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八十年代生活日志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3章(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距离林青玉出院已经过去一周多。

    她和哥哥住在原主租的房子里。

    说是房子,其实是仓房改的。原来屋里除了一张炕、一套桌椅外就没有其他家具。不过房东大娘人好,当时看原主一个姑娘家,又给了她一些东西。

    炕很大,棚顶很低。林青旸不知道从哪搞的稻草,编了张竹席挂在棚顶上,然后炕就被隔开了。

    林青玉带着俩孩子睡在里面。

    她穿越至今十天。

    这十天,她磕磕绊绊地学习怎么做妈妈。

    第一次喂奶,第一次给孩子换尿布,第一次在夜里被吵醒也心甘情愿。感受着怀里软软的小肉团,在他们纯洁无瑕的眼神下,她心底莫名升腾起一股不可名状的感动。

    她不知道是受了小鱼影响还是怎么回事,看着这俩孩子打心眼里就觉得特别满足。

    然而,眼前这个环境,显然不适合宝宝。

    赚钱,迫在眉睫。

    八十年代,要说来钱最快的,那肯定是做生意!

    她兴冲冲地收拾出原主的全身家当——

    三十三块六毛五。

    这是她之前做家教攒的。

    她也不嫌这钱少,因为在这个年代,普通工人每月工资五六十,大米2毛钱一斤,猪肉一块七一斤,电影票五毛到一块钱一张,冰棍儿几分钱一根,50平的房租每月不到9块钱。①

    所以她这三十来块钱,别看大事做不成,但做小生意很可行。

    她还要继续想,就听到门外传来跺脚拍衣服抖雪的声音。

    是林青旸回来了。

    上礼拜碰上街道办在招临时工修房子,一天五块钱。他年轻,身强体壮,报了名自然被选中了。

    今天是最后一天,他带回来三十五块钱。

    林青旸推门进来后就从怀里掏出一油纸包。他像小时候一样,有什么好吃的就献宝一般先给妹妹。

    一双手冻得发红发紫,关节粗大,可他却毫不在意,举着豌豆黄笑嘻嘻地道:

    “最后一天,那大娘给我们每人都分了糕点。说是主人给的。对了,这钱你明天先还给月月,剩下的六十哥再想想法子。”

    他哪有什么法子,这么说也不过是安慰妹妹罢了。

    林青玉忽然觉得嗓子眼发干,酸涩瞬间涌向眼眶。

    她接了豌豆黄,掩饰性地避开脸,紧咬牙关。

    “哥,你也吃。”

    “哥不爱吃甜的。”

    他们租住的小房子靠着京都北站,附近有小学有公园还有工厂。人流量很大,早上还有早市。

    凌晨五点,刚喂了孩子的林青玉裹着大棉袄出现在了北站早市的入口处。

    八十年代的早市,在林青玉眼里处处都是喜气洋洋的人间烟火气。

    许是还在正月里,几乎人人身上都带了点红。条件好点的是红毛衣、红棉袄,一般的也能戴顶红帽子,或者围块红围巾什么的。

    她才往里走了走就感觉到那热闹的氛围:

    这里有推着板车在人群里高喊着让一让的;有在热腾腾的蒸笼后头高声问着价格的;有推着血呲呼啦鲜猪肉随意靠在路边的;还有穿着皮围裙修车补胎钉拉链的……

    这年头的小吃早点可以说还相当乏善可陈,林青玉看了一圈,大多是馒头米粥炸大果子之类的。

    又从尾走到头,她在心里定了个目标——煎饼果子。毕竟是后世火了那么多年的小吃,她不信赚不到钱!

    更深露重的凌晨,月亮高悬夜空,大地尚还是深睡眠状态。

    北站胡同里一间小房子就亮了灯,接着门开了,从里面蹿出一个大小伙子。他拉开屋檐下的雨棚,一划火柴往煤炉一扔,引火木屑就燃烧了起来。

    而屋内,林青玉给孩子们换了尿布后哼着摇篮曲一手一个,轻拍着龙凤胎。

    “睡吧,睡吧。”

    等到俩孩子闭着眼睡得很安稳了,她才小心翼翼端盆出门洗漱。

    洗了脸后,林青玉就开始调面糊,趁着旁边的林青旸在擀薄脆皮的时候,她先架上了铁锅,拎起豆油吨吨吨往里倒了半锅,然后又从里面的案板上端着个搪瓷盆过来。

    “妹儿,怎么还掺猪油?”

    林青玉挖猪油的手都没停,理所当然地道,“猪肉便宜,豆油多贵啊。”她又没用地沟油!

    可林青旸还是一脸纠结的样子,就像自家要做啥黑心买卖一样。

    “哥,人家也这样。这猪油也是咱们自己练的,干净着呢。”还有就是这个年代的人都瘦,吃荤油没问题,没后世那么多三高的人。

    林青玉边倒还边让林青旸记比例,豆油炸出来的才金黄,所以猪油不能多。

    “哥,这薄脆先炸一笊篱,这些卖的时候你再复炸一下,我特意没炸够时间的。要不还是我和你一块去吧?”

    “不用了,这风大的,你在家看着孩子。其实现在都不该让你出来的。”林青旸说到这儿还有些懊恼。

    “这有啥,那还有人生了第二天就下地干活呢。”

    林青旸说不过妹妹,最后的坚持就是不准她跟去摆摊。即使他已经给龙凤胎做好了摇篮。

    是的,摇篮。为了以后出去带着孩子方便,林青玉特意让林青旸给做的。

    说来也是巧,昨儿林青旸去废品收购站找铁皮油桶代替大煤炉,结果油桶没找到,却看中了几块木头。他以前跟师傅学过木工,算不上精通,但常见的家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