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清这话算是说到林建友心坎了,加上他心里对军人天然的好感以及徐志清的态度一直很好,他也算是心里落了点底。
事情总得解决,他也平静下来,实话实说道:
“昨天我也不在家,听了一半,那时候也是真的生气。不是气看不起我和她娘,是气我好好一个闺女,这么被人指着骂!
但是后来这小子冲出来,那事我们一直也是不知道真相到底如何。小鱼意思是自己养孩子……”
徐志清听到这里不得不摆手打断林建友,“老弟,你听我说。虽然我家就俩小子,可我家老大家有个闺女。我大孙女才几岁啊,可这该操的心也是一点儿都没少操。我都能设想到,等她大了,家里会如何担心和操心……
现在就我们就常常告诉她一些道理,其实她大多也听不懂。那为什么还会说呢?因为怕在没有我们在的时候,她一个人会受伤。
所以说你们养大闺女,还养得这么出色,真的不容易。这些年要操的心,付出的精力可想而知。
现在的大学是不允许在校结婚生孩子的。可两个孩子越来越大,这是藏不住的,况且他们也不需要躲躲藏藏。这个事不管怎么说,我家都会先给学校那边打招呼。
再一个之前是不知道有这事。可现在咱们都知晓了,那该负的责任、该承担的东西我们都没有二话。
一个家,有母亲有父亲有孩子,这样才是完整的。他们的出生已经比别的孩子要艰难些了,为什么还不让他们有个完整的家呢?”
林建友和李月娥都沉默了。
他们都把徐志清讲得话都听进去了。确实,三个孩子,在小鱼身上花的心思是最多的。总想着是姑娘,前面那个姑娘没留住,这个就更得好好养了。
老爷子也听进去了,他昨天没听见白大夫说什么了,就知道应该来骂孙女儿了。可他寻思,人一激动的时候,啥话都说得出来。他都这个岁数了,什么不能看开的?
再加上他这人忠厚老实了一辈子,永远都是记恩不记仇。因此他开口了:
“你说你说的咋那么对呢!可不就是这样,小子养的粗啦啦的没事,可养闺女不行。人都说闺女是草。可在俺家,小鱼不是草,是花儿,是宝儿。
我这个当爷爷的没本事,到现在还得拖累儿孙。我也不知道还有多少日子了,可最放心不下的还是我孙女儿。咳咳……”老爷子都多久没一口气说这么多话了,说着就咳了起来。旁边的徐榛年赶紧帮着拍后背,比谁动作都快。
林有根拍了拍徐榛年的手,“大道理我不懂,可我记得是这小子,叫榛年?”
“爷爷,你叫我小榛就成。”
“好,小榛。我记得是小榛安排我们车送我们到京都来,虽然他一直没露面,可那一路,包括到了医院白大夫……”
“老哥,你还叫啥白大夫。见外、志清都管你叫一声叔。这就你侄媳妇!”徐奶奶人老成精趁热打铁,把两家的关系再次拉亲近。
林爷爷笑了笑,继续说,“到了医院也一点苦都没受,在门口就有人给接进去了。徐小子媳妇又不认识我们,还不是冲孩子的份上。这是恩,咱就得记。”
“叔儿……”白佩珍叫了一声。
林建友也想到了这事,当时,他是很感谢来着,还想着等人回来了,让大旸招呼来家里吃饭。
昨天他们两口子被那么骂,可这会子,两人虽然没交流,但考虑的一样都是女儿和外孙。
爹妈,确实是亲生好的。
林建友垂下头双手搓了搓脸,片刻后他抬头,“那你们意思是……”
一听这话,徐志清心里落底了。
他带着笑,说的也是心底话:
“老弟,丫头有你们这样的爹妈有福气啊!”他知道人家这是为了孩子想要退一步。
“我意思是,俩孩子的婚事……”然后徐志清的话还没说话就被打断了。
不是别人,是林青玉和林青旸一人抱着一个孩子走进来的时候正好听到这一句。
很清亮的一句,“我不嫁你们家。”
因为抱着孩子她声音不算高,却足以让屋里的人都听到。
徐志清是第一次见林青玉。
当然她的资料今天出门前他已经看过了,包括去苏国和提供线索的事,徐志清都知道了。
他没有觉得一个女孩儿这样折腾不好,相反他很欣赏。也知道她并不是真的像看起来这幅弱巴巴的样子。学习上也是积极向前的优秀分子,老师评价很高。
再一见到她真人,他第一先看的是丫头的眼睛,很清正。综上所述。徐志清对林青玉的印象很好、很认可。小丫头确实优秀。
白佩珍又像是林青玉一开始对她的印象了,昨天那些尖酸厉害全没有了,坐在徐志清身边。
徐志清对林青玉的话不算意外,以她的性格这样说也没错,但他还是道:
“丫头,叫榛年负责是应该的,因为不管怎么说,这里面都有他的责任。你没有必要一个人全担了,就算你有这个能力承担。可不累吗?你也才不到20岁。
你觉得自己可以,可叫当爹妈的看在眼里都是心疼。这世道对姑娘家天然的就比对小子要严苛。
当父母的心都是一样的,在我们看来,只要你们过得好,我们做什么都乐意。你阿姨也知道昨天不对,该赔礼道歉的,我们都会做。包括你父母,他们也是一样,只要你好,他们能放下一切。
只是我希望你不要为了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