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李莫愁一直待在古墓对外面的人和事知道的不多, 但是自打她出来之后,一个人行走江湖,曾经不明白的事多少都要了解一些的。
李莫愁并不是一个天真善良不知事的姑娘, 她心里很清楚,所以她的长剑染过血, 她也叫那些对她图谋不轨的人尝尽了苦头。
谁人不会机心谋算, 李莫愁也会,只是在慕容复身边的时候, 她不需要这么做,她愿意信赖他,愿意同他学一些东西。
可是,这场突如其来的变故告诉李莫愁, 没有谁是可以一直被对方依赖的人, 慕容复也是。便是慕容复武功高强,智计过人也会遇到难题和过不去的坎。
李莫愁知道自己该成长了, 不是依赖他, 而是通过她的努力,或许有朝一日她能够凭自己站在他的身边。
李莫愁也看得出来,慕容复从来都是一副云淡风轻的样子, 可他对上他爹却如临大敌, 便说明慕容复他爹比起他来,不论武功智计都要强上许多,让他无力对抗。
这么一来,慕容复所言让李莫愁待在这座小院的计划,在她看来也是不行的了。姑苏城暂时是不能待了, 必须离开姑苏,不能给慕容复帮忙便算了, 李莫愁是不愿意自己给他拖后腿的。
打定主意,李莫愁便想先休息一天,考虑好了去向打算先离开姑苏,第二天准备启程。
江湖是个可以磨砺人的地方,在慕容复身边待得久,安逸久了,李莫愁也不知道自己的剑是不是一如既往的锋利,该磨磨了。
参合庄内,慕容博一觉睡醒,神清气爽的打开房门,便看见慕容复老老实实的站在门前等他。
时过境迁,只要少林不知道他死而复生的消息,慕容博还不怕别的什么人找上门来,如今的他便是对上少林方丈也不缺这一战之力。
对于参合庄的掌控,慕容博有这份自信,不会有人走漏风声的。因此,慕容博便不必如当年一般,终日只能待在密室之中,不敢让旁人瞧见。
“想清楚了?”
慕容博看慕容复仍旧有些魂不守舍面色憔悴的样子,心里看不上他这副样子,他自己动的手杀的人,如今却又做出这般模样来,可是情深意重呢!
不过,慕容博也算是还对这个扶不上墙的儿子多了几分耐心,因而此时竟有心情同他叙叙父子之情了。
“复官,你要知道,爹这是为了你好。成大事者,岂能耽于儿女私情?慕容家的祖训你是记得的,往后慕容家是要靠你的。”慕容博语气和缓,捋着胡须神色和善的看着慕容复。
慕容复想是听进去了,颔首,“爹说的是,孩儿谨记在心。”
慕容复能这么说,便意味着他对他爹的妥协,这是慕容博意料之中的事。
不过,一味的强硬是不行的,便是打了一巴掌也还是得给个甜枣吃的。慕容博深谙其道。
“复官,婚礼想来你也不会想办了,找人处理了去。至于那个姑娘,名分虽不能有,待过阵子找些人来做个道场,日后逢年过节多上几柱香便是了。”
慕容博说得轻巧,其实他只是想安慰安慰儿子罢了,说到底只是面子情,半点都不曾用了心。
慕容复面露感激之色,心中却是讥笑:若真是人死了,做道场上香烧纸也是于事无补。难不成让死人上来给他道谢?
慕容博自以为安抚好了儿子,便将人叫进屋子里来,问问近些年来慕容家都发生了什么样的事。
慕容复早就做好了准备,自然是按照他未曾动手整改人手,置办产业之前的说了,当然了,就连当初亏出去的五十万两白银也一道说了。
慕容复看上去很是愧疚,参合庄本就钱财,还叫他一下子搭进去五十万两,这可怎么是好?
慕容博因为慕容复所表现出来的沉溺于儿女情长、优柔寡断、懦弱无能等特点,对这个自幼便是放养的儿子放松了警惕。
慕容博此时再一听此事,一是庆幸,二是心虚。庆幸自己没有将暗中的产业全部交给这个儿子,心虚明明慕容家世代积累的财富不下千百万,而他的儿子却要为这打水漂的五十万两耿耿于怀。
慕容博久在少林寺不闻慕容家之事,当年他为了更好的隐藏自己,便勒令暗线如无重大事件切不可与他联系。
慕容复前些年的表现一直与慕容博所期待的一样,所以本来应该替慕容博暗中监视传递情报的暗线也就松懈了。这也就是为什么慕容复后面做的这些事慕容博全然不知的原因。
想来,慕容复这些年来做得最出格的事便是要娶李莫愁为妻了,否则能把在少林寺潜心窃取秘籍的慕容博给招回来?
事已至此,慕容博仍是未准备将密室所藏的财宝告知慕容复,只道是:“复官莫急,五十万两白银既然丢了便丢了,这些钱可都及不上你娘当年的嫁妆。只是,为了复国一事,你娘的嫁妆也花了不少,余下的一些为父便交给你吧。”
慕容复实在是搞不懂,他爹当年是怎么把他娘迷得晕头转向的,连儿子也不管了。按理说女子的嫁妆是该留给自己的子女的,他娘倒好全都交到他爹了。若不是他今日有意哭穷,想来他爹还准备扣着不放呢!
不过,既然有银子,谁会嫌弃多呢?他娘的嫁妆也算是意外之喜了。
慕容复面上的愧疚之色少了许多,“谢过爹了。”
“谢什么,都是自家人。这样吧,晚上我把你娘剩下的嫁妆给你。这几日我便先待在参合庄了,你且去找了邓百川他们四个来见我。总归是出了些变故的,为父总不能全让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