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偏执驸马每天都在黑化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48章 真相(双更)(第2/5页)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桩就该知晓我说的句句属实。归根结底,不在于我和顾钦辞关系如何,而是我和顾钦辞身后的顾家,掌中有权。只要大权旁落一日,有人就一日容不下我们的存在。”

    她对皇帝的称呼,从曾经亲昵的“阿雁”,变成了疏离的“陛下”。到如今,只剩不愿提及的“有人”二字。

    而此前宁扶疏望着顾钦辞恨不得掐死她的眼神,有担心他当真动手的慌张害怕,也有感叹昔日鲜衣怒马少年郎如今锁困金陵变成这般阴翳模样的惋惜,还有对他心底愤懑愠怒的理解。

    但至多只是理解罢了。

    可现在,完全而彻底的感同身受无外乎此。

    他们日夜殚精竭虑,最大的私心不过是国泰民安。到头来,凭什么要为多疑帝王的猜忌买账。也许顾钦辞心目中曾经钩织出的圣主明君,如遇山石崩塌。原主内心深处坚信着的至亲胞弟,也如遭雷霆霹雳。

    被血脉相亲之人背叛的那阵子心痛与酸楚过去之后,铺天盖地而来的,是为自己,更是为原主这许多年来的付出感到不值。

    只听沁阳大长公主叹了口气:“你又哪里知道,皇帝一定容不下你?”

    宁扶疏没应声,用沉默示意她继续说。

    “你生辰宴那晚,李皇后领了一批琴师去昭阳宫,你可还记得?”沁阳道,“那批人原是赵参堂安排的,最初确实是意图刺杀你的刺客。我手下探子将这件事禀报给皇帝后,他立马找到那些琴师,缴械藏匿的所有暗器,还逼人服下毒药,不准他们对你动手。”

    “同是那晚,得知赵参堂计划在栖霞山的流水宴上再次对你出手,也是皇帝,命人在送去给顾钦辞的衣物中夹了信纸,提醒他护你周全。”

    宁扶疏一愣,她忽而转头看了眼房门方向,隐约可见外头有一身形颀长的人影,倚栏而立。

    她至今还记得八月初一流水宴那日,顾钦辞是如何翩翩俊逸,策马驰骋,踏过满林枫叶。又是如何漫不经心地在半山腰偶遇她,用低沉嗓音说着登山辞青,赏枫秋游。

    原来一切,都不是偶然?

    难怪顾钦辞把她往荒无人烟的野林子里拐带,又是动手烤山鸡,又是掷石摘野果。

    那日种种经历实在算得上糟糕透顶,可当知道那人是为了护她安好才特意登山,再回想起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举动,竟能品出丝缕暖意。

    哪有像他那样的,一片好心偏就不肯承认。

    ……口是心非。

    “朝歌?”沁阳大长公主看着她坐在那里突然就开始走神,前一秒还满脸讥诮冷意,后一秒嘴角却莫名其妙挂上了浅笑,忍不住喊她一声。

    宁扶疏连忙回神:“姑姑,我明白你的意思,希望我和陛下多年姐弟情意别闹僵了。可你说的这些,只会越发叫我觉得他心机深不可测。”

    “他明知赵参堂要杀我,却不直接告知我,为的是什么?”宁扶疏心如明镜澄亮,“借刀杀人意在将自己摘干净,借刀救人的本质也并无区别。他站在置身事外的高台,冷眼旁观我和赵参堂互相怀疑,互相争斗。”

    “如果长公主党和太尉党斗得两败俱伤,他可渔翁得利,方便了日后削权。如果长公主党扳倒太尉党,他也能彻底除去一个心腹大患,专心对付另一个对他没有防备之心的我。这盘棋无论如何,都是他大获全胜。”

    沁阳仰头,将手里那杯酒尽数倒进喉咙里:“你啊,眼睛太毒。”

    “可看得那么清楚又有什么用?朝歌,你能如何?篡权夺位吗?”

    三个问题抛来,当即否认:“我没……”

    忽然一阵叩门声传来,打断她的话音。

    沁阳道了声“进来”,房门随即被推开。

    一位身着锦绣棉衣的少年走上前,瞧起来约莫十三四岁左右,当是这朝暮阁里的小倌儿。他手里捧着一碗茶,奉到宁扶疏面前桌上。

    放下茶碗后,他也没有立即退出去,而是绕到宁扶疏身后,手法娴熟地替她捶背揉肩。

    沁阳大长公主只是淡淡瞥去一眼,目光便又放回宁扶疏这边,说话并不避讳着这个少年:“既没这个想法,就该省得他是君,咱们是臣。”

    “咬咬牙顺着他的心意,松手放开监国大权,做个舒心享乐的长公主,日后你们还是姐弟。但如果你执拗不肯撒手,他更加没有就此罢休的道理,一旦撕破脸皮子。你后半生的荣华富贵,可就什么都没有了。”

    “姑姑说的这些,我何尝不明白。”宁扶疏顿了顿,“我只是觉得,时机未到。”

    她这话,是替原主说的。

    历史上的朝歌长公主薨逝于建兴五年三月十二,至死把持朝政。可宁扶疏却觉得,原主既能不遗余力地信任宁常雁,甚至死后两千年依旧沉陷在姐弟情深的自我催眠中,便不该是贪恋权势之人。

    那么,她应当没有赵参堂那般的狼子野心。只想着等宁常雁再长大一些,能独立处理所有朝政,便将属于他的东西还给他。

    毕竟如今每逢大朝会,宁常雁说话的次数一只手就能数过来,连她的一半都不到,批阅的折子也都是自己和宋丞给他批注总结好的。

    这就想大权独揽亲政了,老祖宗怕是要被他气得掀棺材板。

    “又在想社稷苍生?”沁阳反问。

    宁扶疏顺着她的话随口应对一句:“在其位谋其政,如何能不想。”

    沁阳蓦然笑了:“京中权贵总说你我姑侄俩长得像,性情也像,就连喜好小郎君的眼光都相差无几。”

    “这话我是不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