回身看了一眼顾景星,那黑如点墨的眼眸在月色下,显出了几分稚拙的可爱。

    顾景星目送公主回宫,静立月下,良久才提脚向神武门下步军司去。

    今夜是戍守京城的步军各厢指挥使递送戍守公文的日子,看完这些公文,怕是要到后半夜。

    清肃的身影行在宫阙里,远离了仁寿宫的熙攘与喜庆,世界变得无比静谧,偶有风吹动了枝叶,沙哑的无言令他想到了傍晚时分的那一场慰问。

    原本与宋博约、邓直芳约好,后日去往先锋营安置军眷的铁匠胡同,去探望先锋营阵亡将士的亲眷,只因步军司接到了戍守北城的任务,顾景星便改在了今日的傍晚。

    先锋营燕翼在庆州大捷中,一共有三十位将士阵亡,其中有六人,乃是帝京左近人士。

    因棺木要被葬入九公山的英陵,灵牌也会供奉在忠烈祠,这六位将士的亲眷们由京城左近赶来,被安置在铁匠胡同。

    先锋营同别的部营不大一样,每一次战役之前,一整个先锋营都会冲在最前,每一次的刺探、潜伏、冲锋,都会使先锋营将士之间的同袍之情,更紧密几分。

    顾景星身为先锋营的指挥,领着他们从尸山血海里闯出来,早已视每一个人为至亲的兄弟,故而一路隐忍的悲怆之情,在踏入铁匠胡同那一刻,便再也掩饰不住。

    其实他见惯了生死。

    见惯了风烟滚滚下的尸山血海,见惯了昨日还围着篝火一道吃干粮的同袍,死在他的眼前。而他除了斩杀眼前一个又一个敌人以外,毫无救他们的办法。

    然而,明明见惯了残酷沙场的他,却全然见不得那一张张老迈的面孔,见不得那些遗孀哭至晕厥的模样。

    更见不得蹒跚学步的懵懂稚子,口中唤着娘亲爹爹,可回应的却是哽咽与哭声。

    先锋营的排头兵第一人,唤做常定威,他是京郊十渡人士,十九岁的年纪,前岁成的婚,娶的是邻居家的长女平氏。

    常定威新婚时便赶赴北境,平氏去岁开春产下一女,与公婆相依度日,操持家事农活,养育幼女,等来的却是丈夫的遗骸。

    她抱着熟睡的女儿,怔怔地坐着,她并不哭,也许眼泪早就哭干了,晦暗的面庞瘦的可怕,益发使得眼眸无神无光,像是被抽去了魂灵。

    顾景星静默地坐着,耳中是常定威父亲哽咽着的诉说,却不闻他的母亲与妻子的哭诉,可无声的落泪更令人心痛。

    他无法抑制情绪,只由着宋、邓二人陪着亲眷们说话,自己则站起身来欲走出门,可常母却开了口,那沙哑的嗓音让他没来由地,便顿住了脚步。

    “……春娘啊,你还年轻,要是再遇上好的,你就嫁人去,溪妞儿娘给你养着。你别说不,打小和威儿玩在一处,娘拿你当闺女……”

    “好闺女,你不容易,若是不嫁给威儿,嫁个行商、猎户,都比眼下来的舒心……咱们是从北边儿迁过来的,威儿他祖母,就是被莽贼的大马给踩死的,他才拼了命的要去打仗……”

    常定威的母亲木着脸,分明是自己丧了亲子,却还在为儿媳找出路。

    思绪回还,顾景星已然行至神武门下,将晚间的神伤心绪收拾好,他踏入步司,其间已有几位戍守京城各地的指挥使在等候。

    神武门下的步司堂阔宇深,因步司统领当值时需在此休憩,那门前竖了一道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