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八零之发家养娃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124章(第1/4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六个孩子在学校里适应得很快,大约是他们都有伴,而且都带着个稀罕的双胞胎,每个孩子每天都收拾得干干净净的,不管在学校滚成什么样子, 第二天还是漂漂亮亮地来到学校,不管是孩子们还是老师们都很喜欢他们。

    每天早上六个孩子一块去上学,三个大的先把三个小的送进幼儿园,然后自己再去学校。

    中午三个孩子回来吃午饭,陆夏压着他们睡午觉,然后下午又继续去上学,放学的时候又顺便将三个小的接回家。

    六个孩子六个书包都是同系列的,颜色都非常的绚丽,都是陆夏从京城带回来的外国货。

    陆夏之所以会挑选这样的书包,也是为了让车子大老远就能看到他们。

    至于文具类,陆夏就直接从交易场拿的最朴实简单的,那种花里胡哨各种功能的,她一个也没拿。

    除了避免攀比,也是不希望孩子被这些文具吸引走注意力,否则几个孩子上课光玩文具去了。

    不过光那书包,就已经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

    现在很多孩子的书包还是那种简单的斜跨包,有的还是自己用旧布缝的。

    幼儿园孩子直接拿个袋子装吸汗巾、衣服等,往往连个正经的包都没有。

    六个孩子的书包就显得尤为显眼和时髦,让孩子们羡慕不已,吵着爸妈也要买。

    大多数孩子被赏了一顿竹笋炒肉,也有孩子的父母直接问到陆夏这边。

    “我都是从京城那边带回来的。”

    那些孩子家长失望极了,却并没有放弃。

    “你们进货的时候能不能帮着带啊?孩子们吵得厉害,可我在省城找遍了,都没有这样的书包。还有你们家孩子身上穿的衣服,能不能也帮着带几件?

    反正你们这地方那么大,也有地方摆童装啊。其他地方卖的童装老是那几样,都没有你的眼光好。”

    家长看着一旁穿着漂亮裙子在玩耍的陆满满,那叫个眼热。

    陆夏给孩子们打扮得非常用心,觉得孩子们穿得漂漂亮亮的,看着都舒服点。

    带孩子是一件辛苦的事,哪怕是陆满满这么乖的孩子,也有让人抓狂的时候。

    把孩子打扮得漂亮点,自己也能耐心一些。

    陆夏之前并没有进童装,因为她看中的童装都比较昂贵,跟大人服装差不多了。

    若是千里迢迢进一些便宜货,那还不如去交易场直接拿货来得轻松划算。

    可孩子长得快,年年都要换,更换频率很高,很多家庭给孩子买衣服也就不会买太昂贵的,只要舒适就行。

    不像大人的,一套衣服能穿很多年。

    现在并没有所谓的快消品牌,大家都是抱着穿好几年的心态去买衣服的。

    服装店针对的也是手里比较宽裕的普通人,而不是富豪。

    因此若是进太贵的童装,普通人家会负担不起。

    陆夏给孩子们买的童装不仅面料舒适,还非常的有设计感,不少还是从港城那边流过来的品牌货,因此价格都不低。

    陆夏担心进货回来没人买账,而且不同年龄层的孩子穿不同尺码,差别非常的大,不像大人的衣服一样进几个码数就行。

    现在的人普遍都比较瘦,因此买的码数也比较少,所以陆夏就没进童装,只给自家孩子带一些货。

    陆夏这段时间一直没有去进新品,都是让大眼仔从羊城发货。

    如果有新款,也跟着发过来样品,她进行挑选后,下次再从羊城发货。

    这样做肯定没有陆夏自己去拿货更符合预期,不过现在都是夏装,差别不大,所以也能应付。

    但是接下来就要出秋装,陆夏就决定要亲自跑一趟羊城。

    但是现在有人提了,她顺手帮人带也不是不可以。

    “书包是外国货,所以我不一定能买到,而且价格也会比较高。衣服也差不多是这样,会比普通童装贵不少,如果你们还想要的话,我过一阵带货的时候,就多带几件。”

    “钱不是问题!”那位家长很是豪横,“只要跟你们家孩子身上差不多的,我以后都在你这里买!”

    “行,那我下次拿货多拿几件,到时候你过来挑。对了,你家孩子多大了?”

    来询问的家长们纷纷登记自家孩子的尺码,目前为止有十几个人问了还认真说了尺码,孩子的年龄从几个月到十几岁都有,让陆夏更是觉得这童装生意不好做。

    若是要做童装,最好专门开辟一个门面,或者只选择一个年龄段的孩子作为销售目标,否则每次要进大量的货才行。

    陆夏还没去羊城,就已经开始给陆满满打预防针,告诉陆满满自己要出一趟远门。

    陆满满现在非常的黏她,可她也不可能一直守着孩子。

    陆夏也曾考虑过带着孩子去进货,念头刚起来就压下去了。

    要坐这么长时间的火车,还不一定能买到卧铺票,实在是太折腾了。

    她本来就劳累,还要带个孩子,进货的时候也得带着,羊城现在的治安又十分糟糕。

    要是孩子不适应那边气候,或是舟车劳累,导致生病了,陆夏想想就觉得头疼。

    若是没办法,那就只能忍了,可明明有人帮忙看着孩子,陆夏觉得没必要如此。

    可看着眼前一听到出差两个字,就含着泪的小不点,陆夏就深深叹气。

    赵桂芬看她这个样子,劝道:“你到时候走了,她觉得闹也没用了,就会消停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